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生存的风景:祁海峰的油画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描述: 青年画家祁海峰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在这所由蔡元培倡立,林风眠、潘天寿等任校长,历史悠久、中西学术基础深厚的美术学院里,祁海峰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广泛的人文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在而又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他在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所展示的系列现代图像。
生宣重彩:从技巧到观念:倪春林的工笔人物画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学术   人文主义传统   潘天寿   青年画家   梦幻色彩   浙江美术学院   德拉克罗瓦   超现实主义   基础训练   林风眠  
描述: 青年画家倪春林一般都将自己画作的媒质标明为“生宣重彩”。而从中国重彩画发展史来看,这个“生宣重彩”却并不仅仅是绘画媒质。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生宣”这一纸质与“重彩”这一颜料(以及技法)是从未一同登场过的。与生宣联结在一起的技法是水墨、淡彩,而与重彩对应的画面承载体则是绢帛、熟纸;生宣上的书画发展于宋元以后,而重彩则盛于晋唐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以生宣为载体的绘画所蕴含的创作观念,是“写意”、“简率”、“文人”、“雅淡”等,而重彩样式的绘画则浸透着“工匠”、“工致”、“逼真”、“浓丽”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