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26 条
-
乡镇煤窑不应与国家争利
-
作者:
孙浩
来源:
经济改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开发
体验经济
文化遗产
-
描述:
乡镇煤窑不应与国家争利
-
必须解决乡镇煤窑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
作者:
孙浩
来源:
经济管理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炭工业
开采价值
煤炭生产
巨大作用
生产经营
国营煤矿
小煤窑
不良倾向
乡镇
发展
-
描述:
近年来,我国煤炭生产有了较快发展。这对缓解能源紧张,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煤炭生产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煤窑的兴起。乡镇煤窑不但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门路,而且已经成为煤炭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如何处理乡镇煤窑和国营煤矿的关系,却是当前应当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和煤炭部的有关规定,乡镇原则上不得进入国营矿区办矿建窑。至于那些分散零星的大矿没有开采价值的边角煤、残煤或需要复采的,可以由乡镇来办,但必须严格履
-
武昌唐墓所见铜官窑瓷器及其相关问题
-
作者:
全锦云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官窑
墓葬
底径
陶瓷器
分期与年代
标本
唐墓
釉下彩
武昌
-
描述:
五十年代初期,武昌郊区曾陆续发掘了百余座唐代墓葬,取得了大量可供研究唐代社会的实物资料。名目繁多的随葬品中陶瓷器占有相当比重,总计约700余件。这批陶瓷器既有色彩绚丽的唐三彩,又有纯净如雪的北方白瓷,然而最多的还是典型南方系统的青瓷,而南方青瓷系统中独树一帜的釉下彩发源地铜官窑的产品在其中亦占有重要位置。铜官窑位于长沙,故又名长沙窑。它历史久远,规模宏大,产品花色独具一格,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青瓷窑址之一。其产品高达44类,式样规格逾百种,可谓品类繁多千姿百态。我们通过对实物的认真考察并把它和武昌窑的瓷器进行比较研究,从武昌唐墓
-
苏州市郊出土唐三彩扁壶
-
作者:
钱公麟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立体感
横塘
市郊
中长
唐三彩
腹径
线条
出土
苏州
-
描述:
1972年,苏州利市砖瓦厂的工人在市郊西南的横塘乡越城取土时,发现一件唐三彩扁壶。高7.8、最大腹径5.2厘米,厚3.5毫米。白胎上施蓝、褐、绿、黄、白釉,不及底;釉色明亮,具有玻璃质感。高直口,平唇,短颈、扁圆腹,假圈足外撇。肩部有两鸳鸯形系,眼为穿。正、反两面腹部浮雕兽面,怒目竖眉、神态狰狞。头上有两缧旋式的犄角,顶部内卷。两腮须毛连弧卷曲,正中长髯突出。整个图案线条清晰,立体感强。由于没有纪年文物同出,只能根据造型推测为唐中、晚期的作
-
南宋虞公著墓《出行图》小议
-
作者:
马洪路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墓葬
读后
合葬墓
拓本
报告
官场
社会生活
丧葬习俗
考古学
南宋
-
描述:
《考古学报》1985年3期发表的《南宋虞公著夫妇合葬墓》一文,为我们研究宋代贵族社会生活、丧葬习俗和官场仪礼等方面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读后获益非浅。但报告关于石刻浮雕的描述有些提法似觉不妥,因未见实物及原拓本,现仅就报告所附《出行图》稍加探讨,不当之处尚请作者并方家教正。《出行图》中,除留氏待乘的轿子外,共刻画出仪卫仆从十八人,其中有轿旁执伞者一、
-
技术与艺术
-
作者:
何敏
来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形象
表演艺术
社会意识形态
表达艺术
艺术家
语言艺术
艺术创作
造型艺术
艺术创造活动
使用技术
-
描述:
技术是针对社会和经济的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手段、技巧和方法.艺术是通过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来塑造形象以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之宫是由四部分组成:语言艺术(文学),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
-
釉下彩珐琅新工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热杯
电热膜
节能荧光灯
技术转让费
公共场所
热膜技术
市场前景
电感镇流器
贴花纸
专利技术
-
描述:
釉下彩珐琅新工艺
-
釉下青花餐具通过质量鉴定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设计
设计艺术
自然
-
描述:
釉下青花餐具通过质量鉴定
-
黄龙──九寨自然景观及其保护
-
作者:
易明初
来源:
地球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然水晶
水晶石
菊花石
五彩缤纷
外形美
含气泡水
小气泡
雨花石
透明
石头
-
描述:
百闻不如一见,有幸于1985年9月应邀参加四川省组织的科考团对黄龙—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的实地考察,使人一饱眼福。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看黄龙—九寨沟景观世无双。真是名不虚传,不愧"国宝"之称。黄龙和九寨沟两处风景名胜区,各有其独特风光。黄龙有"人间瑶池"的美称,以钙华景观为特色。在7.5公里的沟谷中,星罗棋布着3400多个秀丽晶莹、五彩斑斓的彩池,层层相连,宛如一条从雪山飞腾而下的黄龙,身上的片片鳞甲闪闪发光,景色壮观而神奇。九寨沟风景区是世所罕见的"风光宝石",在纵横
-
巨型地质盆景雕塑
-
作者:
王玉堂
来源:
地球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丘
中国人
沙漠
死亡
大自然
纳米比亚
-
描述:
陕西咸阳彩色显象管总厂宾馆大楼前有一巨型地质盆景雕塑——"彩虹山"(见题图照片)。它以新颖的造型和旖旎的地质风光招来众多参观者。"彩虹山"两山一景,大山高13米,两山由一"仙人桥"相连,山底设水池,山上塑有十八景。我的这个构思与我爱好绘画以及近几年自学一些地质学有关。下面谈谈我的体会。造型新奇置景合理假山总体造型至为关键,应当刻意求新。我国无论早至汉代以来的叠石造山,还是唐代后起的山石盆景,其某些塑造手法均与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有缘。故水泥假山的总体造型也可以借鉴绘画中"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