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8 条
-
“迷彩”的刘勃麟
-
作者:
李静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摄影
视觉效果
存在本身
艺术家
雕塑
-
描述:
刘勃麟最知名的作品是《城市迷彩》系列。无论是在伦敦皇家骑兵检阅场的古炮前.在已经倒塌的房屋废墟中.还是在那些或单调或缤纷的背景墙前面.当相似的颜色被一层层涂到刘勃麟身上时,几乎乱真的“隐形术”令人称奇。雕塑科班出身的刘勃麟,用观念摄影和行为介入社会.但从艺术家最为擅长并根深蒂固的雕塑意识来看.立体造型的有无与得失.存在本身的真实性与视觉效果的虚无特征,却一直萦绕在脑海。
-
刘建华:地平线
-
作者:
林静荣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华
陶瓷雕塑
中国当代
符号化语言
艺术语境
地平线
-
描述:
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这个转变从去年他在北京公社的个展“无题”中已经露出端倪。那些扁平的陶瓷雕塑仅保留了器皿和人的面孔的基本轮廓,让任何想要在其中寻找现实关联的企图都变得枉然。
-
城市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
作者:
信静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现
艺术
环境
城市雕塑
-
描述:
城市雕塑可以调整和改变环境,这就是城市雕塑艺术拥有的魅力和魔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件雕塑艺术品随着摆放场所的变化会具有不同的视觉美感,因为雕塑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它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就又会延伸出一种新的含义.
-
当今中国公共艺术小品雕塑浅析
-
作者:
袁静
王诗鑫
薛育佳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纯
高效
西方雕塑
演变
-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小品雕塑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可观赏性,还应用于组景和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可渲染环境气氛。小品雕塑与周围环境合理的结合可以达到提升环境质量的效果,使环境宜人更具感染力。但是当今的设计师却常过度表现自己的作品,强调小品与环境的对比而忽视其间的联系,使作品孤立化。他们重视小品雕塑的美学效应却常忽视其艺术观赏性之外的特殊的社会功能,从而也就无法满足“设计是无言的服务,无声的命令”这一要求。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实践——以南浔浔乌线景观提升为例
-
作者:
张玉静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浔乌线
功能设计
景观提升
-
描述:
文章结合浔乌线的景观提升工程实例针对基地现状和历史条件,提出了景观提升设计理念和本土化、合理性、可持续性、经济性、以人为本等设计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在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雕塑小品设计、竖向设计等景观功能设计进行了具体体现
-
浅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认识
-
作者:
张文静
来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造型
建筑
-
描述:
科学和艺术是建筑的二重性,一直以来建筑都被人们称为“城市的雕塑”。随着现代化科技与建筑工艺的发展,建筑造型设计在建筑学研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是整个建筑的外在体现,凝结着人类历史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智慧结晶。
-
某现代酒店建筑设计之我见
-
作者:
张静
来源:
建筑建材装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基本条件
商业建筑
-
描述:
现代酒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或商业空间,而更多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标志,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文化形态,将城市中的所有生活元素汇集到其中,在现代酒店内部的各组分得以体现。现代酒店建筑设计将流行元素逐渐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环境,可以使现代社会变得五彩缤纷,更加和谐和趋于现代化。本文将以某酒店的建筑设计作为辅助,发表作者的一些见解。
-
柏林某美术馆
-
作者:
管娴静
来源:
建筑细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博物馆
柏林
建筑外形
设计师
历史建筑
重新利用
美术馆
-
描述:
新美术馆由瑟琳和海纳·巴斯蒂安共同捐资建造,它具有雕塑般的建筑外形,并占据着柏林城市景观中一处重要的位置——博物馆岛的对岸。内敛而严谨的新美术馆外观是参照周围历史建筑的屋檐高度和色调而设计的。
-
Latsch的办公楼
-
作者:
管娴静
来源:
建筑细部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感
周边地带
意大利
ALto
广告牌
立方体
办公楼
建筑外部
-
描述:
本案办公楼毫不张扬地矗立在意大利ALto Adige大区Latsch村小社区的周边地带,其显著特点是立方体的造型以及极强的雕塑感。建筑外部没有设置用来告诉路人这里是一家大型批发交易公司的广告牌和成串儿的字母灯牌。
-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克拉克瓷产地的科技分析
-
作者:
杜静楠
陈岳
李乃胜
明朝方
朱剑
罗武干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微量元素
瓷器产地
南澳Ⅰ号
克拉克瓷
-
描述:
“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销往欧洲的一种青花瓷器。长期以来,对于这类外销瓷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陶瓷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2007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和其中大批瓷器的出水,为“克拉克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结合传统器型学方法与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探明了十件“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产地,为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