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施少平的造物时代
作者: 张平杰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变异   意识形态   绘画语言   艺术   体验过程   造物   生物体   社会思潮  
描述: 施少平终于让他的布上生物在空间中“活了起来”,这些奇特的生物,成为了可以触摸、互动的对象。而在这之前,他更多是用具有水墨韵味的油画笔触让它在画布上自由舞动。在绘画语言上,施少平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图式,同时作为生物体的虚拟蓝本,它又是新的生命样式。不管是虚写还是实写,它观念的传达是对生物变异、对未来社会面临挑战的预演,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对生物艺术的一个体验过程。它的诞生与当下艺术的孕育过程不同,这些样式的诞生和今日的日寸尚艺术已不具有上下文联系,它不是意识形态或社会思潮的映射,也不是抽象的纯粹的观念表达。
“觅瓷”之旅实践活动
作者: 秦文   来源: 少先队小干部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队部   中心小学   子礼   武进   体验过程   拉坯   精美绝伦  
描述: 为弘扬传统文化、体验瓷之精美、学习瓷之制作、品味瓷之魅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季子礼学院国学堂”组织优秀少先队员代表15人来到武进博物馆,参加“觅瓷”之旅实践活动,追溯中华传统文化。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欣赏了唐、宋、辽、金、元等各个时期的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队员们还来到武进博物馆社教活动中心,在手工老师指导下,亲身参与到拉
论直觉方式对油画的作用
作者: 郑耀军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世界   审美对象   心理因素   体验过程   审美活动   艺术直觉   情感因素   油画  
描述: 直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方式,在绘画领域中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领悟的能力.艺术直觉包涵着深刻的内在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对客观世界的深刻感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包括着对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情感、抽象形式、构成意味和具体事物的洞察和认识。克罗齐指出“艺术即直觉,亦即抒情表现。
身体、经验与目标——关于绘画认知的一次转向
作者: 陈子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震撼   接受者   综合材料   一幅画   塑造过程   体验过程   艺术理论   我将   艺术样式   生命表现  
描述: 当我将目光从画布移开。原先那些被遗忘的残留物——滴落在地上的颜料,忽然显现出生命。确实。它们静穆地存在于我们的关注之外,在无意识地洒落中逐渐形成,正如一幅画作的改变过程。但为什么。此前我无法注意它们的存在呢?当问号在意识层面出现,绘画过程便不再是简单面对画布的塑造过程。忽然间,我开始怀疑此前自己面对作品时的心态是否虔诚。因为看似虔诚的态度,却往往使我们陷落在绘画的具体目标中.进而让我们失去远大的理想。或者,所谓的创作只是为了一种预先设定效果,每天的工作不过是运行程序。而非生命的体验过程。难道,绘
山村雪霁
作者: 刘英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震撼   接受者   综合材料   一幅画   塑造过程   体验过程   艺术理论   我将   艺术样式   生命表现  
描述: 山村雪霁
《新绘·文补系列之云鹤图》工笔人物画技法解读
作者: 张庆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层次   画技法   工笔人物   体验过程   解读   画面  
描述: 步骤一:每一幅作品的呈现,都是建立在深入完整的构思基础之上的、调动全身心的体验过程。画中的诸多元素,要依据预先设计的"底稿",经过多次提炼才能确立一个精准的画面。以白描的形式在绢上勾勒出来,并以多层次的墨色来归纳、描绘画面中不同物象的结构和质感等关系。此一环节既是画面组合的确认,又是作者精神与技能的体现。
南国有嘉木 谁解此中味——读观薛俊华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孙匀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层次   画技法   工笔人物   体验过程   解读   画面  
描述: 薛俊华Xue Junhua1974年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家沙龙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画家。2001年作品《家园》入选上海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作品《朝露》入选上海美术大展;2002年作品《芸芸众生》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3年《浮云》
王菽一 青春物语—王菽一工笔人物画
作者: 秦金根   来源: 书画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层次   画技法   工笔人物   体验过程   解读   画面  
描述: 王菽一 青春物语—王菽一工笔人物画
锦瑟无端五十弦——试论格非小说中的时间与记忆
作者: 何涛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非小说   抽象雕塑   西方现代派文学   反传统   引论   摹仿   本体   先锋派小说   它是它   作家   典型性格   中介   叙事方式   体验过程   中国文坛   叙述故事   二十世纪  
描述: 一、引论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坛终于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感召下,出现了先锋派小说。先锋派之所以被人认为“先锋”,是因为这些作家们反传统的叙事方式,他们对于“怎么写小说”远比“小说写什么”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在他们手中的小说不再是仅仅叙述故事或是展示典型性格的中介。小说本身成为本体的体验过程,恰如抽象雕塑——不摹仿什么,不代表什么,它是它本身。格非在先锋派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作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