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南城聚星塔
作者: 周华   霍质彬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浇浆   画卷   块长   明万历   麻姑   易名   青石板   西偏南   聚星   塔门  
描述: 在南城县县城东廓外,北下十里的武岗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古塔,这就是素有“武岗玉笔”之称的聚星塔。(照片见封底) 聚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始名“启元”,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易名“双江”,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知府姚文光重修后,才改名为“聚星”。 聚星塔塔表敷有一层淡黄色灰泥,显得素雅玲珑,与麻姑、从姑两山,太平、万年两桥,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聚星塔门朝西偏南,门上嵌有一块长条青石板,刻有雄浑有力的“聚星塔”三字。
从大顺年号镜浅谈对张献忠的历史评价
作者: 李恒贤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献忠   农民起义军   灵芝草   双龙   大顺   年号   历史评价   腿毛   江西   明王朝  
描述: 1956年,我馆在九江市废铜中选购到铭为“大顺三年”的铜镜一面。此镜直径10.5厘米,素卷边,圆形平顶纽,圆纽座。纽上有楷书阳铭三行:右边书“孟夏”,左边书“月造”,中间书“大顺三年”。镜纹装饰以纽为中心,用凸弦纹划分为两区:内区纹饰以云水纹为地,然后以高浮雕的技法托出双龙;外区环绕草纹。草纹呈云状环形,应系灵芝草。双龙纹的特点基本相同:头大、
中国古代的铸镜技术
作者: 森浩一   熊海堂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蜡模   熔液   纹样   泥范   蜡制   中国古代   原型   镜技术   铸件   雕刻面  
描述: 就我们所知,中国古代有三种铸镜方法。 一、复范铸成法:即先制镜的原型,然后作铸型的方法。据传,这种方法中国汉唐时期就被采用。其法有二: 1、硬模铸型:用石膏、滑石、大理石或坚致的木头先绘上图样再行
东北革命文艺的先驱──金剑啸
作者: 温野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刊   敌人   萧军   白朗   哈尔滨   笔名   周刊   革命文艺   萧红   革命活动  
描述: 本世纪三十年代,在那被日伪反动当局严密禁锢的黑沉沉的东北文坛上,曾经有一颗耀眼的明星.用他那永不熄灭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广大爱国读者的心。这颗闪光的明星就是东北革命文艺的开拓者、英勇无畏的抗日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金剑啸同志。 剑啸多才多艺,才华过人。他是个画家,能画素描、国画、油画、水粉,还会木刻;他又是个作家和诗人,能写小说、诗歌、散文、杂文、论文;他是个戏剧家,能写剧本,当导演和演员;他还懂得音乐,能作曲和演奏。但作为一个革命文艺工作者,最值得称颂的是他对日本侵略者的勇猛的战斗。他短暂奋战的一生,正象他为自己取的笔名一样,如同一把刺向敌人心脏的脉锋呜啸的利剑。 剑啸同志,满族,原名金承栽,号培之,又名梦尘。剑啸、健硕、巴来等是他发表作品时用的笔名。1910年2月,他出生于沈阳市一个普通的刻字工人家庭。三岁时全家搬迁到哈尔滨。 剑啸自幼聪颖好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学医。二十年代后期,革命风暴已席卷整个中国。当时哈尔滨已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北满地委(后改为哈尔滨县委、市委)。党组织积极深入到工厂和大、中学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活动。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东北侵略,与中...
“边疆舞蹈家”戴爱莲
作者: 谭爱清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五十年   肖像   民族舞蹈   舞蹈家   芭蕾舞   荷花   中国画   边疆   江青  
描述: 北京的严冬,室外滴水成冰。在舞蹈家戴爱莲的舞蹈室里,却仍然春意盎然。这是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洒满阳光,闪亮的淡黄色地板散发着新油漆的芳香,洁白的墙壁上挂着一面练功用的大镜子和几幅典雅的中国画。最引人注目的是,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别致的主人肖像油画——她微笑着站在荷花盛开的池边,一手夹着舞谱,白色的上衣被荷花映得泛起一层浅红色。
分離兩地的千佛石塔
作者: 徐雲霄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教授   坐像   塔顶   底座   浮雕   山花   台北   石塔   山西省  
描述: 在山西省朔縣祟福寺裹,有一個北魏時期(三八六——五三四年)的石塔塔頂。塔頂殘高約五十厘米,上有相輪九重,下爲復鉢,承以雉堞狀的山花蕉葉。四邊山花中間
点石生情——介绍女雕塑家李含美的新作
作者: 拾风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新作   雕刻   匈奴   著名   上海书院   昭君出塞   雕塑家   作品   人物形象  
描述: 我国有句古语:「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意思是说木头、石头是无情的。然而,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刻,石头也会被「点化」成深情、生动,有血肉、有灵魂的感人形象。上海书院青年雕塑家李含美的新作《昭君出塞》,就是一幅石雕杰作;它以构思奇
研究筛号茶特征 搞好筛号茶拼配
作者: 韩长锦   来源: 中国茶叶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质量   筛号   成品品质   原料加工   品质特征   地区差异   技术环节   统筹兼顾   茶叶品质   拼配  
描述: 筛号茶拼配是茶叶精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对于改进茶叶品质,发挥原料经济价值关系很大。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是十分复杂的,有的身骨重实但条索短秃,有的叶底嫩匀但身骨轻飘,有的条挺平伏但缺少锋苗,有的香味浓厚但叶底破碎等等。由于筛号茶品质特征的复杂性,必然导致筛号茶拼配工作的艰难性,我们只有全面分析、了解和掌握各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才能在筛号茶拼配中取长补短,统筹兼顾,灵活运用,才能使拼配后的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达到最佳点。现就烘青花胚,简论这个问题。
用袋式除尘装置消除煤烧隧道窑的烟尘污染
作者: 张海星   来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除尘技术   隧道窑   布袋除尘   袋式   消除烟尘   除尘装置   生产过程   烟气   除尘治理   陶瓷工业  
描述: 陶瓷工业煤烧隧道窑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20000M~3/hl左右),而且具有烟尘颗粒度小(5μ以下的占90%以上),分散度高和烟气温度高(200℃以上)的特点,因而在除尘技术上难度比较大。近年来,国内外在电力、冶金、锅炉等方面采用布袋除尘过滤烟气,消除烟尘的污染技术较为广泛,但采用布袋除尘治理陶瓷工
在小型回转窑上采用烧煤窑外分解技术中间试验
作者: 暂无 来源: 水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筒预热器窑   中间试验   生料分解率   窑外分解技术   生料粉   煤粉   二次风   预燃   小型回转窑   旋风筒  
描述: 南京化工学院与昆山建材厂协作,在小型水泥回转窑上采用窑外分解技术,并进行了中间试验,获得初步成效,为我国中小型水泥企业挖潜、改造提供了较详细的技术资料,同时也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技术课题,为此,将全文发表,供有关部门参考。
< 1 2 3 ... 62 63 64 ... 94 95 9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