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天寿】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 条
-
北京诚轩2011年秋季拍卖稳健收槌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高价成交
吴冠中
油画雕塑
秋季拍卖会
金银币
成交率
中国书画
犀角雕
诚轩
-
描述:
"北京诚轩2011年秋季拍卖会于11月19日圆满落幕。此次秋拍共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及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九个专场,总成交额人民币4.8亿元,成交率达82%。
-
浅谈中国画的写意
-
作者:
禾文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俨少
潘天寿
书写性
画理
大写意
绘画过程
没骨
写意画
理对
参展效果
-
描述:
在全国美展的评选中,并不分大写小写工笔,而工笔画普遍偏多,大写意和小写意相对较少,且写意画多数在基层选作品时就会被淘汰。主要还是因为写意画难于表现,而工笔较为好上手,容易出效果,画面较为完整,入展几率就高。按理对写意更重视,但效果达不到,已有成就的人不参与,年轻人相对参与较多一些,但积累不多。工笔好控制,好修改,获奖的小写没骨作品,题材丰富,构思新颖,但不属大
-
生存的风景:祁海峰的油画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
描述:
青年画家祁海峰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在这所由蔡元培倡立,林风眠、潘天寿等任校长,历史悠久、中西学术基础深厚的美术学院里,祁海峰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广泛的人文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在而又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他在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所展示的系列现代图像。
-
生宣重彩:从技巧到观念:倪春林的工笔人物画
-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
描述:
青年画家倪春林一般都将自己画作的媒质标明为“生宣重彩”。而从中国重彩画发展史来看,这个“生宣重彩”却并不仅仅是绘画媒质。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生宣”这一纸质与“重彩”这一颜料(以及技法)是从未一同登场过的。与生宣联结在一起的技法是水墨、淡彩,而与重彩对应的画面承载体则是绢帛、熟纸;生宣上的书画发展于宋元以后,而重彩则盛于晋唐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以生宣为载体的绘画所蕴含的创作观念,是“写意”、“简率”、“文人”、“雅淡”等,而重彩样式的绘画则浸透着“工匠”、“工致”、“逼真”、“浓丽”等
-
张浩小传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浩
潘天寿
书法家
吴昌硕
中国书法
意笔
小传
国画家
中学时期
国花
-
描述:
.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员.其后从政.工作之余专攻意笔花鸟和书法.花鸟画崇尚石涛、八大、吴昌硕、潘天寿.1979年参加浙江省美协在杭举办的《台州五人山水花鸟画展》.同年,花鸟画作
-
我们该买什么样的艺术品
-
作者:
吕立新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技巧
黄宾虹
油画家
潘天寿
关山月
投资收藏
逸品
张大千
傅抱石
中央美院
-
描述:
艺术家昙花一现,活跃一段时间然后消失的情况,并不少见。最近这几年,我把自己藏的一些油画作品陆续交流出去了,手里还剩下一幅。这是一位中年油画家的作品,是几年前买下的。这幅画不是我不想卖,而是卖不出去,因为现在市场上已
-
数字
-
作者:
暂无
来源:
花溪(艺术财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谊兄弟
王中军
潘天寿
中国嘉德
传媒股份
一幅画
梵高
个人行为
纽约苏富比
后印象主义
-
描述:
6,600万美元在5月5日的纽约拍卖会上,文森特·梵高的一幅画作拍出了6,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93亿元)的高价。这是自1998年以来,这位荷兰后印象主义作家画作拍出的最高价格。1.85亿元美国纽约时间5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约1.85亿人民币,含佣金)拍下了毕加索于1948年创作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王中军表示,在艺术品上的投资,是个人行为,与公司业务无关。
-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评赏李山所作风雪红梅水墨画
-
作者:
张启胜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小石
审美意蕴
意味隽永
潘天寿
折枝
人世沧桑
画中
审美意象
审美价值
李山
-
描述:
中国人对梅花的偏爱是一种历史文化意识的反映,诗人最早以托物言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向与情怀。自宋代有折枝花鸟画以来,很多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由工笔写真到后来的文人画的写意,这些作品一般用"以形写象"的方式表现梅花的不畏严寒、高洁、坚强的已被历史文化普遍认同的品格喻义,并以特定的模式代代因袭而形成范本,在大量的以梅为画的作品中,虽然不乏技法纯熟生动的画作,但绝少见到犹如李山笔下的梅花蕴含如此深沉凝重的情感、熔铸了对社会人生如泪如血的生命体验。李山的写梅不
-
潘天寿吴茀之《万里高翔》图的沉浮
-
作者:
陈邦本
来源:
世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东西南北
吴昌硕
画室
艺术品
作品
图录
合作
拍卖行
高翔
-
描述: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画展上,看到一组吴昌硕、王个簃画风的墨彩纷呈、生气勃勃、真力弥满的曹用平的作品,凝视许久,流连忘返,留下深刻印象。后经了解,画家曹用平是王个簃的入室弟子,吴昌硕是他的太师,所以他们的艺术风格一脉相承。后来我经文史馆王国忠和沈飞德同志介绍,拜访了曹用平先生。
-
“向经典致敬:写其心·传其神——邓白艺术回顾展”在东莞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美术评论家
临本
书法作品
美术学院教授
潘天寿
陈之佛
美术理论家
石窟壁画
中国美术学院
-
描述:
由莞城美术馆、东莞市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向经典致敬:写其心·传其神——邓白艺术回顾展"于2014年12月25日在莞城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是邓白先生艺术作品在国内的首次全面回顾展!展览荟萃了邓白先生的陶瓷、工笔、石窟壁画临本、书法、著作等多个艺术领域的代表作品及相关文献,共展出邓白先生的国画作品44件、书法作品16件、陶瓷24件、著作24本、石窟壁画临本24件,及其学生作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