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站在神的一边——略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
作者: 彭肜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藏传佛教   雕塑艺术  
描述: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
自有心胸甲天下,彩笔偏绕桂林山——《赵延椿油画风景展览》观后
作者: 孙九权   来源: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性别倾向   阮玲玉之死   媒介传播  
描述: 自有心胸甲天下,彩笔偏绕桂林山——《赵延椿油画风景展览》观后
数码装置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对传统雕塑艺术在创作手法上的启示
作者: 席静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传统雕塑艺术   数码装置艺术   生活化  
描述: 装置艺术材料的生活化倾向,给所有的艺术种类都带来了创作手法上的挑战,而雕塑艺术在材料上的广泛性却没有给它带来太多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装置艺术生活化倾向的分析为雕塑艺术找出了一种在创作手法上的新角度。
龙虎山道教美术研究
作者: 邓太平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造境   方从义   传统   道教   色彩   龙虎山   笔墨   绘画性   美术   雕塑  
描述: 本文首先以道士画家方从义为主,从登山穷源,方能造境;以书入画,笔精墨妙;以道修画,画中见道三个方面来论述。接着研究了龙虎山道教壁画,从古代传统绘画的造型与传统色彩在壁画中的运用,到龙虎山道教雕塑,主要抓住绘画性与雕塑的结合进行研究。
印度尼西亚发现若干德化窑青花瓷盘
作者: 陈丽华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中国陶瓷   磁州窑   白釉碗   出光美术馆   传世品   爪哇海   邢窑   中国古陶瓷  
描述: 印度尼西亚发现过大量的中国古陶瓷.在皇宫附近、古贸易中心,以及许多地方,象难以攀抵的山顶、沼泽和密林丛中都发现过中国陶瓷.最近从爪哇海沉船中打捞到几千件中国陶瓷,许多保存尚好.从海里被发现的陶瓷制造的年代最早是宋代而最早被发掘的陶瓷制造的年代则为店代,这证明了中国陶瓷在印度尼西亚分布很广.
泉州最近发现的印度教“舞王”雕像
作者: 黄世春   杨钦章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中国陶瓷   磁州窑   白釉碗   出光美术馆   传世品   爪哇海   邢窑   中国古陶瓷  
描述: 今年七月,泉州考古工作者黄世春在晋江池店发现了印度教破坏神"舞王"湿婆雕像。(封三图1)该石雕嵌筑在兴济亭的壁龛上,当地群众长期误认为是佛教艺术品中的观世音。石雕具有浓厚的异域情调,显系辉绿岩雕成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传奇
作者: 司空碧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国画   《八十七神仙卷》   画家   艺术大师   鉴赏家   徐悲鸿   传奇   油画  
描述: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传奇
丹青世家·任率英艺术传承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世经典   任率英   八十七神仙卷   绘画技法   工笔重彩   赋色   经典艺术   艺术传承   画史   人物画家  
描述: 由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美术家协会、任率英家族共同主办的“丹青世家·任率英艺术传承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任率英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是新中国连环画、年画绘画史上的开创者之一。他将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绘画技法融入新连环画、年画的创作中,创作出大量洋溢着新时代气息的经典艺术
王良和青玉堆花瓷印
作者: 冯立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花   失传   书画家   技艺   独辟蹊径   秦汉   作品   青花   刀法   苏州  
描述: 苏州的王良是多才多艺之人。他今年不到40岁,却已埋头发愤十年,独辟蹊径,专治青玉堆花瓷印,并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使这一濒与失传的艺术重见天日作出了贡献。一些大家如谢小丝、费新我、张辛稼、王西野
考考瑞典国王的陶瓷顾问
作者: 周倜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收藏家   陶瓷   民间收藏   瑞典   中国古代   外国学者   古瓷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瓷器  
描述: 湍典国王的陶瓷顾问雅尔·乃斯维克人们常说“升学”,“留洋”或“升官”是人生的一种机遇.我的体会却是:“退休”……回家玩活儿,也是一种机遇对我来说,’‘退休”犹如“转业”回家种自留地,或老来有幸进“研究生院”,可谓“退而不休”,况且只有“退休”下岗以后,才有充裕的时间读书、游玩与写作,把多年的业余爱好——“考古”与“收藏”变成一种全力以赴、如醉如痴的研究事业近几年,我喜读古书,常逛“早市”、拜访文物专家.钻研古董鉴定,每年外出旅行采访,游览名胜古迹,考察古玩市场;同时作为“自由撰稿人”给一些报刊写稿,陆续发表数十篇评述考证古今古玩市场、介绍文物鉴定专家与民间收藏家的随笔文章而没有料到的是:当今撰写游逛“早市”玩赏古董的“闲文”竟拥有更多的读者、三年来我收到的读者来信比办“侨报”时期更多,在收藏界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真可谓“玩古”不亦乐乎,“藏友”遍九州.几位有经验、有成就的文物专家与民间收藏家或先或后观赏、品评过我的藏品,他们不谋而合的结论是:我收藏的“老窑”陶瓷、铜佛、铜镜、刻铜墨盒、古代钱币、各国铸币、中外邮票、纪念币等杂项,仍处于“随便玩玩”长长见识的初级阶段;唯独明清民窑青花瓷这个小专题可谓另辟溪径,进人...
< 1 2 3 ... 1401 1402 1403 ... 1427 1428 14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