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源】搜索到相关结果 664 条
-
壁——调味器皿设计
-
作者:
包力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陶瓷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宗教文化
伊斯兰教
社会生活
明清时期
-
描述:
壁——调味器皿设计
-
夏浩源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作者:
夏浩源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作品选登
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
陶瓷艺术
景德镇陶瓷
研究生
-
描述:
夏浩源,男,1989年出生,江苏徐州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系,在读研究生。
-
美色清华
-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末年
往前走
就这样
独自一人
面对自己
塞尚
瓷都
高考分数
在路上
对你说
-
描述:
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将时代新女性予以理想化的形象运营,一洗传统古装美人瓷绘之程式化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瓷绘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审美求变意识,开启了瓷绘艺术关注现实世界的新篇章。只可惜生非盛世,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景德镇瓷业萧条,时装人物粉彩瓷器仅仅盛行十八个春秋即告夭折,犹若流星划空,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
瓷器上的摩登女郎 民国早期粉彩时装人物瓷绘
-
作者:
李安源
来源:
文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审美求变
传统转向
存世量
盖罐
双耳瓶
将军罐
文物商店
瓷业
五色斑斓
-
描述:
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将时代新女性予以理想化的形象运营,一洗传统古装美人瓷绘之程式化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瓷绘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审美求变意识,开启了瓷绘艺术关注现实世界的新篇章。只可惜生非盛世,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景德镇瓷业萧条,时装人物粉彩瓷器仅仅盛行18个春秋即告夭折,犹若流星划空,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也正是由于其生产时间短暂,加上经过战争及“文革”的破坏,使得它的存世量尤其稀少,所以也弥足珍贵。
-
我国地区差距现状及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分析:基于不平等指标衡量的角度
-
作者:
黄勇
唐沿源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移支付
不平等指标
地区差距
-
描述: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转移支付对于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在利用不平等指标对我国经济差距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均等化效应进行考察。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差距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转移支付有利于缩小地区财力差距,因而,对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有重要影响。
-
甘园瓷话·元青花“鱼藻图”析论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用笔
景德镇
装饰画
形态特征
水草
装饰性
艺术特征
艺术品位
绘画性
-
描述:
江西 曹淦源 “鱼藻纹”是中国古陶瓷上常见的装饰纹样。景德镇元青花以鱼与莲花、水草等为题材,彩绘方面吸收了绘画性艺术手法,不同于其他鱼藻纹样类的装饰,故名为“鱼藻图”。目前所见的元青花“鱼藻图
-
谈明代正德青花装饰纹样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奥曲肽
-
描述:
公元1505年,15岁的朱厚照继承皇位,是为明武宗,改元正德。武宗在位15年,终日沉溺声色犬马,对政事毫无兴趣,更无作为,宠信宦官,一时刘瑾权倾天下。这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前后发生过数次暴乱,影响到瓷业的生产和发展。但是,正德瓷器前承成化、弘治之余绪,后启嘉靖的风貌,展现出明代中晚期交替阶段的特征。本文试以有断代价值的器物之纹样为研究对象,简论正德青花彩绘工艺技法和纹样特征,并与相关的器物比照,分析这一时期民窑青花装饰的艺术特征及其款识。
-
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的审美价值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明代中期
纹样
匠师
民族传统
民间青花
审美情趣
艺术形式
审美价值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当你在国内还是国外哪个博物馆看到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瓷,或是从哪儿收集,拾掇起几片古迹斑驳的民间青花瓷片,会被它那幽雅明丽的色调,洒脱自然的纹饰所吸引,会被它的魅力所陶醉.它那莹莹的艺术光彩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整理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这份珍贵遗产,探讨它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寻觅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一)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的审美价值是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民间匠师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这样,我们讨论的问题面临着对许多人文学科
-
华光照眼 信美人间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美人
景德镇
光照
御窑厂
人物
解析
装饰艺术
-
描述: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瓷业兴旺,青花瓷器成为主要品种,御窑厂的产品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润光莹,青花色凋浓翠明艳,造型多样丰富,纹样精致秀美,在陶瓷史上久负盛名。但是人物图装饰极为稀少,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试从装饰艺术方面作初步探讨。
-
参透“空白期” 瓷艺流清晖:试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画艺术(上)
-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统
景德镇
御窑厂
明代
瓷画艺术
青花
瓷艺
瓷器
-
描述:
引言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宫廷用瓷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以后历代官窑都写本朝年号款成为定式,只有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未发现官窑款识瓷器,而有断代价值的民窑瓷器也很稀少。因此,这段时期的瓷器面貌浑沌不清,扑朔迷离,陶瓷史学者称之为空白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内外陶瓷考古发掘(陆地和水下)的进展,有关空白期瓷器的资料逐渐丰富起来,有学者进行过分类、排比研究,初步勾画出空白期瓷器的轮廓特征(见王志敏《明初景德镇窑空白点瓷》,载《中国陶瓷》1982年第3、4、5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混淆不清,也未曾探讨空白期瓷画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各大博物馆馆藏和著名收藏家珍藏的陶瓷、考古发掘出土瓷片为素材,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陶瓷馆复制元、明初青花瓷研究的成果,包括笔者参与其中的心得体验,分析空白期青花瓷的彩绘工艺和艺术特征,兼与元、明初青花瓷装饰作比较研究。
<
1
2
3
...
11
12
13
...
65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