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西调和】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中国绘画之“中西调和”
-
作者:
君霖
李炯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情感
艺术表现形式
国画
艺术发展
中西调和
文化传统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
坚持
西画
-
描述:
当今世界艺术由于历史的积淀,意识多样,思潮体系繁多,最有影响性的,同时主宰绘画艺术发展的两大体系,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艺术和以意大利为母体的西方绘画艺术。据史料记载,油画艺术最早传入中国
-
浅析林风眠油画风景--色彩的交响乐
-
作者:
朱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性
中西调和
民族性
林风眠
-
描述:
近代第二次融合中西绘画的美术思潮一直延续到当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林风眠先生留学海外并没有完全接受西方的现代艺术,而是继续研究中国民族的传统艺术,并使之融合到一起,所以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集东西美学大成第一人”.林先生的绘画综合了象征主义和野兽派的表现方法,在绘画时强调原色的运用.他的用色是很有特色的,用色彩表现关系及对物象的处理驾轻就熟,并擅长用明暗变化的基调去处理冷热色彩的运用.突出色彩的质感和情感的表现,同时用诗意的画面赋予色彩生命.欣赏林风眠的油画风景,色调铿锵,韵律跳动,宛如一曲曲和谐悦耳,音色响亮的交响乐.
-
他走了,留下深深的脚印:“调和中西一苏天赐艺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苏天赐
西方绘画
研讨会
中西调和
中国艺术
艺术创作
林风眠
中国美术
艺术学院
-
描述:
苏天赐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品德高尚、画艺精湛,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绘画作品,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他致力于将西方的油画与中国的审美趣味融为一体,为推动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全面总结苏天赐的艺术思想、认识他的艺术成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于2010年12月26日举办了"调和中西——苏天赐艺术研讨会"。会议议题为:1.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中的苏天赐绘画;2.作为林风眠传人的苏天赐;3.苏天赐的艺术观念;4.苏天赐的艺术语言及其特点;5.作为美术教育家的苏天赐;6.苏天赐的教学经验和成就。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主持,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和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到会祝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著名美术批评家贾方舟、邓
-
民国留洋画家的现代性因素
-
作者:
时卫平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民国
中西调和
现代性
西方现代主义
西方现代艺术
表现主义
留洋
后印象派
中国油画
-
描述:
<正>20世纪20年代至抗战之前的短短10余年中,中国油画涌现出罕有的现代主义风潮,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在中国本土都得到了较为完整与同步的呈现,形成了中国早期油画的黄金时代。这种局面与20世纪初大批艺术青年留学日本、欧洲等地学习西方现代绘画密不可分,他们如同中国现代绘画的播火者,将印象派以后的西方艺术精华带回国内,而其中饱含的东方艺术精神所显现出的中西调和的努力,更兆示着此后百年中国油画的理想与方向。
-
中国画家对西画的成见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跨越
中西融合
中西调和
中国画家
中西艺术
西画
成见
中国美术馆
-
描述:
引进西画,不论是以西“改良中国画”,还是“中西调和”“中西融合”,抑或是追本溯源诚恳研习,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种极其正常的文化跨越现象。但在中国近代中西艺术碰撞的第一时间,尤其是20世纪许多特殊的政治境遇,却造成了我们对西画认知的别样文化心态。近日,伴随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的学术活动,有关中西“拉开距离”的话题再度成为画坛焦点。“拉开距离”说,是潘天寿晚年的主要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