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作者: 施蒂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合   陶瓷艺术   环境艺术   优越性  
描述: 从陶瓷艺术独特的稳定性,独特的装饰特点和广泛的装饰功能等方面入手,并从日用陶瓷与室内环境艺术的完美结合,陶瓷壁饰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建筑陶瓷在环境中的装饰地位三个方面加以论述陶瓷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 施和平   陈丽华   来源: 全国流通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博览会   建筑陶瓷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传统陶瓷   自主创新   陶瓷文化   新发展   突破   景德镇陶瓷  
描述: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国画山水与陶瓷绘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作者: 付君   施文强   高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绘画作品   相互作用   陶瓷绘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艺术魅力   中国山水画  
描述: 中国山水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画家都讲究画理即画山水必须意在笔先,也就是说在先承以师,后承以学。师承中学习不断提升使笔墨愈来愈成熟,让绘画作品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陶瓷绘画正是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发展,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据《画史》所载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作者: 程磊   曾涛   陈云霞   冯诗乐   苏小丽   施玮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量子点敏化剂   对电极   光阳极   光电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   电解液  
描述: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因其具有低廉制备成本、较高的理论效率等优势,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而电池的工作性能优劣主要依赖于器件的光阳极、量子点敏化剂、电解质及对电极的协同作用。因此,优化该四部分成为改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直接途径。本文综述了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各部分最新研究动态,并提出今后制备实用高效率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可能发展方向。
装饰艺术陶瓷析解
作者: 陈章涛   施国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磁州窑   五大名窑   牡丹   装饰风格   题材内容   陶瓷艺术   装饰艺术   宋文化   耀州窑  
描述: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受宋文化审美的影响,宋瓷的发展,在其装饰风格上,和宋画一样追求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灵气"。在宋的五大名窑中,以磁州窑、耀州窑的装饰为上品。折枝莲花、花叶、卷草、缠枝、牡丹、莲瓣飞鸟衔草、凤穿牡丹等等,题材内容广泛,造型饱满,构图生动。尤其
给科比送战靴的中国女孩
作者: 施立松   来源: 意林原创版·讲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传统文化   公司规模   鞋子   同意   故事   陶瓷工艺品   设计方案   杭州   阿里  
描述: 前不久,参观了一家叫古早的文化创意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六七名员工,清一色年轻人,公司里陶瓷工艺品尤其别致。老板叫项姗姗,是位85后的女孩子,看她的第一眼,感觉她像个邻家的女孩,不算漂亮,但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她的创业故事,特别有意思。 读工业设计专业的她非常迷恋NBA,是科比的铁杆粉丝。2009年知道科比要来杭州,初出茅庐的她突发奇想,要为科比设计一款陶瓷战靴作为科比来杭州的礼物,并当面送给他。因为每年科比的鞋子都会换,而且是一系列的,科比又喜欢送朋友自己的鞋子,做一双瓷器鞋子送给他,挺有意义,因为瓷器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杭州的主办方同意了她的赠鞋方案。 经过反复设计推敲,设计方案基本确定了,她立即奔赴中国瓷都———景德镇加工制作。注浆、粗修胚、烘干、细修胚、钻孔、补水、上釉、进窑、上色,她都要求用最好的原料,找最好的师傅亲自动手,但陶瓷鞋子景德镇的师傅也是初次制作,最初几次烧制后都开裂了,师傅们都推说做不了,她不气馁,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解决开裂难题的方法。她在景德镇整整住了一个月,陶瓷战靴做好了,主色调黄色,因为湖人队的传统队服是黄色的,而黄色在中国古代就是象征王者的色彩;鞋的侧面有一条龙,也是象征王者的符号;每只鞋的表面还有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
雕塑创作材料初探
作者: 冯都通   施琳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雕塑创作  
描述: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理念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材料的探索与尝试也不可或缺。创作材料包括了物质性材料(金属、石材、木材等)和非物质材料。自从杜尚的小便器搬进美术馆后,当代雕塑创作涉及的材料就更数不胜数了。比如布、棉、线等纤维材料,及可变性非固态物质村料和现成品,就连动植物和人的身体变成艺术家手中的创作材料。
在雕塑基础教学中应“内外”兼修
作者: 冯都通   施琳琳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泥塑   院体   造型基础   教学方式   当代艺术   造型方式   传统雕塑   基础教学   二十年  
描述: 目前纵观国内各大美术院校院校在这一二十年雕塑基础教学中虽然都开设了些新的课程,但仍然是以泥塑人体写生为造型基础,总体来说变化不是太大。从另一个角度也涚明当前国内的雕塑教学力量中写实泥塑基础教学力量相对其它材料基础教学的教学
多孔吸音陶瓷的制备
作者: 汪永清   施群   汪锦明   徐天放   郑文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孔陶瓷   吸音   造孔剂  
描述: 以20wt%塑性粘土,10wt%球土和70wt%低温砂为陶瓷基料,木炭屑和锯末为造孔剂,制备了多孔吸音陶瓷.主要探讨了造孔剂用量及配比对样品显气孔率和吸音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以基料76%,木炭屑20%,锯末4%时,多孔层吸音性能和吸音效果最佳.
戴雨享:出泥入画
作者: 施文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工艺美术系   色彩应用   吹制   器型   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陶艺   陶瓷釉   高温烧制   泥性  
描述: 如今在景德镇,可以看到许多陶瓷釉色和绘画相融合的作品,呈现出抽象绘画的效果,丰富的色彩应用加上好看的器型,十分养眼。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主任戴雨享教授就已经在尝试这一创作手法——他像画油画一样铺开装满数十种釉色的吹釉筒,将不同的釉色进行厚薄吹制和重叠,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随后在陶瓷作品上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经验的积累,对戴雨享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彼时还以使用单色釉为主的景德镇同行对此都觉得新奇不已。
< 1 2 3 ... 48 49 50 5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