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勘误一则
作者: 刘晨曦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东南   杂记   李心传   江南   铸钱   勘误  
描述: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六《东南诸路铸钱增损兴废本末》记载:"东南诸路铸钱,国朝承南唐之旧,为之未广也。咸平三年,马忠肃亮以虞部员外郎出使,始于江、池、饶、建四州,岁铸钱百三十五万贯,铜铅皆有余羡。真宗即以忠肃为江南转运副使兼都大提点江南福建路铸钱。"(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上册,第355页)《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一之一除了将马亮的谥号误为"宗肃"外,其余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相同。按照上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和《宋会要辑稿》的记载,饶、池、江、建四州的铸钱监都和这位马亮有关。其实并不准确,饶州永平监是北宋平定南唐后,从南唐接收的。《太平寰宇记》卷一○七《永平监》记载:"永平监,本饶州铸钱之所,伪唐立为监,皇朝平江南,因之不改。"(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148页)
从白居易苏杭诗看文学与地域的互动
作者: 曹瑞娟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州牧   贞元   使君   民计民生   现实主义诗人   少年时代   忆江南词三首   韦应物   洛下   侍御  
描述: 白居易(772-846)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虽然出生于北方,并在洛下为官期间为民计民生奔走呼号,但其人生轨迹却与江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唐德宗建中四年(783)白居易十二岁时,适逢中原藩镇叛乱,他跟随家人避难江南,即苏、杭二郡及饶州、衢州等地,前后达七年之久。苏杭一带的秀丽风光与富庶繁华给少年时代的白居易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贞元初年任苏州牧的韦应物与任杭州牧的房孺复,诗酒风流,令白居易尤为仰慕。故白居易在
对鄱阳赣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 许爱珠   石天忠   来源: 影剧新作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阳明   数学知识   嘉靖   测圆   算术   数学家   勾股形   明代   中国数学史   天元术  
描述: 江西省鄱阳县,古称番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便因此县而得名,而鄱阳县又被称为“中国湖城”。明、清时期,鄱阳一直是赣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县城沿河的各地会馆、书院毗邻兴建,庙宇祠堂遍布城乡,往来商贾云集。如此丰富的资源优势,繁荣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鄱阳的戏曲文化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鄱阳,作为全国著名的戏曲文化之乡,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对于推动江西戏
中国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
作者: 暂无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宁子   王重阳   长春子   孙不二   郝大通   邱处机   丹阳子   丘处机   蓑笠   长真子  
描述: 邱处机,原名丘处机,后因避孔子的名讳,将丘写成邱,出生于山东登州栖霞,生活在1148—1227年间,是道教的一支派全真道掌教人。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面),师王重阳,和其它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去世后入磻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市)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自
元代信州理学“和会朱陆”特点
作者: 刘佩芝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弋阳县   赣东北   陆学   上饶县   贵溪县   饶鲁   朱子学   程朱理学   饶州路   官方哲学  
描述: 元代是理学传播、普及并上升为官方哲学的时代。程朱理学被列为官学,成为主导思想,因此,总体而言,元代理学"不过衍紫阳之绪余"~1,程朱理学居主导地位而陆学衰微是这一时期的基本趋势。但陆学衰微
西瓜引种中国及其栽培技术的传播
作者: 吴迪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契丹   西瓜   东传   南下  
描述: 西瓜,本源自非洲,传入西亚和中亚地区后,又向东传入中国北方地区。10世纪初期,契丹人就已将其引种于上京城(始称皇都,即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古城)附近。10世纪初期,五代人胡峤是最早记录西瓜种植及其性状的中原人士,他曾亲自目睹契丹种植及食用西瓜的事实。其后,至公元1143年,南宋人洪皓,又自北方的金朝境内将西瓜的种籽携入江淮地区,开始大面积的种植于杭州、饶州、英州等地。此后,西瓜在中国境内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种类也不断发展。
诗情文情系民情 情聚笔端写惠民——论洪适知荆门军时期诗文中的民本思想
作者: 李菁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守臣   删定官   洪皓   盘洲   洪适   荆门军   敕令所   通判   添差   博学宏词科  
描述: 洪适(1117——1184),字景伯,号盘洲,鄱阳人(今属江西)。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宏词科,除敕令所删定官,改秘书省正字。翌年,父亲洪皓使金全节归国,因主张恢复,反对偏安,立朝不满三旬,被秦桧及其党羽以“动摇国是”的罪名贬知饶州,又责英州安置,最后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客死南荒。父亲获罪,洪氏兄弟均受牵连,洪适先出为添差台州通判,未几被免官,秦桧死后平反,绍兴二十八年(1158)起知荆门军,四月受命,因参与父亲“忠宣”谥告的刻石立碑之事,延至十月到任。翌年闰六月,改知徽州。洪适到荆门上任时,有一项推行多年的制度,规定守臣、监司到任半年,必须将辖区内民事或边防问题,择其五者上奏,俗称“到任五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绍兴三年二月甲寅条)洪适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连上四章,为民请命,积极兴利除害,为荆门人民做了大量好事。同时,创作诗文47篇,计奏议5篇、启
吴全节《题白云观》——对一份新发现文献的解读
作者: 郭硕知   来源: 中国道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宗师   中国道教   新发现   陈垣   白云   元代   文献   玄教   全真道   茅山  
描述: 一、玄教与吴全节 元代,正一派龙虎宗衍生出一个支派——玄教,按照陈垣的说法,“玄教由正一教分出,实一教而二名”。①该教派在元代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元朝统治者对之恩宠至极,甚至类似于行政机构,出入皆有官员礼制,②其掌教由皇帝敕封为“玄教大宗师”。 据《元史·释老传》载,玄教第一代大宗师张留孙为昭睿顺圣皇后祈祷医病,皇后做异梦与张留孙所画之图一致,“帝后大悦,即命留孙为天师,留孙固辞不敢当,乃号之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建崇真宫于两京,俾留孙居之,专掌祠事。(至元)十五年,授玄教宗师,锡银印”。“大德中,加号玄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国公,官阶品俱第一。武宗立,召见,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寻又加特进”。③从张留孙的这些封号便不难看出,玄教受宠信之程度。玄教第二代掌教吴全节同样深得皇室尊崇,且因兼学儒道而受到儒者士大夫的推崇。儒学家吴澄称:“吴真人全节寄迹道家, 游意儒术, 明粹开豁, 超出流俗。”④ 吴全节(1269-1349),字成季,号闲闲,饶州安仁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京师,从留孙见世祖”。“大德十一年,授玄教嗣师(嗣师是大宗师的继承人和辅佐者),锡银印,视二品”。
【能臣廉相狄仁杰】之五 范仲淹与狄仁杰
作者: 郭天印   来源: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狄梁公碑》   中国历史   能臣   忧国忧民   狄仁杰   吏治腐败   范仲淹   兴修水利  
描述: 的时候,几乎整个饶州城空,几万人夹道相送,成为难得一景。就在这次由饶州转赴润州路经彭泽时,这1立狄仁杰的崇拜者参明了狄仁杰祠堂,面对着自己心中的偶像、理想的标杆,大文豪心潮澎湃,文如泉涌,再也控制不任心中的激睛,挥毫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唐狄梁公碑》。
调查社情 报告民生——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研究
作者: 马晓斌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调查报告   经济   柳宗元  
描述: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是古代散文中唯一的社会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它分状况、问题、建议三部分,对两税法下的征赋乱痛加批判,更对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寄予同情,希望以“均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全信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有诸多启示。
< 1 2 3 ... 261 262 263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