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宋、元篆书艺术
作者: 张炜羽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文轻武   行草书   两宋时期   文学艺术   唐英   郭忠恕   黄庭坚   篆书  
描述: 两宋时期重文轻武,使文学艺术、思想哲学、科技工艺等领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发展.宋代书坛不仅涌现了像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以行草书闻名的书法大师,也诞生了徐铉、徐锴、郭忠恕、梦英、文勋、王寿卿、唐英、苏唐卿等以篆书见长的书家.
物形印章的起源、发展和转捩:以宋元时期古器物形印章和书刻牌记为中心
作者: 朱琪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釉   字口   景德镇窑   印面   牌记   南宋时期   宋元时期   印文   雪艇   诗文集  
描述: 《珍秦斋藏印·汉晋唐宋元篇》收录有南宋瓷印两方,印面主体为古鼎形式,鼎身内嵌印文,分别为"拾芳"(图一)、"雪艇"(图二),风格十分接近。两印皆为撅纽,印面图文部分字口深峻,应该是在素坏卜施刀刻就后烧制,印章除印面外皆施青白釉,具有南宋景德镇窑系特征。"拾芳"、"雪艇"文辞雅致,当为南宋时期文人所用印章。"雪艇"二字在宋人诗文集中常见,如北宋曾巩《南源庄》"竹林扫月散烯葛,雪
明清江西籍书法家及其作品介绍
作者: 胡丹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古界   史前文化   景德镇瓷   书风   牛石慧   商周   乾嘉时期   八大山人   作品介绍   代不乏人  
描述: 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就居住着勤劳智慧的江西先民,他们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璀璨的史前文化。至今我们尚不清楚是先民们选择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还是这充满灵气的山水、饱含诗意的草木养育了江西的先民,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不然何以有万年仙人洞遗址的重大发现,其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史实所引发出来的水稻起源课题,至今仍是世界考古界的重大科研项目之一;不然何以有为世人叹为观止的商周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精品的出土;不然何以有从唐发展至今的闻名遐尔的景德镇瓷都呢?而自秦汉以来尤其是宋明至清乾嘉时期,江西学者、名贤、忠士、文人、艺术家则更是代不乏人。据不完全统计,仅美术辞典记载的历代江西籍艺术家就有五百余人,这亦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江西文化之繁荣以及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
德兴近年出土宋代饶州碑刻考论
作者: 王德荣   许永福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仕   代表人物   文化   宋代   碑刻   考论   志文   出土  
描述: 近年出十的德兴碑刻有《安静阁记碑》《宋故通直郎致仕董鸿墓铭》《宋五世祖彦明董公之墓》等,志文内容广涉德兴经济、历史、文化、习俗,相关述写人物包含张潜、熊本、董鸿、李纲、汪藻、徐通仕、程正思、张由、张焘,为宋代思想、文化、军事的代表人物。墓志书法篆、隶、楷、行诸体皆备,既见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徐阳冰在宋的流传,也可见苏轼、黄庭坚、朱熹在南宋之接受,整体书风的雅正平
草情墨趣
作者: 刘宗阳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舒亶   提按   题屏   字法   张六   气洞   孙过庭   七言绝句   芦山寺   夜阑人静  
描述: 我的三件来稿中,大草中堂作品,将舒亶《芦山寺》及刘季孙《题屏》两首七言绝句写在一张六尺整张粉彩宣纸上,意在追求字法准确、摆动自然、疏密合度、提按有法、贯气洞达,通篇浑然一体,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差强人意而已。我一直以为,写大草不易,在一张大白纸上,将传统与功力、性情与抒怀、格
日本书坛概观
作者: 王学仲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日本   日本近代化   书风   书道   传统水墨画   古代传统   淡彩画   鸥亭   书艺   前卫派  
描述: 在现代日本,缤纷绚烂的艺苑中,古代传统的淡彩画日近没落,一蹶不振了。代之以日本绘画的新形式——粉彩日本画,占居主流,使我对日本古代宝贵传统水墨画的沦亡,深深地感到惋惜!我又以极为喜悦的心情看到了另一门艺术,不仅没有衰颓之势,反而愈来愈呈现出新的生机,这就是日本的近代书道艺术。为什么两门相同的传统艺术,一门竟命终消亡,一门复焕青春的光彩呢?我为此做了一些考察,固然有其社会根源和种种原由,但其中重要的一点,不能不使我以一种敬佩的心情,提到一位不仅在书法上努力实践,而在挽救日本书道的灭亡上有巨大贡献的一位长辈——丰道春海先生。
清 墨彩人物山水图笔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彩  
描述: 清 墨彩人物山水图笔筒
百年星辰 百年墨彩——北大百年书画活动史概述
作者: 陈玉龙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新运动   国子学   愿闻明教   中国现代教育   中国近代史   百年校庆   校史   国立大学   京师大学堂   翘首期待  
描述: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转瞬将临,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北大人’无不欢欣鼓舞,无不翘首期待。百年书画活动史附丽于百年校史,基本上是同步前进。值此校庆前夕,我们在重温百年校史的同时,回顾百年书画活动史,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示和鼓舞。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建于一八九八年,它渊源于历代的太学、国子学(或国子监),胚胎于强学会,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产物,是全国第一所国立大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开端。一九一二年五月,‘京师大学堂’定名为‘北京大学’,经历了百年风云,展现了百年星辰。百年校史,正好是中国近代史风云历程的缩影。语云:‘温故而知新’,重温百年校史,催人猛进! 以下就个人管见所及,试分四个时期来谈,允当与否?愿闻明教。
丁衍庸油画作品中的篆刻元素刍议
作者: 马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丁衍庸   篆刻   油画  
描述: 丁衍庸是近年来受关注较多的民国画家。目前对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油画、国画艺术,其篆刻及将篆刻语言用于现代油画的成就似未引起足够关注。作为一个在书、画、印以及油画领域均有建树的艺术家,笔者注意到他将印的技巧和美学巧妙地引入油画的实践中,这一方面值得深入探讨。在肯定丁衍庸引篆刻艺术入现代油画的成就之时,我们可以以之反观今天的"中国抽象油画"的现状,从中获得启迪。
书画作品中的书写精神——解析书法笔意与油画笔痕
作者: 张一平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文化   书法   油画  
描述: 本文以书法中的笔意和油画中的笔痕为例,来探析中西文化在发展进程中的融合与借鉴,以启示创作者在当代绘画的多元实践中加强自觉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在艺术创作中提高文化敏感性,以探索更多的艺术创作形式。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