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尚 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187 条
-
曾经的高度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张华
俄罗斯
前苏联
画面
作品
笔触
高度
女大学生
油画
-
描述:
"留苏"一代油画家长久以来都是我们那个年代崇拜的对象。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这跨越近三十年的岁月里,但凡学习美术的都曾临摹过他们的素描和油画,他们率意的笔触、准确生动的冷暖色调分析与捕捉,尤其是画面形象背阴部粲然而透亮的灰色调子运用,都让人从心底里折服。所谓"土油画",就是在难能观摩到欧洲油画原作时,根据他们油画作品的印刷图像揣摩出的油画技艺以及对油画审美精神的认知。对于其时油画有些卑微的"土"和"留苏"油画家优越的"洋",心生的只是对于他们的敬仰。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留学到苏联——20世
-
中国画家对西画的成见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跨越
中西融合
中西调和
中国画家
中西艺术
西画
成见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引进西画,不论是以西“改良中国画”,还是“中西调和”“中西融合”,抑或是追本溯源诚恳研习,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种极其正常的文化跨越现象。但在中国近代中西艺术碰撞的第一时间,尤其是20世纪许多特殊的政治境遇,却造成了我们对西画认知的别样文化心态。近日,伴随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的学术活动,有关中西“拉开距离”的话题再度成为画坛焦点。“拉开距离”说,是潘天寿晚年的主要思想观点。
-
误读写意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都会美术馆
油画家
油画学
油画艺术
写意精神
潘玉良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
中国油画
写意性
-
描述:
岁末,以“写意精神”“写意中国”和“写意油画学派”等为主题的油画展扎堆展开,这些画展所选画家和作品不外是用笔率性、敢于放胆涂抹的那种类型,似乎这就是油画的本土化,就是最鲜明的“中国精神”了。其实,稍了解些欧洲油画艺术史或去过卢浮宫,奥塞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领略过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那些大师名家珍品的人,都不难判断,用笔的率性与恣肆并非中国油画的专利。且不说印象派、后印象派那些大画家如何讲究用笔与色彩的关系,从而将笔触的审美作为画面的重要组成凸显而出,就说给印象派以极大启迪的
-
笔墨精妙与色彩关系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巡回画派
油画家
波列诺夫
油画艺术
色彩关系
学术主持
当代中国油画
色彩语言
列维坦
色彩艺术
-
描述:
前不久,为一帮去新西兰写生创作的画家朋友们做展览的学术主持,看到他们的画作大都涂满了群青、普蓝和湖蓝,再读他们的创作随笔,才知晓他们去新西兰最大的感受颇有些像到了中国的青藏高原,是天蓝水蓝,到处云白光洁。为了这种纯净的蓝天白云,他们不惜用从锡管里直接挤出的各种蓝色来表达他们对天地大美的赞叹。但令人遗憾的是,当这些画作汇聚起来展陈时,却那么地缺少油画意蕴。你想象不出,这帮不乏油画名家的兄弟们在这样面对大自然的写生中,竟然迷失了有关油画色彩艺术的
-
从错觉到隐喻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错觉
当代人
艺术创造
观看
隐喻
人物形象
视觉艺术
-
描述:
看多了眼下那些描写生活情结与人物形象的画作,不免腻歪。除了技艺不高,在如何表现当代人的生存意识上,的确切之不深,亦缺创意。绘画是视觉艺术,但描绘怎样的观看却大不相同。是绘其所见,以造型的精深和个性的追求体现艺术创造;还是绘其所思,以超验的形象给人带来新异的视感体验;抑或绘其所见,却借代转义,在所见与意念之间重新创建了某种不确定的关联。这几种描绘见与非见的方法,大抵也涵盖了人类已有绘画的观看类型。的确,绘画不是简单地描写所见形象的艺术,在绘画
-
绘画性:裁决全国美展作品的新标尺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委
油画家
裁决
中国艺术
美术作品展览
美展
绘画性
林风眠
-
描述: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区的评审牵动着中国油画家们的心!这与其说是评委们选择作品,毋宁说是油画家们在考量评委们的眼光以及评委们对当下油画问题的思考。当何红舟的描写林风眠、吴大羽、林文铮当年在塞纳河畔寻求中国艺术之路的《桥上的风景》在油画展区评选现场、以过半数选票获得金奖提名时,评委们在投以热烈掌声之余也对其他没有过半数选票的金奖提名作品表示
-
本土意蕴 当代中国油画的审美价值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新世纪
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油画
西方现代主义
人物形象
审美价值
本土化
历史阶段
农民形象
-
描述:
继2006年现实主义之路——七人油画展之后,2007年中国油画界又先后重拳推出精神与品格——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和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2007年还可以载入史册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学院的成立,一个以杨飞云为院长的当代中青年写实油画家教学梯队的强强重构。毫无疑问,新世纪中国油画再度兴起了写实主潮,一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油画家成为21世纪中国写实油画运动的骨干。
-
心智的图式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光色
客观再现
现代性
自我理解
暗色调
沈行工
审美趣味
感性经验
规则化
-
描述:
绘画的现代性探索显然在于疏离对自然物象感性经验的描摹,而侧重于艺术主体对外部现实的自我理解与重新发现。在此,理性的心智成为如何观看与如何呈现外部世界的主体,而非再现外部现实的那种被动观看的受体。因而,现代性绘画的核心并不在于观看到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观看、用什么样的心智去重构外部现实。图式,其实就是运用此种心智观看与分析的结果,是心智对于外部图像世界的结构化或自我规则化,并因
-
有意味的造型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
里维拉
立体主义
视觉经验
勃拉克
古罗马时代
奥罗斯科
中国绘画
人物形象
-
描述:
镜头图像对于人们日常视觉经验的感染,使我们处在一个常常对艺术造型产生误读、误解甚至难以辨别、判断的时代。这或许是艺术史上造型艺术严重陷落的黑暗时期!西方人在观念艺术的当代性追逐中迷失了对于艺术造型特征的辨识,而中国绘画本就不是造型的艺术,而是意象的书写艺术,造型的意味对中国人来说往往是不能用视觉来认知和判断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雕刻,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在平面上虚拟的空间造型或在石头、青
-
意象江南——从沈行工江南风景看中国油画价值标准的确立
-
作者:
尚辉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思想
风景
江南
中国
价值标准
文学语言
意象
油画
-
描述:
虽然用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表达非母语地区的人文思想与文化情感,但显然,能够表达是一回事,表达得贴切和亲近则是另一回事。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尽管翻译文学让我们知晓了作品的情节和内涵,但并非所有的翻译作品都能够让我们体悟到那种文学语言的神韵和魅力。其实,油画也是这样。尽管从西洋舶来的油画在中国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