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尚 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雄浑崇高的喻象——读祁海峰绘画作品
-
作者:
尚辉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一级美术师
浙江美术学院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专业刊物
喻象
美术展览
中国美术馆
油画系
-
描述:
祁海峰,1964年生于河北省武安。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曾参加第七届、八届、九届、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其他国内外大型美术展览。先后在巴黎、悉尼、北京、河北、广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大型画册及专业刊物发表,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天津美术馆、美国加州博物馆、中国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等国内外美术机构及友人收藏。出版有《生存的风景——今日中国艺术家祁海峰》《祁海峰
-
写意油画的北派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披麻皴
石谿
油画笔
大写意
写意精神
南宗
北宗
谌北新
解索
-
描述:
“糯”是江南美食中的一种口感,意谓入口的美食富有温软的劲道,在绵润细柔中还能感觉到某种弹性的回味。“糯”的口感或许也最形象地揭示了江南文人画运用披麻皴、荷叶皴、解索皴和点子皴表现山水所追求的一种淡逸中的道劲,那些看似散淡的笔墨其实又无不内蕴功深力雄的魂魄。与其相对,北宗山水往往以苍劲的偏锋皴擦山石,笔形方折外露,笔性刚猛浓烈,这大约相当北地美食中淋漓痛快的“爽”吧。传统山水的南宗,擅用长锋羊毫,却写出苍劲风华;而北宗山水多以尖亳戗锋,尽展其弹力的挺拔与笔锋的凌厉。写意油画试图把中国画写意用笔的意趣和意境转用于
-
印象派画家的写意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笔
中国本土文化
写意精神
印象派画家
中国画笔墨
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
意象油画
中国油画
写意性
-
描述:
特质。这种观点的形成,多建立于对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体认上,并由此来想象性地建构中国油画本土化的理想与目标。这种观点的形成,还建立在对欧洲1 9世纪以来的油画原作缺乏直接研读的凭空想象上,以为即使印象派强
-
雷诺阿与黄宾虹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油画学
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笔
雷诺阿
当代中国油画
表现主义
法用
今日美术馆
意象油画
-
描述:
以“文脉传薪”为主题的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于暮春4月在今日美术馆收官,研讨会以写意与表现主义绘画的关系为主题。笔者在主题发言中再次强调了近来一直坚持的观点——写意油画成了当代中国油画可以被肆意粘贴的标签,举目之下几乎所有的中国油画都成了写意油画,这种滥用写意油画概念的现象,其实是对中国写意油画或意象油画学术探索的侮辱。在许多人看来,写意油画就是那种强化笔触、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油画。而笔者则反复申明,中国画的写意之“写”,既是指书法用笔,更蕴含了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巨匠建立起来的书写审美系统与书写文化格调。黄宾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山水画屹立的高峰,并不仅仅在于他的山水笔墨是写意用笔,更在于他的笔墨荟萃百家而超越
-
博特罗的绘画趣味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国家博物馆
图像化
博特
视觉经验
艺术创造
当代油画
造型问题
人物形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从国家博物馆博特罗展厅走出,转眼间便汇入了长安街上人头攒动的人流。忽然发觉,映入视网膜的人物形象都是干瘪瘪的,博特罗在画面上让人物形象从衣服背后鼓胀出来的视觉经验,使你一下子很难适应那些现实人物的干瘪形象,仿佛那些人物都是贫瘠的,弱不禁风。这种鲜明的感性比对,或许也深刻地揭示了博特罗如何理解绘画中的造型问题,而他的作品其实便是区别于现实人物形象的一种绘画造型的艺术创造。图像化无疑已成为当下中国油画难以克服的一种痼疾。造成此种痼疾的一个重要缘由,是许多画家以为(至
-
心智的图式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光色
客观再现
现代性
自我理解
暗色调
沈行工
审美趣味
感性经验
规则化
-
描述:
绘画的现代性探索显然在于疏离对自然物象感性经验的描摹,而侧重于艺术主体对外部现实的自我理解与重新发现。在此,理性的心智成为如何观看与如何呈现外部世界的主体,而非再现外部现实的那种被动观看的受体。因而,现代性绘画的核心并不在于观看到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观看、用什么样的心智去重构外部现实。图式,其实就是运用此种心智观看与分析的结果,是心智对于外部图像世界的结构化或自我规则化,并因
-
有意味的造型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
里维拉
立体主义
视觉经验
勃拉克
古罗马时代
奥罗斯科
中国绘画
人物形象
-
描述:
镜头图像对于人们日常视觉经验的感染,使我们处在一个常常对艺术造型产生误读、误解甚至难以辨别、判断的时代。这或许是艺术史上造型艺术严重陷落的黑暗时期!西方人在观念艺术的当代性追逐中迷失了对于艺术造型特征的辨识,而中国绘画本就不是造型的艺术,而是意象的书写艺术,造型的意味对中国人来说往往是不能用视觉来认知和判断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雕刻,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在平面上虚拟的空间造型或在石头、青
-
意象江南——从沈行工江南风景看中国油画价值标准的确立
-
作者:
尚辉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思想
风景
江南
中国
价值标准
文学语言
意象
油画
-
描述:
虽然用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表达非母语地区的人文思想与文化情感,但显然,能够表达是一回事,表达得贴切和亲近则是另一回事。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尽管翻译文学让我们知晓了作品的情节和内涵,但并非所有的翻译作品都能够让我们体悟到那种文学语言的神韵和魅力。其实,油画也是这样。尽管从西洋舶来的油画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尽
-
意象江南
-
作者:
尚辉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艺术
诗意
作品
意象
-
描述:
虽然用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表达非母语地区的人文思想与文化情感,但显然,能够表达是一回事,表达得贴切和亲近则是另一回事。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尽管翻译文学让我们知晓了作品的情节和内涵,但并非所有的翻译作品都能够让我们体悟到那种文学语言的神韵和魅力。其实,油画也是这样。尽管从西洋舶来的油画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尽管中国画家已习惯了油画的“言说”方式,甚至今天的中国百姓已把油画作为和中国画并举的艺术体裁,但从人类艺术史的角度,还不能说中国油画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史学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