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瓷中贵族
作者: 施泳峰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釉里红  
描述: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
瓷中贵族——洪武釉里红
作者: 施泳峰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釉里红  
描述: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透明釉,在1300℃的高温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希腊神话故事 全译本 8-14岁
作者: 德 古斯塔夫·施瓦布著   海豚传媒编   来源: 广州:花城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剪纸   民间工艺   扬州市  
描述: 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是值得大家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这套文学名著宝库精选世界文学名著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和被市场和学术界认可的传世名著,拥有包括蒋天佐、戴望舒等数十位资深翻译家和全国知名院校教授、博士构建的强大译者队伍,更准确地展现全世界人民的精神瑰宝,给新老读者带来新世纪的全新人文气息。这套“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图书将为您筑建一间典雅高贵和书香馥郁的书房。世界文学巨匠积淀千年的珍贵遗产,著名翻译家呕心沥血的传世译本,原汁原味、清新隽永的全译名篇,外国文学资深学者的名著导读,欧洲著名设计师的装帧设计理念,国际一流的印制工艺,打造烫金击凸、玲珑绝美的典雅外观,精彩大气、感人至深的美式封面图、欧洲内芯插图,从而使得该套丛书具有艺术性、完整性和收藏性。
我在天堂那五年
作者: 约翰·施利姆著   彭金玲译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当代文学   作品综合集  
描述: 美国小镇圣玛丽斯,87岁的奥古斯丁修女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经营着一家陶瓷店。在这家不起眼的小店,修女用艺术家之手营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梦幻仙境-装满了喜乐与悲伤秘密的窑炉,标价“三声万福马利亚”的乌龟,五彩斑斓的“格西特制”,还有摆满了货架的天使、雪人、动物……一个隆冬的午后,失意茫然的约翰,推开了这扇人间天堂的大门。约翰与修女一见如故,在修女的陶瓷店,在那些静谧、无人打扰的时刻,他们无话不谈,从陶器的烧制、小猪储蓄罐的配色、圣诞新品的设计,再到严肃如爱与生活的讨论,两人亦师亦友,约翰不断激发修女的艺术创作灵感,修女也给约翰晦暗的生活带来了温暖的亮光,她引导约翰从陶艺创作中学会耐心、感恩,领悟简朴的力量,带领他一步步走出人生低谷。
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
作者: 施于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学习   趣味   语言学习   智慧   教学手段   课堂   演绎   小学生  
描述: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应运用灵感,想象力和其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渲染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自己,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品味语言,然后通过感染文本和灵魂的洗礼,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使语言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突出了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中感受到快乐,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趣味引领,演绎智慧课堂
作者: 施于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成语   喻体   多边   气涌   比喻修辞   相似之处   本体   泰山   相似点  
描述: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教师应运用灵感,想象力和其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渲染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自己,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品味语言,然后通过感染文本和灵魂的洗礼,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使语言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突出了学生的个性.
不同盐类原料对水热合成CoAl2O4尖晶石纳米色料的影响
作者: 陈云霞   陈媛   邹发华   苏小丽   曾涛   施玮   曹春娥   朱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晶体结构   CoAl2O4尖晶石   水热法  
描述: 分别采用钴和铝的硝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作为原料,在245℃温度下水热处理24 h,制备纳米尖晶石型CoAl2O4蓝色料。通过3 M NaOH溶液调节Co-Al前驱体溶液的pH值。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DSC-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色度计对所得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钴、铝的硝酸盐为原料所得水热产物在三类原料中呈色最差;以硫酸钴和硫酸铝为原料、pH=11时所得产物的蓝度值最佳(b*=-28.92),随着pH值的变化,对产物的色度产生显著影响;钴、铝的氯化物为原料合成的产物为蓝色或者蓝绿色,能在911的较宽pH值范围内得到呈色稳定的蓝色料。水热产物呈现出绿色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Co3+取代了Al3+填充的CoAl2O4晶体中的八面体空隙,为六配位结构。
李明:空间内的运动
作者: 金曼   施烨婷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艺术欣赏   艺术家   李明  
描述: 李明荣获“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的多频录像装置强有力地探索了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周边景观,以及当代的观看方式.Media Art Asia Pacific的创办负责人,金曼,在此深度研究了该作品中复杂的运动轨迹. 录像艺术在空间和时间的形式表达上有着多种方式.两者的结构不仅是支撑作品的骨架,也为观者通过其他艺术形式的角度来进入和批判录像艺术作品提供了方式,无论是雕塑、雕塑装置、沉浸式装置,或是行为艺术的记录、电影叙事和艺术家电影等.就这些已经相对普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言,它们各自发展出的既定惯例和历史为确立观看者的体验和面对作品时的敏感度提供了框架.然而当这些分类被彻底融合,观者的体验也将随之重建.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件作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观者是否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我们是在一个沉浸式的环境中接受自己的错觉,还是从真实具体的环境中寻找该作品的构成?作品中的空间和时间又是如何表达的?
荷兰代尔夫特蓝陶的中国渊源研究
作者: 施晔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欧洲文化   丝绸之路   陶瓷文化   荷兰   中国   渊源   17世纪  
描述: 代尔夫特蓝陶诞生于17世纪中后期,至今已为荷兰国宝之一。学界对蓝陶的研究多从贸易、烧制、材质等几个方面展开,而对其渊源大多语焉不详。从蓝陶之祖、仿制与创新、文学与艺术的再现三个层面剖析蓝陶的前世今生,探析其多元血统中的中国基因,展现东西方陶瓷文化在代尔夫特的相遇融会,可以说明蓝陶是青花瓷经由丝绸之路跋山涉水、游走天下,与西南亚、欧洲文化不断整合、交融的结晶,是中国造瓷工艺在欧洲落地进而本土化的成功典范。青花瓷在欧洲的仿制谱系除荷兰蓝陶外,尚有英国蓝柳,它们今天俨然已为代表各自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在言说青花瓷艺术巨大可塑性和无限再生性的同时,亦反衬出其在本土的日渐式微。
景德镇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施和平   俞晨霞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景德镇   冷链物流   发展  
描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冷冻、冷藏食品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本文主要针对景德镇市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梳理与探索。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