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郑于鹤雕塑艺术集 中英文本
作者: 郑于鹤著   田辉 姜尚礼主编   来源: 北京:朝华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雕塑(地点:   年代:   中国   现代)   雕塑  
描述: 郑于鹤雕塑艺术集 中英文本
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
作者: 尚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造型观念   本土意识   文化心理   林风眠   徐悲鸿   颜文梁  
描述: 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历史境遇使第一代油画家遭遇到后世难以体味的游移、往复曲折的文化心理。本文以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为案例 ,通过“叛逆心理与造型观念的确立”、“民族审美心理对造型观念的误读”、“挥之不去的中国画情结”和“中国油画的本土意识”四个层面去揭示处于中西碰撞时空的第一代油画家表现出的各色文化心理现象 ,指出这种文化心理所隐寓的油画本土意识 ,其实已意味着中国油画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品格和个性的开始。
中国当代美术大家系列 周中耀
作者: 尚辉主编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花鸟画   工笔重彩  
描述: 本书共分四卷, 收录了周中耀各个时期的工笔、写意和白描作品。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卷工笔 (一) 、第二卷工笔 (二) 、第三卷白描写生、第四卷写意。
中国风歌曲改编的钢琴曲
作者: 戴尚辉编   来源: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钢琴曲   现代   改编曲   选集  
描述: 本书将近年来颇具中国风特色的歌曲改编成钢琴曲, 这些作品的乐思发展脉络清晰有序, 曲式结构不拘一格。主要内容包括: 荷塘月色、卷珠帘、鸿雁、菊花台、青花瓷、小苹果、千里之外等。
论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心理
作者: 尚辉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油画家   造型观念   本土意识   文化心理   中国画   游移   林风眠   中国油画   境遇  
描述: 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历史境遇使第一代油画家遭遇到后世难以体味的游移、往复曲折的文化心理.本文以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为案例,通过"叛逆心理与造型观念的确立"、"民族审美心理对造型观念的误读"、"挥之不去的中国画情结"和"中国油画的本土意识"四个层面去揭示处于中西碰撞时空的第一代油画家表现出的各色文化心理现象,指出这种文化心理所隐寓的油画本土意识,其实已意味着中国油画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品格和个性的开始.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研讨会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主题性   南京大屠杀   遇难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纪念馆   雕塑艺术   侵华日军  
描述: 大型纪念碑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也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的现象。首先一点,雕塑家担负重要而巨大的雕塑工程,假如没有政府的委托和支持的话,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还有一点,一件雕塑,尤其是大型的、与建筑相结合的雕塑,它受到种种限制,雕塑家能不能拿到这项工程这是一方面,他还要受到建筑的限制。从世界范围来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往往把雕塑作为一个点缀,这和他的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整个艺术的评判尺度有关系。而好的建筑师,大都能够宽容雕塑家、画家、艺术家,将创作组成一个整体。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作者: 邵大箴   袁运甫   安远远   吴长江   陈醉   奚静之   王镛   马鸿增   宋伟光   梁江   尚辉   丁方   顾森   翁剑青   吕品田   李晓峰   聂危谷   方宁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教堂   柯布   现代主义   建筑大师   50年代   象征主义   理性主义  
描述: 主题性雕塑艺术的新探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主题群雕研讨会
尚谊变法的隐秘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遗产   国家美术馆   平面化   提香   收藏机构   靳尚谊   现代性   波纳尔   轮廓线   维米尔  
描述: 当靳谊先生将他此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分别捐赠给一些重要的国家美术馆、博物馆及收藏机构之后,留在他身边的画作已所剩无几了。他是个有远见的智者,当然不会像许多画家那样直至终点都没选择好自己一生最看重
不同境遇的本土化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油画   台湾   美术学校   二传手   海峡两岸   日本   本土化   徐悲鸿   祖国大陆   中国油画  
描述: 前不久,"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让我们得以较为全面地审视海峡两岸油画本土化因不同的历史境遇而形成的不尽相同的艺术面貌。和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而自觉展开向欧洲油画学习的开阔视野不同,台湾油画的导入几乎是单一的日本油画。众所周知,台湾于1895年因中日甲午战争而被迫割让给日本,在日据时代的50年间,日本一直试图通过文化教化驯服台湾。台湾西画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日本殖民文化的结果,而1907年首度来台的日籍西画家石川钦一郎,也便成为台湾油画发展的启蒙人物。从刘锦堂1921年赴日留学开始的整个上世纪20年代,形成了台湾本岛赴日留学油画的高潮。
面对历史与当代:北京油画学会首届油画展凸显的学术命题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院校   学术   新时期   画展   历史   新中国   北京地区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学会  
描述: 相对于各省市油画学会的创建,北京油画学会的揭牌可谓姗姗来迟。不过,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成立,更增添了某种意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美术肩负起民族审美启蒙、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审美理想重建的伟大使命。而开启新时期美术的地方,就是北京。且不说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美术院校恢复招生、美术机构重新开张、美术思潮勃然新兴对新时期中国美术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仅就北京社团与画会在新时期之初悄然兴起而言,便开了全国风气之先。时光倒
< 1 2 3 ... 6 7 8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