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花瓷瓶(外一首)
作者: 流沙河   来源: 星火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密   感觉   山西人   舌头   明长城  
描述: 青花瓷瓶(外一首)
壮族图腾初探
作者: 梁庭望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厥人   岭南   三十年   壮族图腾   部落   汉族人   图腾崇拜   特殊地位   中国社会研究   殷人  
描述: 岭南的古代文物——铜鼓,型式典雅庄重,鼓体铸有太阳、云雷、翔鹭、羽人船、园涡等纹饰,十分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兀立于鼓面周边的青蛙立体浮雕。立体蛙饰分为单蛙、群蛙、累蹲蛙和累蹲群蛙等数种类型,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蛙饰之间偶而也出现一些武士、马、牛撬等立雕,但都小于蛙饰,显然成为陪衬,足见立体蛙饰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古人曾经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但都没有找到过正确的答案。1963年,郭沫若看了广西出土的铜鼓上的蛙饰之后,曾说:“或解为图腾,恐未必然。”(见1963年12月《光明日报》)这里虽然只是提出一个疑问,但我认为解为图腾是比较合乎实际的。首先,蛙黾曾经被古代殷人奉为图腾。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部落彩陶上,也发现有蛙类的图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263页)。古代越人也曾崇拜蛙黾。由此可见,蛙黾是曾经被尊崇为神物的。其次,各民族总是把自己的图腾描绘或雕刻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供奉。突厥人“建狼头旗,志
论诗歌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者: 张莉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常语言   境界   逻辑语言   音乐美感   艺术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   诗歌语言   王国维   象征主义   形象语言  
描述: 诗歌之美,古今共谈.然而正如严沧浪所说,诗美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象","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知其美者多,而真知其所以美者少.在本文中,我们想对诗歌所固有的艺术审美规律,试作几点新的分析和探讨.一、诗歌语言的艺术特点人们常说,诗是语言的艺术.这种说法虽不错,但却并未指出诗歌...
“五彩粉笔”吸引了群众
作者: 洁锋   来源: 学习与宣传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石器   创造力   文化功能   艺术作品   恩斯特·卡西尔   原始文化研究   动物形象   象征性   史前艺术   巫术  
描述: “五彩粉笔”吸引了群众
漫谈列宾的油画《不期而至》
作者: 许建   来源: 课外学习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漫谈列宾的油画《不期而至》
山西蝠蚤形态特征补充描述
作者: 肖蔼祥   来源: 昆虫分类学报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态特征   山西   前膜   腹板   交合囊   经柳   背缘   可动突   马铁菊头蝠   补充描述  
描述: 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间,自太原市郊区煤窑及五台县寺庙内的大鼠耳蝠(Myotis myotis ancilla)、大足蝠(Rickettia pilosa)及马铁菊头蝠日本亚种(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nippon)体上采得蝠蚤共计11♂♂,22♀♀:经鉴定认为与山西蝠蚤Ischnopsyllus(Hexactenopsylla)shanxiensis Liu,Hsing et Chen,1981相近,但存在一些区别。后经柳支英和李贵真两教授与模式标本核对,认为是同种。由于原描述与标本未尽相合,故特据作者的标本补充描述、绘图。
永陵乐舞石刻
作者: 俞松云   来源: 中国音乐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奏乐器   胡部新声   燕乐   前蜀   王建墓   伎乐   高浮雕   舞人   中室   坐部伎  
描述: 在清江萦绕,竹树葱茏的成都,有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当时号称“永陵”。墓道中室的石棺床周围,雕刻着两个舞女和二十二个奏乐的宫女。她们都是高浮雕,姿态优美、神情生动,犹如晓日芙蓉。和云冈、龙门石窟的北魏、盛唐伎乐雕刻相比,生活气息浓厚,刻工简练大方,别有一番风韵。头发的梳妆,式样繁多。二十四个乐、舞人,发式就有二十二种。头饰和服装,都是着色贴金,光彩绚丽。演奏乐器的
日本书坛概观
作者: 王学仲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日本   日本近代化   书风   书道   传统水墨画   古代传统   淡彩画   鸥亭   书艺   前卫派  
描述: 在现代日本,缤纷绚烂的艺苑中,古代传统的淡彩画日近没落,一蹶不振了。代之以日本绘画的新形式——粉彩日本画,占居主流,使我对日本古代宝贵传统水墨画的沦亡,深深地感到惋惜!我又以极为喜悦的心情看到了另一门艺术,不仅没有衰颓之势,反而愈来愈呈现出新的生机,这就是日本的近代书道艺术。为什么两门相同的传统艺术,一门竟命终消亡,一门复焕青春的光彩呢?我为此做了一些考察,固然有其社会根源和种种原由,但其中重要的一点,不能不使我以一种敬佩的心情,提到一位不仅在书法上努力实践,而在挽救日本书道的灭亡上有巨大贡献的一位长辈——丰道春海先生。
五彩缤纷的西吉彩鲫
作者: 林金火   来源: 中国水产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堰   体色   五彩缤纷   科学工作者   西吉县   彩纹   宁夏回族自治区   彩鲫  
描述: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境内的水堰中,生有一种身披各色艳丽彩纹的鲫鱼。科学工作者根据其产地、形态、色彩等差异,命名为西吉彩鲫。西吉彩鲫的体色多样:有纯红、纯白,金黄,银灰,黑白花,红白花,或底色乳白、上部间有兰色彩纹,或黄花团鳍边缘镶有黑纹的,还有极少数纯黑、纯兰和黑紫色的。每当登临这些座落于幽静的山坳之中的水堰时,清澈见底的水草丛中,彩鲫来往穿游,一会儿浮
简易釉下底款直接丝网印
作者: 刘景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操作   高档产品   装饰产品   方法效果   在产品   盖印   釉下贴花   工艺方法   丝网印   工效  
描述: 釉下装饰产品的底款,多采用橡胶戳手工盖印的工艺方法或采用釉下贴花的工艺方法。手工盖印工效较快,也容易生产,但由于受刻制方法等方面的影响,效果较粗糙,而且在底款花纹的设计上有一定局限性。印在产品上的色料常产生深浅不统一、字迹模糊等缺陷,施釉时也有冲色的现象,不适用于高档产品。釉下贴花纸的工艺方法效果较好,但工效较慢,从印制花纸到贴花也较胶戳盖印工艺复杂。河北宣化第一瓷厂采用
< 1 2 3 ... 86 87 88 ... 107 108 10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