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阿申】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
瓷器收藏实鉴 罐 瓶
-
作者:
高阿申著
来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瓷器(考古)
瓷器(考古(学科:
收藏
地点:
中国)
-
描述:
本书介绍了古瓷器瓶罐的收藏与鉴别知识,包括:青海孔雀盖罐、五彩开光人物故事罐、青白釉印花盘口瓶等187件。
-
郎红与祭红的外观区别等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窑红
祭红釉
景德镇
流动性
外观
故宫博物院
垂足
郎红釉
康熙朝
釉面
-
描述:
郎窑红,在1300℃以上的高火度还原焰中而成,是清康熙朝仿明宜德宝石红釉时所创烧的一种高温铜红釉。由于生产于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间,系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兼理窑事时所烧。故以督陶官姓氏命名,称郎红[图1]。
-
明洪武青花瓷的呈色研究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洪武
明初
纹饰
景德镇窑
-
描述:
一.引言 明初景德镇窑的洪武青花瓷,与元青花瓷相比较,除纹饰上有巨大差异外,呈色上的差别亦非常明显。即:前者釉泽泛黄,青花灰暗,深沉厚重;后者釉泽清亮,青花靓蓝,浓翠蓝艳。
-
越窑与秘色瓷浅议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色瓷
陆龟蒙
上林湖
唐代中期
越窑青瓷
吴越国
政治中心
釉色
法门寺
唐末五代
-
描述: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唐代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晶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士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倒,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
-
瓶瓶罐罐之奥秘(上)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大汶口文化
人类生活
文化遗址
蒙昧时代
造型
仰韶文化
马家浜文化
瓷器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均见有罐与瓶、尊的出土。它们同当时的壶、瓮、盆、鼎、、豆、杯、盉、罍等,都属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器具。尤其较早出现的瓶,既是汲水工具(图1),又可盛贮液汁及细物,是人类当时的至爱(图
-
难忘“阆中鉴宝”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
青铜器
真品
中国文物
城市
瓷器
海选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
阆中文物景观颇多,目前有四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多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另三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而四川阆中,"是保存最完好无缺的古城,也是完完全全按照唐代人的天文风水理论而修建的一座城市,后来被称为风水古都。"
-
瓶瓶罐罐之奥秘(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品位
寓意
文字狱
装饰
宋元时期
明代瓷器
青花
同音字
形制
-
描述:
明罐上的文化意义笔者沉湎于明代瓷器收藏二十余年,由此发现,传世与出土之明罐及瓶,比例约在15∶1左右。让人蹊跷的是,宋元时期,瓶器已呈多见,为什么明代反倒罐多瓶少?作为立件,瓶瓶罐罐在制作上并没太
-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径
安徽省博物馆
乾隆
雍正时期
时代特色
鉴赏
口径
青花
康熙时期
中国瓷器
-
描述:
初次摆上桌面的元青花 同美学博士许先生认识,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下半年,时任上海社科报主编的许先生邀请了十多位行家,就民间收藏元青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前来与会者有上海的朱裕平、金晓东、俞天和王心睿等,外地的有西安马广彦、江阴高培芝、长春钱茂、广东老李等。大家围绕着会议室中间的椭圆形大圆桌,依次而坐。
-
瓷器方罍初探(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观釉
釉彩
饕餮纹
铜罍
铁骨
商周
云雷纹
乾隆朝
蓝釉
例贡
-
描述:
当提及五十七种釉彩的具体品种时,这位督陶官再次提到仿古礼器(括号内分别注明的为现今名称):"厂内所造各式釉水(色)、款项甚多不能备,兹擧其仿古採今宜於大小盤、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於后以证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即仿官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一仿铁骨哥釉(即仿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一仿铁骨无纹汝釉(即类天蓝釉)……一仿嘉窑青花。一仿成化淡描青花……"(注14)。
-
回望首届“当代名窑”评选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评选活动
文化自觉
钧瓷
代名
磁州窑
五大名窑
中国白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发明瓷器的古代中国人很少谈论自己的发明。即使谈,亦是只言片语,以致后人时不时云里雾里。比如唐末五代的越窑"秘色瓷",以及它的"秘",陶瓷界苦苦折腾了数个世纪不得要领,直到法门寺地宫被发现,才恍然大悟。比如隐姓埋名600年的元代青花,若不是海外传递来证据,亦未必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一定被国人相认。还比如举世瞩目的宋"五大名窑",当时并无评比,有关它们的记载,始见于明《宣德鼎彝谱》。其中记得最详,当数明代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