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黄南散记
作者: 施建华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记   射箭运动   河谷地   民族传统   青海省   文化艺术  
描述: 尖扎,丹霞神韵与勇武民族的箭崇拜 尖扎是藏语,意为森林茂密、群兽出没的河谷地带。它是青海省民族传统射箭运动之乡,也是“五彩神箭”文化艺术之乡。
来自校园的公共艺术报告
作者: 施慧著   来源: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环境设计   教材   城市   景观  
描述: 公共艺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在公共空间和特定环境中全方位地探讨艺术创作的教学课题,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幅壁画或一件雕塑的创作问题,它首先是一个思维方法和思维角度的问题。本书通过多项教学案例和丰厚的教学成果来诠释在特定场景中——校园里的公共艺术创作的方法和……
处州工艺
作者: 施蕾芬著   来源: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民间工艺   丽水市   介绍  
描述: 本书是“丽水瓯江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处州工艺的概况、处州工艺的文化意蕴、处州雕塑工艺、编织刺绣工艺、刻绘工艺、营造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制品工艺、生活用品工艺、其他工艺及处州工艺的发展态势等内容。
施庭汉雕刻作品集
作者: 施庭汉著   来源: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寿山石雕  
描述: 庭汉,自幼随其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庆国学习寿山石雕刻工艺,1994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后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作品以人物为主兼及花鸟、走兽。本书收录其几年雕刻精品以表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系列人物为特色,造型准确,雕工精细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来画长
作者: 胡振郎 施选青 朱国荣编   来源: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绘画史   中国  
描述: 本系列丛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内涵。本书收集的中国绘画故事,从周代开始至现代,上下三千年,包括画史、画论、画家等故事120则。有的是从古籍中摘引编译成现代语文,有的是从各家传记、笔记杂抄中采集编写。不少故事光彩熠熠,连珠集锦,再配上生动有趣的图片以及专业的图片注解,不仅可以了帮助读者解许多画家的轶闻逸事及艺术创作,也反映了历代中国绘画发展的丰富多彩。
新疆佛教艺术 下
作者: 德 阿尔伯特·冯·勒柯克 恩斯特·瓦尔德施密特著   来源: 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雕塑  
描述: 本书分上、下册,共七卷,分别为雕塑、摩尼教袖珍画,壁画共五卷。本书是新疆佛教艺术资料的汇编,其采用的图版,都是从德国探险队在20世纪初在我国新疆盗取的大量珍贵佛教艺术品中选出的精品是研究中亚、南亚和东亚艺术史、宗教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性材料。
新疆佛教艺术 上
作者: 德 阿尔伯特·冯·勒柯克 恩斯特·瓦尔德施密特著   来源: 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雕塑  
描述: 本书分上、下册,共七卷,分别为雕塑、摩尼教袖珍画,壁画共五卷。本书是新疆佛教艺术资料的汇编,其采用的图版,都是从德国探险队在20世纪初在我国新疆盗取的大量珍贵佛教艺术品中选出的精品是研究中亚、南亚和东亚艺术史、宗教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性材料。
晋江博物馆藏景德镇瓷器珍品集萃
作者: 施良衍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独特   博物馆   图案   青花瓷   景德镇   底径   产品造型   主题纹饰   口径   瓷器  
描述: 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出彩,美誉中外。这里就为读者介绍几件景德镇窑珍品,与陶瓷收藏爱好者共同分享。1.清同治豆青釉堆花大盆(图1)口径38.5、底径17.8、高11.8厘米。宽折沿、口微敛。深腹、底微凸、中间微凹。器型硕大。内外均豆青釉,堆白作百花图案。折沿一周由梅花瓣、兰花瓣、菊花瓣及
景德鎮元青花起源之本地因素考察
作者: 施静菲   来源: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景德鎮   本地因素  
描述: 本文以元代景德鎮窯業的根本變革爲基礎,探求新技術傳入背後的社會驅動力,尤其著重在討論青花瓷出現的本地動因。我們若將景德鎮元青花的出現放在元代窯業變革的脈絡中,可看出陶工亟求變革、積極引進新原料及裝飾技法的決心。這些發展似乎應該視爲景德鎮窯業對當時逆境的積極回應,亟欲突破蔣祈《陶記》描述的宋末元初景德鎮的窯業困境。而1278年“浮梁磁局”的設立,對於景德鎮窯業的恢復與經濟地位的提升,應該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然官方管理鬆弛之後,自由市場的活絡與本地社會地域性的需求,最終促成了景德鎮窯業史上极具革命性的各項變革。在此變革當中,景德鎮窯場創燒了包括青花在內的釉下彩繪、紅緑彩、孔雀藍釉、銅紅釉及鈷藍釉等豐富多樣的新產品。同時,我們注意到本地社會地域性的陪葬品與供奉品之需求,對景德鎮釉下彩發展的直接啟示不可輕忽。相對於具體技術發展,啟發青花瓷出現的社會驅動力更是不容忽略,甚至更爲重要。想法的醞釀應當先於相應技術之發展;且起源背後社會驅動力的釐清,有助於整體性地理解相應技術及風格的選擇與使用。相信這樣的思考方向,對元青花起源之研究具有關鍵性的助益。
谈景德镇市邮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作者: 施佳明   来源: 科学与财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邮政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模式  
描述: 邮政企业重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沿用传统的机制及管理模式,目前景德镇市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适应市场需求,为企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 1 2 3 ... 17 18 19 ...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