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集美的风情 探风情的美——《民族风情与审美》评介
作者: 杨荣昌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民情   民族风情   审美分析   社会历史   高等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   各民族   雕塑家   研究视角   异彩纷呈  
描述: 在我们伟大祖国55个少数民族兄弟的生活中,由于历史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异彩纷呈的民俗民情。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存在,民族风情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方面,它可以使人获得有趣的知识,有助于对各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它也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当然,也有一些关注者乃是为着猎奇,这显然不在多数。不少人也许在关注着,在各少数民族的这种独异的民俗民情中,究竟有没有美的规律,有没有美的体现?诚然,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讲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哪里有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美。就此认识出发,全国高等民族院校文艺
试论安徽繁昌窑——2002年柯家冲窑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繁昌窑   2002年   柯家冲   龙窑  
描述: 通过2002年的发掘,不仅对研究烧制青白瓷的窑炉结构、窑壁的砌筑方法、窑炉内温度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而且对研究瓷器烧造工艺流程和过滤池及成型作坊的结构、功能等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
玉龙春色
作者: 杨世光   来源: 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氏土司   玉龙山   横断山   金沙江   龙女   丽江   唐古拉   长江源头   纳西族   光明  
描述: 石鼓展开祖国绚丽多采的地图,移目唐古拉山脉的长江源头,循流南下,至横断山,陡然一个一百三十多度的大拐弯,折向东北,跳出一个巨大的V字——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V字的尖端,是个玲珑的小镇子,因在靠镇的江滨立有一面厚二尺、直径达四尺五寸的古老的石鼓,故而得名石鼓镇。相传,这面光滑浑圆的石鼓,立于蜀汉年间。诸葛
意境论视野下边疆民族地区油画纵深发展的思考
作者: 杨建光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考   边疆   油画  
描述: 立足于边疆民族地区审视油画的纵深发展,油画的本土化应该是油画民族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要途径。油画的本土化关键在于油画应该具有韵味无穷的意境。只有油画具有了虚实相生的意境,油画才可能成为本土化的艺术,也才能够真正成为我们与世界进行对话的艺术媒介。
艺术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之路
作者: 杨柳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化   思考   发展   中国油画  
描述: 当代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受市场化影响,出现了大量的泡沫作品,很多艺术作品过分追求其资产价值,而忽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一种与艺术无关的商品形式,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油画作品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进行鉴赏的,而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一种市场化的投资手段。针对这样的现状,艺术家应当对自己的角色作出正确的定位,他们是艺术品的创作者,而不是商品的生产者,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保障中国的油画艺术在市场化背景下能够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中的美学意蕴:论存在之美
作者: 杨宏祥   李静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美学   客体   存在   实践  
描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真、善、美作为哲学史中的三个范畴,彼此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求真、求善、求美皆为人之本性所需,也是人之生存意义所在。人在实践中首先要对实践对象进行求真,以对实践对象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形成正确的认识;继而,人还要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主观需求,此为求善;在求真与求善的实践过程中,人又会逐渐超越真与善,而对实践对象形成一定的审美需求,此为求美。由此可见,实践观点中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具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可以透视与欣赏那无所不在的存在之美。
园林城市雕塑建设用地面积研究
作者: 蔺宝钢   杨铭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城市雕塑   园林城市   眼动实验  
描述: 为了使雕塑设计更好地践行园林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在当下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首次将眼动实验引入雕塑设计,探讨了满足“人本”需求的雕塑建设用地测算方法,并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进行景观眼动量化分析;最终得出雕塑建设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园林城市雕塑规划用地提供参考与借鉴。
佛罗伦萨街区视景空间塑造
作者: 杨琬莹   蔺宝钢   文超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景空间   佛罗伦萨   雕塑  
描述: 该文以佛罗伦萨市内Via dei Calzaiuoli大街至阿尔诺河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的视觉运动,探索步行条件下佛罗伦萨街区的动态空间组合环境,与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之间的关系。进而对街区内部的空间尺度、建筑特征、广场形制、雕塑布局、视觉特征等视景要素进行分析,从街区空间和观赏者之间被动吸引和主动探索的相互关系中,得出佛罗伦萨城市街区的视景空间塑造方式及特点,研究佛罗伦萨市是如何在城市不断扩张的条件下延续并保持其特有的城市整体风貌。
柬埔寨建筑艺术采风(2) 吴哥窟
作者: 高杨   金京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字塔   柬埔寨   均衡   吴哥窟   占地面积   西北部   建筑群   雕塑   世界遗产   古迹  
描述: 长1.5 km、宽1.3 km的吴哥窟因占地面积比吴哥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位于東埔寨西北部.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它在结构、比例、均衡、雕塑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考古学家把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略谈建筑创作中的“回文”手法
作者: 杨先志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然居   文学形象   文学体裁   回文词   手法   回文体   建筑作品   华中建筑   回文诗   乾隆皇帝  
描述: 建筑与文学均被公认为现代七大艺术之一。(按:现代“七大艺术”是指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和电影)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学形象可以在建筑中得到表现,文学体裁也可以被建筑借用。建筑作品的回文手法即为一例。“回文”又写作“回纹”,它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措词方法,人们又称之为“回文体”。这种回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乾隆皇帝以它
< 1 2 3 ... 647 648 649 ... 668 669 67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