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气—流热管换热器在油烧隧道窑上的应用
-
作者:
胡世福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热管
换热器
-
描述:
气—流热管换热器在油烧隧道窑上的应用
-
编刊杂谈
-
作者:
韩淑举
来源:
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办发行
编者
栏目
编辑部
稿件
剪刀加浆糊
季刊
社会变革
助产士
图书馆工作者
-
描述:
“编辑”这行当,有的人讥它为剪刀加浆糊的文字匠,有人称赞为高尚的幕后英雄。我们每每谈起,总自诩为“作嫁者”、“助产士”。每天坐在编辑部二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审阅稿件、核对发行、接待来访、回复信件,充实中有乏味,甘甜中有苦涩。近年来,面对五彩纷呈的社会变革,《季刊》何去何从,编者们心里聚集着各种情绪:骚动不安、困惑迷惘。借《编者侃》栏目,我也
-
将军山上的“毛泽东”
-
作者:
曾书海
来源:
山花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毛主席纪念堂
梵净山
毛泽东
镇政府
自治县
将军
雕塑
生地
-
描述:
在著名的梵净山之侧,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的将军山上,有一尊天生地造的“毛泽东”偶像。其山雄伟,其“像”逼真,宛如《毛主席纪念堂》中那尊汉白玉雕塑侧面坐像。远远看上去,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仰之情。将军山坐落在木黄镇政府对面200米处,面南背北,主峰海拔高717米,从山脚到山顶高约240米,正面宽约80米,约成70度上下延伸。后山逶迤数十里,
-
收藏珍闻 烟斗的魅力 烟标是个大千世界 五彩缤纷的啤酒贴
-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料卡片杂志(剪裁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修改
煤窑
贵州省
矿工
刊出
约定
冒顶
标点
错别字
农民
-
描述:
收藏珍闻 烟斗的魅力 烟标是个大千世界 五彩缤纷的啤酒贴
-
改进隧道窑附属设备提高窑炉热能利用率
-
作者:
路方顺
王孔林
来源: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附属设备
利用率
热能
窑炉热效率
-
描述:
改进隧道窑附属设备提高窑炉热能利用率
-
明万历五彩云龙纹花乌觚
-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结合
明万历
嘉靖
釉上彩料
技法
明代
造型
作品
青花
瓷器
-
描述:
五彩,是我国釉上彩绘瓷器的一种装饰技法,创烧与明代初年,以嘉靖、万曆时期的作品为代表,其特點是刽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五彩一般是指用红、黄、绿、蓝、紫五种彩料,按照图案花纹的需要施与釉上,经700℃~800℃的爐火烧
-
康熙官窑青花耕織圖碗
-
作者:
呂成龍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巡
官窑
青花瓷器
王焘
宫廷
故宫博物院
代表性
作品
参照
康熙皇帝
-
描述: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间,始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相传康熙南巡时,当地的藏书家曾进献宋版楼(王焘)的《耕织图》,康熙皇帝受到启发,为了使人们不忘“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这句古谚,特命善画山水人物的宫廷画家焦秉贞,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参照楼(王焘)的《耕织图》绘制了《御制耕织图》,亦称《佩文齐耕织图》,其中耕、织各二十三幅,康熙皇帝亲笔作序,并为每幅作诗一首。焦氏的《御制耕织图》一经问世,特别是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镂版刊行後,曾广为流行,不但御用器物以其为蓝本进行装饰,而且民窑瓷器及木版年画等也大量采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官窑青花农耕纹碗,就是一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
两封信
-
作者:
汪作舟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南方小镇
瓷瓶
日期
拉巴
北京城
地中海
紫禁城
青花
照片
-
描述:
案头放着两封信:一封是翻拍的原信照片,写於北京紫禁城附近,日期是1900年9月18日;另一封则寄自地中海濱的小镇聖·乔治·道尔格。如今,在面臨紫禁城的一扇窗前,我仍不时品味着它。在巴黎工作期间,應友人拉巴尼夫婦之邀,我偕妻曾造访那南方小镇,在主人家小住三天。臨别前那天晚上,拉巴尼夫人拿出一双玲龙剔透的白底青花小瓷瓶,请我们帮助识别其製作年代。瓶底印记标明:雍正年间製造。
-
勝過明瓷的康熙仿古瓷
-
作者:
葉佩蘭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仿古瓷
官搭民烧
明初
重大成就
成化
釉色
明代瓷器
青花
康熙时期
康熙皇帝
-
描述:
康熙时期是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明初之际,战事频仍,瓷业一度停滞衰退。直到康熙稳定政局,才正式恢復官窖烧造。当时民窑广泛兴起,官搭民烧,瓷业日渐復兴。康熙皇帝爱好科学,崇尚艺术,提倡文学,积极吸收汉族文化。这都对瓷器工艺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康熙瓷器既继承了明代瓷器工艺的优良传统,又提高了瓷器的艺术水平,比以前各代有明显的进步。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虽系溢美之词,但从大量的遗存实物来看,并非毫无道理。康熙时期著名的瓷窑有灭窑和郎窑。它们在仿古方面都取得重大成就,器品精美胜过明代诸窑。灭窑特点是“土坯腻,质莹薄,诸
-
康熙、雍正 乾隆时期的茶壶
-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雍正皇帝
清代
烧裂
色彩
造型
康熙朝
代表作品
青花
曲柄
-
描述:
古代人饮茶用盏,进而用敛口深腹的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補用盏時茶水易冷和落塵的缺点。茶壶开始流行,始於東汉以後。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大量的烧製,至清代已是百品竟新,生产上达到了歷吏高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社会上饮茶風尚极为盛行。當時不仅讲究茶質的优劣、製茶的方法、貯存用具与埸所及用水的好坏,而且还讲究使用美的茶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