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苍松盆景
作者: 范东学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诗词   诗集  
描述: 玲珑小巧原生态,偶结高缘盆里栽。 相劝诸君休侧目,由来慧眼识奇材。
点绛唇·翡翠缘
作者: 范晓鹏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   诗词   诗集  
描述: 华市橱中,前生有幸相逢又。凝眉低首,恰似儿时友。好个机缘,窃喜琢磨久。玲珑透,彩光盈袖,不忍轻松手。
入山
作者: 范琛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灰色   客观物象   我一   就这样   久旱   入山   油画专业   大雨滂沱   文化基因   天气闷热  
描述: 多年前,一次奇妙的体验,以十分特别的方式改变了我的艺术、人生。那是1991年的暑假,整整20多天,我都在青岛拎着油画箱四处写生,为新学年即将报考的油画专业做准备。取道济南回京,中途特意在泰安短暂停留,为的是亲眼看看那一直只是在诗词典籍中感知的孔庙和泰山。于是,在8月末的一天拜谒完孔庙,中午就匆匆上了泰山。
当美丽不再陌生
作者: 罗尼·范斯坦   黄一舟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历程   油画艺术   陌生人   多重角色   艺术家   职业生涯   大众媒体   作品   波普艺术   社会问题  
描述: 作为一位艺术界的多面手,罗莎琳·德雷克斯勒身兼多重角色——画家、剧作家及小说家。在最近的一次画展中,德雷克斯勒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油画作品得以集中展现,回顾了这位关注社会问题,并擅长从大众媒体捕捉素材的波普艺术家的艺术生涯。某种意义上说.近期在位于纽约切尔西的 PaceWildenstein 画廊亮相,名为罗莎琳·德雷克斯勒:一个漂亮陌生人的60年代作品集的画展勾勒了这位艺术家职业生涯的创作历程。作为一位卓尔不群的波普艺术家.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伊·里奇特斯坦(RoyLichtenstein)及汤姆·韦瑟尔曼(TomWesselmann)等波普艺术大腕的风格相
读宋代工笔花鸟画有感
作者: 范新国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创作题材   绘画技巧   体裁形式   花卉   折枝   传承与发展   创作理念   工笔花鸟画   黄金时期  
描述: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辉煌灿烂的黄金时期,花鸟画创作题材广泛,在留存至今的传世精品中有禽鸟、昆虫、蔬果、花卉、水族、走兽、花篮博古、折枝花卉、山涧水口及融入景观的花鸟画、其体裁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纨扇小品、横披手卷及大幅巨作等。在这些珍贵的画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与丰富的创作理念。宋代工笔花鸟画是在直接继承了唐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
作者: 范迪安   许江   迟耀庚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当代性”   高等美术院校   接受空间   总结历史经验   城市文化建设   雕塑家   文化资源   雕塑艺术   文化思考  
描述: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
“现场”的创造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中国当代油画   王克举   鲁奥   油画界   艺术方法   中国油画  
描述: 一个画家如何能够真正从油画的学术发展,特别是油画艺术的进程这样一个历史的时间逻辑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又能够丰富、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性格与情怀,我觉得克举的艺术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他的作品在形貌上是华美、浓郁的,但在基调上是朴素的,就像他这个人一样朴素。王克举油画艺术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我看了之后一是高兴,二是感动。高兴的是,克举先生这么多年来在油画艺术上的积累,特别是他从写生的现场采集的丰硕果实能够在浙江与大家见面,与浙江油画界进行交流,朋友们得以会聚杭州,交流探讨;感动的是,作为
罗丹的意义
作者: 范曾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哲   雕塑界   八至   地狱之门   波利克里托斯   十九世纪   伦勃朗   无可名状   同体   庄周  
描述: 十七、十八至十九世纪,法国的雕塑界可谓高手如林,其中罗丹Rodin(1840-1917年)是无可争议的昆仑之颠。远承希腊,开示当代,导夫未来,是一位艺术长河中百川来汇而又流布久远的独一无二的人物。伟大的艺术来自伟大的人格,今试述焉如下。罗丹在心底深处有"神"的观点,他不是任何教派的信徒,但他对宇宙本体的无穷奥秘心怀敬畏,在宇宙之前他深感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宇宙之中没有实体的上帝,但有的是无可穷尽的、人类永远无法解释的睿智。从名山大川至露珠小草都与罗丹同体。这一点认识,罗丹和中国二千三百年前的庄周"齐一说"不谋而合,和一千年前中国大哲程颢、程颐的"天
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学   学术现象   思想观念   写意精神   中国画家   当代中国油画   沈行工   社会接受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成为表述中国文化主题和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视觉载体,更成为表现中国画家文化情怀的语言,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广泛的社会接受也使油画拥有中国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向。近些年来,一大批油画家重视在文化精神层面弘扬传统、驻足本土、探索创造,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写意油画"就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
范迪安张家界谈写意油画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学   艺术精神   写意画   油画界   艺术形式   流派风格   俞晓夫   中国油画   范迪安  
描述: 中国油画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传入、引进与普及,到了21世纪,当然应该更宽阔地走中国自己的路。我曾经说过,中国油画不仅要吸引人,更要吸引中国。也就是说,要在研究、吸收西方古往今来的各种油画流派风格包括创新等等基础上,更多地寻找对中国山水、中国大地的表达,也包括在大地上,在自己的家园里,在自己脚下这块坚实的土
< 1 2 3 ... 90 91 92 ... 112 113 1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