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乐山乐水杨曙华印象
作者: 王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间仙境   赋色   曙华   清三代   胎质   乐山乐水   瓷业   康雍乾   高温烧制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景德镇山清水秀,历史上造瓷业繁盛,至明、清两朝更受皇家垂顾,奠定瓷都之尊,作为国粹的青花瓷可以说是用景德镇的血肉烧铸而成,一环土,一簇火,一掬汗,一把泪,无不从它强健的躯体剜下流溢。青花瓷成熟于元,在朝代更迭流变中,经历代瓷人倾力研造,及康雍乾“清三代”达至颠峰。它以当地特有的高岭土塑型,以苏麻漓青赋色描绘素胎,施薄釉覆盖,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
国画工笔的赋色
作者: 龙贵凤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   国画   赋色  
描述: 赋是一种体制,规则,原理,是自然法则.赋色,就是上色、润色、赋予色彩的意思.可以说,自从产生绘画作品以来,作品赋色就是如影随形跟着绘画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工笔画自战国时期产生以来,经五代,至唐宋成熟,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融进了自己独特的色彩文化内涵,产生了意蕴千秋的工笔赋色技法.工笔赋色,别具情趣,值得研探.因此,工笔画创作作品应该有点"色彩",作品有了"色彩",作品就有生命.
中和:工笔重彩画赋色的审美观念
作者: 朱宇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中和观   水彩画艺术   色彩效果   工笔重彩画   审美观念   赋色   艺术效果   表现形式   色彩艺术  
描述: 中和这一哲学观念,对工笔重彩画赋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在工笔重彩画设色意匠的形成方面渗透着中和观念的底蕴。其二,在工笔重彩画的墨色用料、色彩的调和以及具体敷色过程等表现形式上体现了中和观念的丰富内含
一代画魂潘玉良
作者: 萧萧   来源: 半月选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潘赞化   传中   张玉良   赋色   再造之恩   弹琵琶   接风洗尘   一朵花   潘玉良  
描述: 萧萧 中外的经传中,这个女子被誉为民国初的“一代画魂”。她的油画作品融合中西,色彩线条互相依存,用笔俊逸洒脱,气韵生动,赋色浓艳,雍容华贵,别有趣味。仔细看,她的画还有一种味道,饮尽凉薄的爱之味。 这个女子就是潘玉良。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关于她的出身是这样的:她本姓张,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死了。一下子失去两位至亲,玉良的妈妈无论怎样都难以承受,夜夜哭时时念,到了玉良8岁时唯一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不幸郁郁离开了人世。失却了生存支柱,孤苦伶仃的她,被舅舅收养。 在舅舅家眨眼过了六年,女孩子到了l4岁是最引人注目的时候。此时的玉良明眸皓齿粉面含春,似蓓蕾一朵,人人见了都想注目一番。这时,穷怕了的舅舅起了歹心,偷偷哄着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伎。 还好,这时,她遇到了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男人——潘赞化。 这年,玉良17岁,正值妙龄,已成为这里响当当的头牌。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政府为新任监督接风洗尘,商会会长特意让玉良献上弦歌助兴。第一次给这么大的人物以曲助兴,玉良还真是有些慌乱,经过深深地吐气之后,这才回到状态里。只见她抚好旗袍坐定,纤手轻拨琵琶,朱唇慢启,双眉远山含黛间,一曲珠圆玉润的《卜算子》古调就在怡春院的金粉大厅内婉转回荡开来了: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 弦歌落定,潘赞化即动了恻隐之心,真想为她轻轻拂去眼里的忧伤。商会会长看得情真意切,当即附耳说道:“玉良姑娘只卖艺不卖身,现在还是个雏呢。”潘赞化装作无所谓地只是“哦”了一声。 夜幕四合,潘赞化准备睡下,仆人来报:“大人,有个商会会长送来的漂亮姑娘求见。”漂亮姑娘?会长?潘赞化马上明白了会长的意图,有心见上一面,但是想到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当即回绝道:“我睡了,叫她回去!”话刚出口,又觉得不妥,赶着补充道:“你告诉她,明天上午如有空,请她陪我看芜湖风景。”此时,潘赞化心里已明白了会长送来的姑娘,一定是白天弹琵琶唱曲的那个文静雅致的姑娘,他心里喜欢,但尚未做非分之想。 那一晚,玉良睡得颇不踏实。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梳洗打扮停当,奉命陪潘赞化出游了。潘赞化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对芜湖的风景名胜并不陌生,他反而耐心地给她讲述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玉良听得真切,几乎忘了自己身份的低微,更忘了世人的冷眼和歧视,她感到潘赞化有学识,平易近人,遂产生了爱慕之心。 待夜幕降临时,潘赞化吩咐车夫:“送张姑娘回去!”张玉良突然双膝跪地恳求道:“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吧!”潘赞化知道商会会长这是将计就计了,遂弯腰牵了玉良的双手,玉良执著不起,紧紧握着潘赞化的手。潘赞化的心疼了,烟柳巷里难得有女出淤泥而不染。 当晚,玉良留下来了。潘赞化把床让给她,自己打了个地铺睡。 小妾难为,丹青异国寄情 次日,潘赞化一早就出门了,玉良多少有点失望,她在房间里一个人低声唱曲:溪中春水清,岸上春花明。潘赞化是赞着“好好好”进来的,窘得玉良羞红了脸,起身说了声“大人你回来了”来掩饰自己的表情。潘赞化坐下,拿了一套新编高级小学课本给玉良。从此,他教她学,知识的力量,让玉良心底的艺术之梦萌发了。 看她如此好学,潘赞化决定给她赎身回老家苏州,像要给她一双翅膀一样给她全新的人生,但是玉良宁愿守在大人身边,无怨无悔侍候他一辈子。潘赞化不是不喜欢玉良,只是因为家有妻室的事实,有些却步。玉良再三表态不计名分,潘赞化也就无话可说了。惺惺相惜,最终玉良感恩戴德地做了潘赞化的小妾。 婚后,二人去了上海,过着相知相爱并相惜的生活。那时,幸福对玉良来说俯拾皆是。爱之所至,有一天,玉良索性在自己的作品《荷花》下具名张玉良的上面工整的加了一个“潘”字,赞化说:“你怎么把姓改了?我是尊重女权和民主的,还是姓张吧。”玉良回首一笑,撒着娇:“我应该姓潘,我是属于你的,没有你就没有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正是潘玉良想要的爱。 但是,潘赞化的大夫人,是一个裹着小脚的旧式女人,极为陈腐。对于这个突然闯入她的生活、与她争夺丈夫的女子,她睚眦必报,寸土必争。潘玉良不想继续闷闷不乐下去,在潘赞化的鼓励下,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旅。九年异国他乡的飘泊,潘玉良历尽艰辛,亦饮尽了相思的苦,带着学有所成的喜悦和对潘赞化的刻骨思念,她回国了。船到港口,当潘赞化像捧珍宝一样把她紧紧拥到怀里时,她的泪意涌了上来,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再也不离开你了,再也不。这是多么卑微的愿望,可是它仅仅是个愿望。 潘赞化的大夫人还是与潘玉良势不两立,这让潘玉良的精神压力很大。 彼时,潘玉良刚好举办个人第五次美展。非常轰动,不料在收展时,有人却居心叵测在《人力壮士》那张画上,贴了一张恶毒的纸条。纸条上的内容是: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纸条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登时把潘玉良的心击痛。 这凉薄的爱啊,像一朵花 在家庭和事业的双重伤害之下,潘玉良别无选择,又重新开始了孤身旅居巴黎的生活。 之后,潘玉良美术作品展在巴黎多尔赛画廊开幕。展出了她多年来珍藏的作品,展览未闭幕,展品除自藏未标价外,均订购一空。她成功了,于是写信让潘赞化分享这份喜悦,并一再表达思念之情,和想回到国内的愿望。但是潘赞化因为考虑到时局等诸观因素回绝了。 1960年,潘赞化在安徽病逝。闻此消息,潘玉良伏在沙发上哭得一塌糊涂。悲痛欲绝到就此染病,很少再提起画笔。潘赞化是潘玉良一生的至爱,他对她有再造之恩,而她却没能陪伴他,照顾他,哪怕是在他弥留之际。这凉薄的爱啊,像一朵花,一再错过花期,潘玉良的心为此苍老了。1977年,她在巴黎永远地安眠了。 从孤儿、雏伎、小妾、画家,潘玉良的一生充满传奇的伤感。 摘自《今生今世》
粉彩花鸟画的写实精神研究
作者: 王清丽   杨柳青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生长特征   生命精神   对景写生   赋色   笔才   艺术精神   视觉表现   外在特征   写实性  
描述: 中国陶瓷花鸟画之写实精神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新局面。中国粉彩花鸟画写实精神从艺术本体角度出发论述了陶瓷花鸟画的用笔、用料、分染、结构、写真、传神等问题,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以写实精神为主导力量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粉彩花鸟画写实精神以独特的文化陈述方式,建构其人文性、历史性、创作实践和接受美学实践的生动效应,从而成为砥砺艺术精神和营造人文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粉彩花鸟画写实精神的视觉表现手法常用工笔的手法,画法繁琐,虽然细部的夸张,是要讲笔意、寻气势、重力量、讲线条、重赋色、讲气
新彩陶瓷装饰之我见
作者: 江小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国画   绘画语言   色彩效果   新彩   赋色   艺术效果   陶瓷绘画   画面   创作者   陶瓷艺术  
描述: 新彩陶瓷艺术与中国国画赋彩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新彩的赋色与画面上,也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意念,同时创作者也是在丰富的色彩中追求着画面整体的前后层次或浓或淡或远或近的变化,丰富着画面内容的艺术效果。新彩与粉彩的区别是新彩赋色时亦可补画面某些不足,或是笔法的欠缺亦或是以色代料,用笔可以点绘画面成奇幽之景,而色彩与料性的变化中更可表达画者的真实感受,而使画面更意趣横生,从而构筑了陶瓷绘画独有的绘画语言,且更加丰富、更有灵性,使新彩的陶瓷艺术在形式或气韵上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作者: 盛莉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传神   赋色   用线   国画发展   写意性  
描述: 中国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大类别.从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现状看,工笔画正在逐渐远离“写意”精神.结合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分析传统写意精神的要义,从工笔画的用线、赋色及创作三个方面来探索工笔画的写意表达载体.在谨守民族个性精粹的前提下,注重融合西方绘画的新形式,这是新工笔画笔写当代的大方向.
浅析林若熹工笔花鸟画图式与赋色语言的特征
作者: 莫秋琼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赋色   工笔花鸟画   图式   林若熹  
描述: 林若熹在面对绘画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时,把构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他大量运用了平面构成元素在工笔花鸟画的构图上,在他的作品中,无论画面尺幅大小,简单繁杂,他都不断尝试,精益求精,达到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林若熹的工笔花鸟画根据画面需要和情感要求使用色彩,强调对主观色彩的提炼归纳,力求中国画最原始的质材美,给人一种浓郁的视觉张力和装饰美。还对金属材料有巧妙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
论工笔花鸟画的创作
作者: 黄秋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美   色不碍墨   意在笔先   落墨赋色   工笔花鸟画   墨不碍色   九朽一罢  
描述: 工笔花鸟画在我国历史悠久的绘画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应该以立意为先,再结合"形式美"进行构图起稿,然后落墨赋色,最终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工笔花鸟画。
一花一叶一世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临摹感悟
作者: 辛晔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画   赋色   构图   意境   造型   临摹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宋代,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更是精品。它有明显的简洁、精致和厚重的特征,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范本。文章对宋代工笔花鸟小品进行介绍与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传统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临摹使学生知道学习传统的深度决定了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临摹不仅仅是章法和笔墨技巧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领悟前人的审美意趣、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画家的情感,真正地做到"天人合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