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娃娃的房间/有双鹿雕塑的公园
-
作者:
燕玺宇
马骁腾
石煜
康蕾
王少伦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我自己
毕业作品
双鹿
一个女性
受又
视觉记忆
-
描述:
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毕业作品?这是一个家的场景,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个大的桌面,还有这个钟、柜子、窗帘,这些大概体现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人的家。前面的老花镜反映的是老年人的生活,我又添加了一些娃娃,说明家里可能有小孩。红色的大衣,可能是一个女性的形象,这些日常的小东西,放大到最前面,把人放到一个次要的位置,我想突出这个环境给我的感受。画面给我一种温馨、慵懒的感觉,一种家
-
关于抽象绘画
-
作者:
唐骁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象绘画
摄影术
艺术世界
认识世界
抽象艺术
空间距离
感官经验
19世纪40年代
-
描述:
我们所认知的抽象艺术是泛指二十世纪以来所出现的一种视觉概念。长久以来,主导艺术世界的是具象传统,艺术家们在实践中试图了解他们所描绘的图画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并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价值。世纪之交,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的世界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有了全新而超越以往所有感官经验的认识世界的途径。光学,汽车,摄影术是其中的代表,汽车让人们改变了对于空间距离和速度的理解,而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的诞生,让人们感到需要重新理解对于绘画描述真实的意义。于是,发生了从二十世纪初的抽象艺术探索,一些艺术家开始了对色彩和画面表层的研究,并开始发掘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质量以及画面的视觉意义。当时,抽象艺术家往往拥有具象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抽象来自于对具象的重新评价和对现代生活环境的应对。所以我们认为,抽象并不是对具象的颠覆,而是对绘画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对绘画视觉意义的延伸。
-
动静殊途:构成主义与立体主义比较
-
作者:
唐骁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硬边
构成主义
立体主义
反艺术
抽象
-
描述:
构成主义的一些思想和尝试,一直被实践和延续到六十年代的现成品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之中。我们在其中也可以隐约看到一只倾向于观念的触手,他们关于艺术与工作、生活等关系的思想,在观念艺术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而作为后印象派的延续,立体主义经过罗杰·弗莱、赫伯特·里德和格林伯格等人的阐述,顺理成章地发展到抽象表现主义,大色域绘画和极少主义,构成了一条令人欣慰的形式主义的主线,但被消解于六十年代。
-
幽默大家黄永玉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天命
错位
幽默
写意画
近百年
美术
新兴版画
文革
雕塑
代表作
-
描述:
90高龄的黄永玉,是近百年来中国的文学大家、雕塑大家、重彩写意画的开拓者、新兴版画的奠基人。其艺有庄有谐,庄谐一身,本文主要从美术方面谈他尚未充分论述的幽默、诙谐、寓庄于谐。知天命,从心欲黄永玉说:"‘文革’中我也曾哭过一
-
水一样的女孩——浅谈《红楼梦》的几个女性形象
-
作者:
宦骁凡
来源:
新读写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迷
《红楼梦》
女性形象
女孩
-
描述:
读了《红楼梦》,我始终不敢妄言些什么,字面下隐藏的深层含义,我能理解的也很少。我只是对宁、荣两府那些本应该顶天立地干一番事业却沉迷于炼丹和女色的男人们,有说不出的厌恶。所以,我更愿意说那些水做的骨肉的女孩儿们,玲珑剔透,各有各的看头。[第一段]
-
评论家点评
-
作者:
贾方舟
易英
刘骁纯
水天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境界
生命状态
布面
中国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作品
评论家
绘画性
油画
-
描述:
当我们在不经意间突然面对明镜的作品时,我们立刻会有的反应是“抽象”。但稍加深入地看下去,又会有似是而非的形象呈现在你面前。我们一般会把这样的造型特点归类为“意象性”,把这样的表现手法称之为“表现主义”或“抽象表现主义”。但我以为,这样的描述还不能完全表达我对明镜艺术的主要感受。我在明镜的画上更多地看到的是音乐,是音乐的氛围和音乐诸元素的视觉转换。因此,
-
《儿女情长》中的美
-
作者:
杨骁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工笔人物
疏密
画面
线条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它的绘画表现形式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要求。陈治和武欣的《儿女情长》以生活化的场景为题材,描绘了外地归家探望父母的儿女与亲人团聚的生活场面,画面构图严谨,疏密有度,虚实相生,贯穿着一种气韵,彰显出画家的功力。画家随类赋彩,并通过同类色、补色的主观调控,使画面更加的和谐自然。这幅画在线条的处理上十分巧妙,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和变化勾画的栩栩如生。它的成功之处除了画面的经营上,还在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心中的普遍愿望。现在的工笔画坛中,百家争鸣。陈治、武欣的画似乎更加的遵循传统,使得画作更显得沉稳、庄重、柔和,少了些虚浮的繁华和功利,这在现在的社会中其实是难能可贵的。
-
雕塑型建筑—从盖瑞说开去
-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国强
民主性
盖瑞
设计艺术
建筑
雕塑
-
描述:
西班牙毕尔堡的古根海姆分馆于1997年落成,看到媒体刊出的建筑图片,我激动不已,因为1988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设计——未来的艺术女神》,那建筑正好可以佐证我的理想。
-
浅析马蒂斯的彩色剪纸贴画艺术
-
作者:
康小花
王骁勇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贴画艺术
彩色剪纸贴画
马蒂斯
-
描述:
马蒂斯的彩色剪纸贴画一如他的其他绘画形式,在创作目的上不是对物体的琐碎细节的描绘,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是对艺术家内心幻象的表现;在表现技巧上也延续着他一贯的特色,尤其是由于剪纸贴画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同于油画创作,某些艺术特色被大大加强。
-
工笔人物作品欣赏
-
作者:
王骁勇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
美术学院
会员
印象
天水市
芭蕉
副主席
-
描述:
工笔人物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