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安徽齐云山丹霞地貌成因
作者: 朱诚   彭华   李世成   黄林燕   郑朝贵   项伏生   孙毓飞   唐云松   胡济源   朱光辉   吕健君   程光华   来源: 地理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貌成因   齐云山  
描述: 齐云山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中白垩统小岩组K2x1红色砂砾岩层中,该区地貌发育主要受景德镇-祁门断裂带、江湾-街口挤压破裂带和开化-淳安褶断带三大断裂带控制。在白垩世该区经历了地块沉降,成为陆上的断陷
装饰与写意——浅析历代青花工艺与艺术的关系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样   元青花   景德镇   钩线   装饰性   艺术特征   线条   技法表现   工艺  
描述: 元代青料(钴土矿)彩绘工艺根植于景德镇制瓷土壤之后,吮吸了中国多门传统艺术的营养,迅速发展起来,到元代晚期,成为中国瓷苑独秀的"青花"工艺。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青花工艺与艺术,装饰与绘画在坯体上相互交融,形成异彩纷呈的艺术风貌。
大俗大雅 古色古香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用笔   彩绘   程式化   康熙   黑料   轮廓线   线条   花鸟   色彩对比  
描述: 景德镇釉上五彩是从元明的红绿彩和"大明五彩"发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间五彩与青花成为两大主流品种。五彩题材广泛,构图新颖,形象概括,用笔洗炼,线条刚劲,色彩明艳,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味,是瓷苑一枝古艳的奇葩。本文试从花鸟图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兼及民国仿品特征。
尘封的光仪——“紫云岩”十八罗汉瓷雕艺术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岩   彩绘   陶瓷雕塑   造型准确   艺术家   印章   创作   青花   罗汉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紫云岩是景德镇名胜之一。地处市区西北,从中渡口沿昌江支流西河西行约2公里,山石突兀,削壁如屏,绿树丛中山色璀璨似紫云,故名紫云岩。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唐英曾两次游紫云岩圆通庵题壁。晚清民国时,庵中仍香烟缭绕,此后曾一度冷落颓败,近年又修葺一新,为优游之处。
谈黑彩与墨彩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希尧   御窑厂   雍正朝   珠明料   釉上彩   珐琅彩瓷   三彩   墨彩   工艺特征   黑彩  
描述: 清代早期景德镇釉上彩绘先后出现了两个新品种:黑彩与墨彩,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并珍藏。黑彩和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地变化。现在文物收藏界对黑彩和墨彩常常混淆不清。本文从黑彩和墨彩的工艺、艺术特色及继承发展几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优化服务环境 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作者: 江西省景德镇市国土资源局   来源: 国土资源通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供应体系   服务质量   土地市场   国土资源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景德镇市   江西   城市建设   国土资源局   土地补偿安置  
描述: 。市政府明确规定所有建设用地一律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收购储备、统一开发整理、统一出让、统一监督管理,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源头,结束了土地管理混乱和土地资产流失的不良局面
一次难忘的辩护体会
作者: 吕思源   来源: 中国审判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案件   长寿   景德镇   瓦斯爆炸   律师法   逻辑严谨   爆炸案   爆炸点   重大责任事故罪   实现正义  
描述: 一次难忘的辩护体会
陶瓷装饰上的书法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景德镇   汉字起源   中国书法   装饰性   书法艺术   造型特征   书写   陶瓷艺术   装饰艺术  
描述: . (一)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陶瓷书法有纵横两条脉络:一是从记事到装饰,二是从刻划到书写.两者都是人们从实用的需要发展到满足审美的需要.在汉字起源阶段,我们祖
充满伤痛感的生存体验——读《妻妾成群》
作者: 张小萍   姜源傅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妾成群   互虐   挣扎   工具   女性  
描述: 《妻妾成群》用女性话语反映了旧式女性充满伤痛感的女性生存体验。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大家庭里,她们沦为男人泄欲与生育的工具,她们有的也曾挣扎过、反抗过,然而,在她们身上也同时存在着自虐互虐的愚昧行为,不自觉地认同和遵循着封建伦理道德。
共名与无名:接受语境的嬗变―解读《围城》之二
作者: 姜源傅   张小萍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名与无名   嬗变   接受语境  
描述: 《围城》问世以后,即成为一定时空下的历史存在,同时对它的读解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特定时代的接受语境成为读解《围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理解了《围城》的接受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接受史,对它作出更接近文本的评价。
< 1 2 3 ... 25 26 27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