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写意论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状态   油画家   艺术才情   油画展   创作状态   删繁就简   写意  
描述: 砂金、张立平、赵九杰、朝克巴图他们的油画展,云浩以"游牧与漂流"名之,意在描述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艺术状态"。所谓"艺术状态",核心便是写意油画的创作状态。砂金淳朴,张立平率意,赵九杰舒朗,朝克巴图狂放,他们都是出色的具有个人艺术才情的学院油画家,也都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共同呈现的最值得讨论的问题,是油画的写意问题。写意者,一谓写其大意,"删繁就简"是也;二谓写其笔意,"笔晕墨章"是也;三谓写其意象,"离形
写实的背后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社会   超验   写实绘画   隐喻   中国   超现实主义   批评意识   油画   文化思考  
描述: 平祥邓公,出道于画,成道于文。其文其言,思沉情重而慷慨;其画其艺,色抑象实而景幻。其文,非画家之文;其画,乃文人之画。说他的文非画家之文,指他的文章不同于画家的创作心得,不同于画家型的评论和撰史,而是独立的社会文化思考和独立的批评意识的表达;说他的画是文人之画,是指他文盛之后并不奢望画盛,绘画是他文余了却不了的绘画情结的遗兴。与多数文家、论家的文余书画不同,他毕竟出道于画,因此他对油画投入了更认真的思考和更勤苦的实践。正是这种游移于文画之间的状态,形成了邓平祥绘画的基本特征。他反对玩世不恭
自然抽象观念的孕育和形成:论吴冠中的水墨画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大写意   中国艺术   艺术家   吴冠中   作品   新水墨画   形式结构   林风眠   油画  
描述: 一、水墨画和油画联系的港口吴冠中涉足水墨可以追踪到"文革"后期的偶然际遇。1974年吴冠中画过一幅彩墨画《重庆江城》,画幅很小,竖40厘米、横39厘米,1988年吴冠中为这幅画补了一篇短序,全文如下:这幅小品是我油画生涯与墨彩生涯联系的港口,郑为兄见而喜,因相赠,时约七十年代中期。每至郑家,于其斗
笨人的智慧(葛鹏仁和他的油画)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造型艺术研究(剪报资料)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想象   交通大学   华东   画展   自然界   自然景色   个人风格   艺术造诣   油画  
描述: 笨人的智慧(葛鹏仁和他的油画)
触摸——于振立的抽象写意主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展开过程   刘骁纯   综合材料   中国美术家协会   抽象表现主义   研习班   中央美院   马蒂斯   中国美术馆  
描述: 于振立,1949年3月2日生于大连金州区。1968年毕业于大连师范学校美术班;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研习班。曾先后供职于金州博物馆、金州区文化馆、大连市群众艺术馆。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美协理事、大连美协副主席兼油画会会长等。在笔性直接对应心性,堆刮挑抹过程即精神展开过程这一点上,抽象写意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同质,两者的巨大差异是文化差异。以于振立的抽象艺术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德·库宁比较,这种差异十分鲜明。一为尖锐的、强烈的、刺痛的、
思风发于胸臆 墨泉涌乎笔端:贾浩义的意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生命   意象造型   大写意   形态特征   主要成就   艺术家   离形得似   写意画   中国画   鞍马  
描述: 回顾老贾走过的路,感叹而凑出四句:大笔写鞍马,挥毫破陈枷;十年磨一剑,至今路无涯.老贾的主要成就在鞍马(包括牛、人物等),其鞍马最可说的是三个字:“大写意”.写意者,既对应于工笔又对应于写实,其形态特征有四:一谓写其大意,“删繁就简”是也;二谓写其笔意,“笔韵墨章”是也;三谓写其意象,“离形得似”是也;四谓写其意气,“抒发胸臆”是也.写意之极就是大写意.老贾是“70后”(70岁以上)大写意画家中成就最突出者之一.“70后”是艰难的一代,这一代艺术家艺术生命发育的黄金时段处在半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反封建主义的结果是对传统一知半解,反资本主义的结果是对现当代艺术一无所知.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如梦惊醒,纷纷求变,但大都找不到路,贾浩义是其中少数脱颖而出者.
幽默大家黄永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运动   幽默   中央美术学院   少年   写意画   中国画   猫头鹰   漫画   雕塑   辛亥革命  
描述: 黄永玉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百年史上的文学大家、雕塑大家、重彩写意画的开拓者、新兴版画的奠基人。其艺亦庄亦谐,庄谐一身,本文主要从美术方面谈他尚未被充分沦述的幽默、诙谐、寓庄于谐。知天命从心欲黄永玉说:"‘文革’中我也曾哭过一次,忍不住地热泪滂沱,那是读到巴尔蒙特诗句‘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世界’时,头埋在被子里,哭得像小孩子。"黄永玉本是个有泪不轻弹的刚强汉子,儿时从刑场提回人头玩过,少年时代浪迹江湖,青年时代为朋友打抱不平犯过事,后来为民主和抗日投入了新兴木刻运动,再后来当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并主持黄永玉版画工作室教
谈变:艺术对话录
作者: 罗工柳   刘骁纯   来源: 文汇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谈变:艺术对话录
谈异:艺术对话录
作者: 罗工柳   刘骁纯   来源: 文汇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谈异:艺术对话录
十世班禅的菩提树
作者: 姜骁军   来源: 红旗文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和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管理   体制创新   彩石   重庆市   渝北区   工作体制   经济发展   发展目标  
描述: 1月28日,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大师圆寂24周年纪念日。不管已经过去多少年或再过多少年,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依然光彩夺目、彪炳千秋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