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8 条
-
模压全息图的颜色设计及其记录方法
-
作者:
张静方
来源:
光学技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全息图
颜色设计
光致抗蚀剂
模压全息图
衍射效率
浮雕全息图
-
描述:
目前模压全息广泛地应用于商品标识、卡通、贺卡等,如何制作出色彩鲜艳、亮度高、清晰的模压全息图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两束光干涉的简单模式讨论模压全息图的颜色设计,给出几种实用的和可能用的浮雕全息图的记录方法,并介绍常用光致抗蚀剂记录材料的特性及其处理工艺。
-
基于径向希尔伯特变换的图像边缘增强特性研究
-
作者:
陈君
崔祥霞
肖静
杨兆华
刘婷婷
来源:
光子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边缘增强
径向希尔伯变换
浮雕效果
螺旋相位滤波器
-
描述:
研究了基于螺旋相位频谱滤波器滤波的径向希尔伯特变换对不同边缘分布图像的增强特性.给出了拓扑荷n=1的有限孔径螺旋相位滤波器点扩散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圆孔、汉字和人像等三幅不同边缘分布密度的图像
-
陈国璋与他的茶粉丝
-
作者:
张妮静
来源:
广东茶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碧瓦
现代风格
中国大酒店
大弯
顾景舟
陈国璋
创意园
谢宝
三四
广州兰圃
-
描述:
一楼的茶台边,围坐着三四人,品着茶,谈论着什么,看见我们一群人进来,不觉好奇,而是友好地略微颔首。后来才知道,他们不是普通的买家,而是陈国璋茶艺乐园的会员。当车开进位于芳村的1850创意园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厂房车间,好似一个巨大的废弃工厂,道路两边出现了光怪陆离的各种雕塑与让人匪夷所思的涂鸦,让笔者深感怀疑,传闻中最早将茶艺引进中国大陆的陈国璋茶文化馆会是怎样的一个后现代风格?当我们转过一个大弯,豁然开朗的心
-
浅谈高校工笔花鸟课临摹教学的方式*
-
作者:
代静
来源:
高教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摹教学
工笔花鸟
创新
-
描述:
工笔花鸟是中国工笔画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中国工笔画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特点。工笔花鸟课是高校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而工笔花鸟画的临摹是学习工笔花鸟画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进行工笔花鸟的临摹课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的绘画方法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在花鸟画教学中所要励志做到的。
-
生活的流行色
-
作者:
谢静华
来源:
高校招生:学科指导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人生
流行色
-
描述:
人生就像一个五彩线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顺着时光轻轻抽出一缕来,你就会从这往昔生活的经纬上发现人生的各种折光。
-
一毫米的敬畏
-
作者:
柴静
来源: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武英殿
仿制品
蒋介石
琉璃厂
青花
敬畏
-
描述:
那一年,蒋介石60大寿,很多人送来了非常珍稀的礼物。琉璃厂文古斋掌柜送的是一对乾隆官窑黄地青花九龙瓶,蒋介石看了非常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这一对青花九龙瓶其实是件赝品。蒋介石生日之前,文古斋的掌柜派人去故宫武英殿摹绘了这对九龙瓶,然后在景德镇自己的窑里秘密烧制而成。仿制品的胎质、釉色、绘工,甚至"手头"(重量)都与原件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
-
生活的流行色
-
作者:
谢静华
来源:
高中数理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人生
流行色
世界
-
描述:
人生就像一个五彩线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顺着时光轻轻抽出一缕来,你就会从这往昔生活的经纬上发现人生的各种折光.最令人留恋的要算它的开头--你一无所知地降临于这个世界,睁开眼,展开耳廓,你激动了.
-
离开江青的日子
-
作者:
林珊珊
申文静
来源:
各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青年
马克思
杂志社
“狂人日记”
《求是》
江青
-
描述:
“挨江青批评,也是一种光荣”从北京五四大街拐入沙滩北街,像穿过一个世纪.石墙浮雕一路展开:新青年、鲁迅、“狂人日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马克思……再过去,《求是》杂志社哨兵挺立、胡同一派人间、几户人家陷入纠纷,贴着“还我厨房”的白条.
-
小黄山-五彩湾段铁路噪声影响评价
-
作者:
林伟
张静
来源:
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预测
铁路噪声
-
描述:
针对乌准线小黄山至五彩湾段铁路的环境状况,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采用模式计算的方法对铁路噪声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治理意见。
-
超高温氧化锆隧道窑
-
作者:
顾静
王寿增
张晋
来源:
工业炉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高温
氧化锆发热元件
隧道窑
氧化气氛
-
描述:
介绍了超高温氧化锆隧道窑,该隧道窑采用自主研发的氧化锆发热元件,在氧化气氛下炉膛长期使用温度为1 950℃,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 000℃。该设备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该项领域的世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