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祁海平的艺术追求——祁海平访谈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绘画艺术   祁海平   中国   艺术创作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艺术评论  
描述: 祁海平,1957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五届油画创作研修班。1992年调入天津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曾参加第一届中国油画展(上海美术馆,1987),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南京·江苏美术馆,1989), 当代中国油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4),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1994),现代中国油画展(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1995),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1996),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获奖,1997),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中国美术馆,1998),个人画展(美国华盛顿NIH画廊,1998),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1999),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海美术馆,获铜奖,1999),对话·1999艺术展(第一回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第二回展,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1999),20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2000),文化论坛2000·中国风景绘画展(芬兰 Tikanoja艺术博物馆,2000)。
“渡·当代水墨方式”展及天津现当代水墨艺术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天津美术学院   水墨艺术   实验水墨   文化发展   现当代   美术馆  
描述: 2006年9月4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了“渡·当代水墨方式”展,这是一次在表现性水墨,形而上实验水墨,工笔新写实水墨和观念水墨等不同领域探索,研究和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所谓“当代水墨方式”即当代的,与时代文化发展进程相匹配的带有实验性,[第一段]
天津美院历史、发展与不断拓展的标志和见证——景育民《柱体的延伸方式》“图像”解读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大利罗马   爱奥尼亚柱式   天津美院   天津美术学院   图像学   方与圆   女子师范学校   历史时期   罗马式   万神殿  
描述: 图像的本质在于以视觉的方式传递一种文化的信息,当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进行重合与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种历史性的对话,景育民的雕塑《柱体的延伸方式》即是一例。他通过经典“图像”的挪用与嫁接,开创了一段思接千古的视觉文化旅程。一、天津美院历史与发展的标志和见证(一)包容开放、面向世界的标志和见证每当看到天津美院的主楼,总要想到意大利罗马的万神殿——罗马式的穹顶与希腊式神庙的完美结合。
经典意义的“实验”——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肖像作品   实验水墨   旧金山   雕塑家   中国当代   科学理论   概念  
描述: “实验”本是科学圈儿里的概念,专指为了验证某种科学理论、假设而进行的操作。1996年,由黄专主持的美国旧金山展出的“重返家园——中国当代实验水墨联展”,是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将“实验”这个概念用于水墨界。[第一段]
墨彩似梦 斑斓如幻——于少平传统书画馆画家刘瑜琼的彩墨画作品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论画   刘最   中国文化   享受生活   艺术精神   墨彩   琼实   中国书画   女弟子  
描述: 寄语:重庆女弟子刘瑜琼,排行老三,人称“三姐”,也称“老三”。因为喜欢油画的色彩和中国书画的线骨墨韵,画起了彩墨画,走中西合璧的道路。艺术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一个人内心感情最直接的表露,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追求艺术的完美与追求人生的完美,在其终极之相会合,这就是中国文化中艺术精神的体现。老三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渴望用
段守虹的“表现主义”文本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立独行   油画作品   文本   表现主义   文化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   50年代   精英文化  
描述: 守虹是我多年以来的好朋友,我们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天津有个颇有影响的油画家团体——“鸣社”,他是其中的成员。在一次展览中,他展出的油画作品《堕》特立独行,极具表现性风格。而天津一向有着“表现性”绘画的传统,这就与本土的精英文化切实相关,从早期的李叔同、严智开.到50年代的李骆公、李文珍,再到20世纪末,这种文化现象始终明显存在着。
天津美院油画系的创立变迁和天津文脉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与创作   文脉   油画  
描述: 作为近代兴起的城市,天津与中国近现代史息息相关。天津油画也随着天津城市的兴起,成为天津近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从成立到发展、强盛,与天津的文化,密不可分。
写给孩子的艺术启蒙 共10册
作者: 郭雅希 郭雅希 王俪伊 杨春慧 徐香林 王琳等著   来源: 天津:新蕾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性学  
描述: "写给孩子的艺术启蒙"系列是一套精心为广大青少年编写的艺术启蒙精品图书,全套丛书分10册,分别从音乐、民间舞、芭蕾舞、油画、中国画、建筑、书法、雕塑、电影、动画等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领域,为孩子讲述神奇、美丽的艺术世界。书中不仅有世界上最知名的艺术品的创作历程、艺术家的传奇经历、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还有精美的图片、生动有趣的漫画伴随读者一起品味艺术的奇妙境界,使小读者在开阔视野、丰富学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天津油画百年(四)
作者: 郭雅希   张历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   天津   艺术家   青年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主义   作品   油画创作   中国美术  
描述: 1976年到1989年,中国的社会经济逐步转轨,西方各种人文思潮迅速传入,无论国家政治生活还是每个个体的现实生存,都经历了变革大潮中的第一场蜕变。有批评家认为,这一时期是“一个有形控制的公共话语与无形制约的公共话语之间的真空时期”。诚然,“文革”是专制的文化制度对人的有形控制,进入80年代,这种文化专制逐渐解体;而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迅速地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大众传媒对人的无形控制,似乎更是无所不在。相对而言,80年代的大部
当代油画和水墨艺术——天津美院史论系专题讨论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西方人   水墨艺术   实验水墨   水墨画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表现形式   当代   专题讨论  
描述: 天津美院史论系,在本科三年级开设“大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曲艺和专题美术讲座等。本课程每月有一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外聘专家讲座、本系教授讲座、本系硕士研究生“专题教学实习”和“专题讨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2005年9月份外聘的专家是祁海平,专题讨论的题目是“当代油画和水墨”,这是本系在9月24日本科三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专题讨论”的发言纪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