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本质特征看北宋官窑的鉴定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本质特征   鉴定   五大名窑   艺术风格   青瓷   宫廷   南宋官窑   北宋   瓷器  
描述: 作者简介: 李知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考古专业。1962年毕业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古陶瓷,主要是整理研究皇宫珍藏的官窑瓷器,作古代窑址的田野考古,曾率队发掘龙泉窑。1979年进入北京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继续研究古陶瓷,系统地开展中国古瓷窑址的考察和发掘,再次发掘龙泉窑。主要著作有《中国陶瓷简史》、《中国陶瓷》等。 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在青瓷艺术上的成就享誉世界,也是中世纪中原文化艺术光辉灿烂的一页。多少年来国内外陶瓷学者、艺术史家一直都在关注、学习和研究北宋官窑。 一、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 南宋文人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一书中写道“宣政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北宋官窑最早的文献记载。顾文荐是南宋人,记载北宋晚期的事,因为时间相差不远,应该有很高的可信度。这段文字记载“京师自置窑烧造”第一个理解应该是在都城汴梁(开封)办窑场烧宫廷御用瓷器。但开封这个地方地理环境很特殊,数百年来黄河泛滥,灾荒频繁,地貌变化很大,宋代文化层深埋地下达六七米,当年烧瓷器的窑场遗址,至今没有发现。
浙江龙泉青瓷上严儿村窑址发掘报告
作者: 李作智   李知宴   于文荣   李作智   李知宴   来源: 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烧制   龙泉青瓷   窑尾   匣钵   口径   层堆积   出土   制作工艺   填土  
描述: 前言“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丽水等地,即古代的处州地区,亦称“处瓷”。又因龙泉县是其中心,故称“龙泉青瓷”。据调查了解,在龙泉县以东至云和县境内,即龙泉窑东区,分布于瓯江上游大溪两岸的古瓷窑址甚多,保存也较好,而且自北宋以来至明代各个时期的窑址均有。1979年,为配合基建工程积极
唐白釉贴花钵、白瓷唾盂和黑釉罐
作者: 李知宴   朱捷元   来源: 文物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邢窑白瓷   白釉   黑瓷   塔形   花纹   唐代   装饰   黑釉   贴花   下腹部  
描述: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赴日汉唐文物展览中,有陕西省博物馆所藏的一件白釉贴花高足钵、白瓷唾盂和一件黑釉塔形罐。这是唐代白瓷和黑瓷的代表作品。白釉贴花高足钵,1956年出土于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唐乾封二年(667年)段伯阳墓里。高23、口径18.5厘米,敛口,圆唇,圆腹,喇叭形高足。口沿是一组弦纹,弦纹以下第一层以模印的方形或圆形花纹相间排列,堆贴于钵腹的周壁。方形的是八瓣花朵,花朵四周是联珠纹围绕;圆形的似宝石状,周边也是联珠纹一圈。第二层是在上下一组弦纹隔出的一个区间里,打印出并列的圆形梅花纹。第三层是第一层装饰的重复,只是方形花纹和圆形花纹变换一下位置。下腹部堆贴仰状圆肥的莲瓣,莲瓣之间的空隙处,堆贴
一件釉里红瓷器的鉴赏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金融博览(财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艺术水平   元末明初   荷花   元代   釉里红   陶瓷艺术   红釉瓷器   牡丹花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元末明初是景德镇陶瓷工艺发展的黄金时期、青花、釉里红、白釉、蓝釉、蓝釉描金、红釉瓷器等品种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灿烂辉煌,翻开了陶瓷艺术史上的新篇章。其中,釉里红瓷器由于其自身特征更是被冠以"瓷器贵族"的雅号,为人津津乐道。
鉴赏康熙青花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金融博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御窑厂   鉴赏   康熙朝   经济贸易  
描述: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在青花瓷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技巧之娴熟、品种之丰富、青花显色之艳丽多姿是其他朝代的青花瓷器所无法比拟的,达到了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并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久债盛名。
故宫元代皇宫地下出土陶瓷资料初探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龙泉青瓷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磁州窑   元大都   元代   琉璃瓦   皇宫建筑   出土  
描述: 1972年故宫博物院工程队在挖灰池取土时发现了一批元代琉璃质料的建筑遗物和各类瓷器文物资料。出土地点,一处在清宫内务府遗址附近,一处在神武门以西的北墙下,都属于元朝皇宫大内的范围。当时正值北京市区修筑地下铁路,元大都遗址正在大规模的发掘,对元大都物质文化的研究取得
十二至十四世纪中国瓷器的发展和外销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龙泉青瓷   景德镇   瓷窑   磁州窑   海外贸易   吉州窑   福建沿海地区   发展   中国瓷器  
描述: 宋朝以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对瓷器需要量增加。海外贸易的发展使瓷器的输出形成高潮,给瓷器手工业生产以很大的推动,因此瓷窑布局、瓷器外销及其制作工艺都有较大变化。一、瓷窑布局的规律性变化
唐英铭款青花花卉供瓶——兼谈清乾隆时期的制瓷成就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年代   水盂   制瓷工艺   展览大厅   陶瓷发展史   清乾隆时期   宜兴窑   工匠们   上图   中国历史博物馆  
描述: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中,清代陶瓷成就部分里,令人醒目地陈列出一件青花供瓶(见封二右上图)。这件作品不但艺术水平高,而且有长达六十九字的铭文,制作年代清楚,是研究乾隆前期制瓷工艺的标准器物。更重的是,它是中国陶
空白期的瓷器及艺术特征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统   统治   明朝   时期   朝廷   皇帝   朝代   艺术特征   空白   瓷器  
描述: 明朝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朝廷严令禁止景德镇烧瓷,这个时期称为空白期,也称黑暗期。1435年,即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宣德统治结束,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为正统,他当了十四年皇帝,1450年下台。
漫赏永乐青花瓷器
作者: 李知宴   来源: 金融博览(财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勤政   洪武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农业   永乐   胎体   造型   线条   传统器物  
描述: 明永乐朝历时21年,皇帝朱棣节俭勤政,发展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将明王朝推向了繁荣昌盛。其间.景德镇瓷器业也不断进步,永乐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而其中的永乐青花瓷器更是与宣德青花一道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那么,永乐瓷器有哪些特点?永乐青花瓷器又有哪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特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