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方现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
声音绘画:捷克艺术家米兰·葛利噶尔个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音
艺术家
声音
捷克
艺术发现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史
创作过程
绘画
作品
-
描述:
"声音绘画——捷克艺术家米兰·葛利噶尔个展"于5月28日至6月18日在今日美术馆举行。米兰·葛利噶尔是一位在捷克现代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家,甚至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之所以能
-
力和美的交响:闻立鹏
-
作者:
罗彦军
来源:
少儿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本体价值
艺术作品
艺术世界
中央美术学院
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形式美
油画创作
-
描述:
解读大师:闻立鹏的艺术世界闻立鹏1931年10月5日生于湖北浠水,是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的儿子,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主任,现为专业油画家。他的油画创作,尊重画家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作品的本体价值,注重艺术的主观表现和艺术形式美、技艺美的追求,同时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原理
-
现代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兼论现代艺术的理论基础
-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现代艺术精神
艺术家
西方现代艺术
德拉克
艺术人格
绘画
美学意义
艺术语言
理性
-
描述:
今天所有关于艺术的争论,已十分突出地指向一个焦点:对艺术精神与艺术语言两者关系的把握。康德指出:“心灵的一切机能或能力可以归结为下列三种,它们不能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再作进一步的引伸了,这三种就是: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这段话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人格在理论上的一次完整概括,并且进一步成为艺术精神内在机制和结构的初步把握。
-
许文厚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黄俊如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独特
画家
乡土
典型环境
西方现代绘画
中国画
笔墨
画风
艺术个性
-
描述:
在内地的中国画家中,许文厚的现代工笔人物画具有独特的地位。他成功地将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力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色彩美融合为一体,使个人画风更为鲜明、强烈;在题材上集中反映了典型环境中乡土女性的主题思想,更准确地体现画家表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审美观,树立了自家的艺术个性。 许文厚在潜心教学和创作中,长期深入闽南惠安沿海,用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惠安女绚丽多姿的民风习俗,把她们对生活热爱的炽烈情感都倾注在每一幅画里、无声地打动了观者的心。在他
-
意象化——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精神回归
-
作者:
段飞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1问题的提出当我们梳理西方绘画史到达近现代,我们发现西方艺术的现代走向越来越接近中国数千年以来的艺术理想,"抛弃了再现性因素,显性的形式美因素和技艺性因素,而寻求摆脱了物象模拟之后的纯粹化的视觉体验和精神表现,这似乎与中国画那种始终追求笔墨与心灵直接对应的艺术理想有了某种共谋性,从而具有了接近与对话的可能"。
-
“超写意·架上艺术”何为?:序《’2011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做"中国版本"——这一思路的系列展览。迄今为止,已做了五回展览(这一次的"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已是第六回展览),其中最有代表性、份量最重的是2007年5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所做的"中国版本"大型综合艺术展,在这个展览上,既有架上艺术,也有装置、影像等观念艺术。2009年,我曾配合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做了一回"文脉精神"的油画专题展览。但这次展览之后,我感到意犹未尽,于是就想把纸本(水墨)艺术也包括进来做一个布面(油画)与纸本(水墨)的对比或称对话展,从而为考察、研究这两大领域内的转型课题提供一份可以深入讨论又相对充分的案例,岂不是很有意思?
-
刘勇访谈:马老师的现代教育精神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王):很高兴今天能够采访到川音成都美院油画系系主任刘勇老师,您好!刘勇(以下简称刘):你好!王:您是四川美术学院78级的学生,您在未进入美院时就认识了马老师,能聊聊您和马老师是如何结下师生缘的吗?刘:说起和马老师的关系源远流长。在我十三四岁时,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马老师被调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搞创作,而我父亲是那里的馆长,马老师创作《重庆谈判》的整个过程我都在现场。那时我还没学画画,在那几个月当中
-
王承云访谈:马先生永远年轻的心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鹭"):王老师,您好!请问你是怎么认识马先生的?王承云(以下简称"王"):我是1982年考进四川美院的,那时正值77级毕业。我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德国。大概15年后,我回来看"首届成都双年展",在那里碰到了马老师,他热情地邀请我去川音成都美院参与教学实验,于是我先在川音成都美院搞了一个讲座,讲座以后,马老师又提出让我给他们搞个实验班,到2004年,油画系实验班才正式开课。鹭:您当年在川美读书时,对马老师印象如何?王:当时,四川美院的实力很强,而我的年龄还很小,很多年长的
-
叶永青访谈:教育开拓者:敏锐严谨的“鹰师”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王):很高兴采访到著名艺术家叶永青老师,您能聊一下您刚入学的时候,初次见到马平先生是什么样的印象吗?叶永青(以下简称叶):第一次见到马先生,是刚考入美院路遇先生——他看起来很高,很帅,比我们要年长,是一个英气逼人的美男子。记得我早期画画时,是属于典型的"野路子"派,因为当年我在昆明那座小城市里,要想找到一些跟艺术有关的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既难找到好的老师,又难找到好的资料。当时唯一一个与艺术有关的重要资源,就是这座城市中心的邮电局,这里偶尔会卖几本画刊、画报,有一本是浙江的《工农兵画报》,另一本是川蜀的《四川画报》。我偶尔会在《四川画报》上看到一些油画,其中就有马一平先生的,画的非常潇洒帅气。当时的绘画风格普遍存在着"文革"后千人一面的"红、光、亮"的特点,但每个艺术家还是会尽量的流露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表达方
-
浅谈陶瓷粉彩花鸟画的技法与运用
-
作者:
余满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写意花鸟
玻璃白
形式因素
西方现代绘画
画科
工笔花鸟画
艺术形式
民族绘画
艺术个性
-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以花和鸟为题材,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社会生活,揭示大自然的美。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中国民族绘画中悠久历史和技法丰富的一门独立画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与创作形式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技法传统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粉彩花鸟是借鉴、吸收国画写意花鸟的特征和技法,结合陶瓷材质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装饰。在形象刻画上不仅重简洁、提炼,重神韵意向,而且易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