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60 条
-
“养鸡女”之乐与苦新探
-
作者:
相颖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牧牛图
石窟艺术
宝顶山
生活气息
佛教密宗
中国化
世俗化
养鸡
劳动生活
造像
-
描述:
大足宝顶山摩岩造像,系南宋时营建的一座大佛教密宗道场,以其"中国化""世俗化"和生活气息浓郁,反映社会面广而在我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其间表现劳动生活的、为当今论著所乐于评论的,则是"牧牛图"和"养鸡女"等浮雕造像.
-
系统进化的标度
-
作者:
陈忠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统进化
外部属性
关系
相互作用
标度
感性
宇宙进化
人造系统
外界
发展
-
描述:
一、发展与进化的科学含义 宇宙进化了,一次原始的宇宙大爆炸之后,温度不断下降,依次出现了基本粒子、原子核重元素、分子、直到今天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生物进化了,在原始的浓汤中有机大分子转变为生命小单元,接着是简单的生命体直到出现人和人类社会.社会进化了,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制、封...
-
“批评”三题
-
作者:
赵园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作品世界
意大利
艺术家
未来主义
普遍性
别林斯基
-
描述:
艺术家与批评家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冲突是老话题了,几乎跟批评与艺术本身的历史一样“老”。因而才有如“别林斯基与屠格涅夫”之类的佳话,被屡说不厌,更证实着“冲突”的普遍性与“和合”的稀有。足以和武断“蛮横”的批评媲美的,是创作者对于批评者的轻蔑态度。1910年一批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在米兰签署的《未来主义画家宣言》中赫然写着:“艺术批评家是无用的或有害的。”陀思妥
-
风城的精神堡垒——省立新竹社教馆
-
作者:
罗如兰
来源:
社教双月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查制度
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览作品
-
描述:
孔子像聳立在寬廣的前庭中央,面對著熱鬧的小公園,隔壁是叫賣喧囂的夜市;在兩旁的新式大樓烘托下,這棟平凡的二層樓式建築,倒也顯得平易近人;若不是靠著浮雕圖板的門面裝飾,顯得較為活潑生動,與眾不同,在爭奇鬥艷的市招中,還真讓人擔心它會湮沒在鬧區的五光十色裏。當然,只有外地人才會對省立新竹社教館有這樣的擔憂。因為對新竹市民來說,就是這樣的地利之便,新竹社教館已和他們的生活緊密結合;三十四年的歷史,也使得它成為新竹市民心目中的精神堡壘。一般民眾早已養成了參與的習慣,因為到社教館看展覽就和逛街一樣方便,即使到公園散步,也可以順便去瀏覽一下文化走廊,或者在工作之餘,去跳韻律舞健身,學插花怡情,都使得社教館經常是門庭若市。「我們怎麼能不好好做?民眾隨時經過進來看,看到不好的展覽,民眾會失望的。」館長諶克莊說。因應民國四十二年社會教育法的公佈,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成立於同年九月一日,並作為台灣省北區社會教育推行及輔導機構。現在的館址原為新竹縣政府的中山堂,改建搭蓋而成目前的館舍,自四十九年啟用至今。這棟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物,歷史悠久,其古老陳舊可以想見。但是經過全館工作人員的苦心經營,空間充分利用到極致的結果,如今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对当代油画的思考(二)
-
作者:
宋惠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新成果
艺术实践
油画艺术
新时期
美术新潮
现实主义
发展史
美术作品
新阶段
中国油画
-
描述:
当你漫步于7500米展线,欣赏第一届中国油画展的作品时,作为一个油画家,谁的心情也难以平静。油画引入我国近百年。经过这一世纪的漫长的岁月,坎坷路途,中国油画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次在上海的展出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举。从全国7000件作品中选出439件作品同时展出,显示出我国当今油画的最高水准,集中体现了油画最新成果,无疑是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现实地告诉我们,中国油画已步入成熟期,已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风貌。纵观这次中国油画展,可以说现实主义随其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它仍然是我国油画发展的主流,在艺术实践上获得了新的发展、深化。现实主义的含意已更为开阔和丰富,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具有新意义的现实主义。尤其是最近的五、六年间,由于美术新潮的兴起,由于
-
法国画家柯劳德·伊维尔在我院进行油画技法教学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世纪
艺术流派
绘画风格
技法教学
油画材料
油画大师
贝利尼
国画家
十八世纪
四十年
-
描述:
法国画家柯劳德·伊维尔先生应邀于本年6月初开始在我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油画材料、技法教学。柯劳德·伊维尔先生是法国著名画家。近四十年孜孜不倦地在油画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造就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幻境艺术,即用超级写实主义的手法,使作品产生一种实物感,令观者感到身临其境,以假当真。当今,在艺术流派众多、画家荟萃的巴黎,伊维尔先生深厚的写实功力日益令人瞩目。伊维尔先生的油画选材考究,画法严谨、细腻,这得利于他对油画材料的制作、使用及绘画程序的极为精到的研究。他对十二世纪至十八世纪的油画技法进行了系统的剖析,特别是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及十六、十七世纪意大利及北欧一些油画大师如凡·爱克、荷尔拜因、卡拉瓦乔、贝利尼、委米尔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谈祝福新同志的油画艺术
-
作者:
万金声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品质
基础工程
发展选择
油画艺术
天然
艺术成就
含而不露
文艺评论家
作品
阳刚之美
-
描述:
前些日子,一个晴朗的午前,我特地到祝福新同志家里,欣赏他回国以来的新作。由于他一直忙于教学,所画数量不多,只有三幅,画幅也不大,都在百公分以内,但每幅都是精心经营的很有份量的佳构。当时在座的,还有长春来的两位客人,一同欣赏,是一次很轻松的微型“沙龙”。与祝福新多年相处,对他出国前的艺术成就,较为了解。总的印象是:他有艺术上的远见卓识,对自己要求很高、很严,特别重视基础工程的巩固和充实,常使自己处于准备性的探索进程中,保持着多方位发展选择的可能性,不急于过早地追求某种风格定型。“引而不发,跃如也”。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说:“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运用”。祝福新前一阶段的艺术进程,就具备着这种,“兼解俱通”“随时而用”的可贵艺术品质。他的作品:风骨、文采、神韵,三者兼备,外秀内刚、含而不露。平易中见力度;简约中寓丰实;朴素中藏着华滋。有的作品:苍劲顿挫、以阳刚之美见胜,如《老人》(见
-
论素描教学中的层次与作画状态的转换
-
作者:
韦尔申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十六世纪
基本的
转换
素描教学
艺术表现
造型艺术
作品
基础教学
深度发展
-
描述:
人类在原始时代就已经能够运用基本的造型因素,如点、线、黑白,以及单纯的色彩去创造反映他们美感心理的图式。这些原始的图式是人类对于美的观念的物化。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的这种造型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并向多层次的广度与深度发展,使造型这一概念不断地深化。素描就是在这种意识不断深化和积累中发展起来的。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课始于十六世纪意大利的美术学院。当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的造型手段,如解剖、透视等对于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和写生,并配以着衣模特同时进行。这一套教学内容虽然在以后各个不同时期内不同的素描学派加以调整和充实,但基本的内容与主张一直沿用至今。至于学院派教学的得失早为大家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
基础课教学随想
-
作者:
胡建成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趣味
学生
艺术实践
教学要求
基础课教学
艺术家
基本功
艺术观念
基础教学
建国以来
-
描述:
如今谈到基础课教学,人们会觉得象听到谈论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那样乏味和不以为然。正因为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许多人对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以至许多基础教学已形同虚设,风格变成了体系,偏爱被当成了规律,人们常常愿意去谈朗朗上口的艺术哲理,憧憬光辉的未来,却也常常忽略我们周围存在的缺点和危机。熟悉,不等于理解,就象有人问及人体由多少块骨头组成,尽管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恐怕正确的回答不会很多,于是又说那是医生和解剖学家的事儿一样。近几年来,中国美术飞速发展,变化巨大,不同的艺术观念及流派层出不穷,而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教学体制,在迎面扑来的新形势下却有一种失措之感:要么以不变应万变,要么听之任之。显然,两者都违背了院派教学的宗旨。一成不变只能害人,但任其自然发展,也就否定了学院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状态我们不能不严肃对待。就此我谈几点看法。
-
民族性、个性与现代意识的融合——访祝福新副教授
-
作者:
冯铁铸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法国人
斯特拉斯堡
巴黎美术学院
个性
现代美术教育
民族性
副教授
刻苦学习
油画
-
描述:
从最近收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给我院祝福新同志的鉴定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评价:“……祝福新同志在法国巴黎进修期间,怀着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心情,刻苦学习。该同志组织观念很强,遵守纪律,待人诚恳。由于他的努力,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和到其它国家博物馆考察中,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在法国巴黎、鲁昂、斯特拉斯堡、里昂等城市举办了画展,受到了法国各界人士的欢迎,获得了突出的成果,为中法友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中国争得了荣誉……”。祝福新副教授是1986年4月由国家教委派出,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进修考察的。他在法国研究了油画技巧,了解西方现代美术教育。在此期间,还走访了二十一个国家:北欧的英国、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以及非洲的摩洛哥。参观了一百多个博物馆,对西方画坛有了全面的形象了解。法国巴黎美术学院蜚声世界,不仅是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而且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才。我国著名画家刘海粟、徐悲鸿、吴作人等都在这里学习过。祝福新副教授在法国当代著名画家毕埃赫·卡亨教授画室进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