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空白期” 瓷艺流清晖:试论明代正统、景泰、天顺青花瓷画艺术(上)

日期:2009.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曹淦源 

【刊名】收藏界

【关键词】 正统 景德镇 御窑厂 明代 瓷画艺术 青花 瓷艺 瓷器

【摘要】引言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宫廷用瓷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以后历代官窑都写本朝年号款成为定式,只有明代正统(1436—1449年)、景泰(1450—1456年)、天顺(1457—1464年)三朝未发现官窑款识瓷器,而有断代价值的民窑瓷器也很稀少。因此,这段时期的瓷器面貌浑沌不清,扑朔迷离,陶瓷史学者称之为空白期。近些年来,随着海内外陶瓷考古发掘(陆地和水下)的进展,有关空白期瓷器的资料逐渐丰富起来,有学者进行过分类、排比研究,初步勾画出空白期瓷器的轮廓特征(见王志敏《明初景德镇窑空白点瓷》,载《中国陶瓷》1982年第3、4、5期)。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混淆不清,也未曾探讨空白期瓷画的艺术特征。本文以各大博物馆馆藏和著名收藏家珍藏的陶瓷、考古发掘出土瓷片为素材,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陶瓷馆复制元、明初青花瓷研究的成果,包括笔者参与其中的心得体验,分析空白期青花瓷的彩绘工艺和艺术特征,兼与元、明初青花瓷装饰作比较研究。

【年份】2009

【期号】第4期

【页码】44-48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