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境遇的本土化
日期:2013.01.01 点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尚辉
【刊名】中国油画
【关键词】 欧洲油画 台湾 美术学校 二传手 海峡两岸 日本 本土化 徐悲鸿 祖国大陆 中国油画
【摘要】前不久,"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让我们得以较为全面地审视海峡两岸油画本土化因不同的历史境遇而形成的不尽相同的艺术面貌。和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而自觉展开向欧洲油画学习的开阔视野不同,台湾油画的导入几乎是单一的日本油画。众所周知,台湾于1895年因中日甲午战争而被迫割让给日本,在日据时代的50年间,日本一直试图通过文化教化驯服台湾。台湾西画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日本殖民文化的结果,而1907年首度来台的日籍西画家石川钦一郎,也便成为台湾油画发展的启蒙人物。从刘锦堂1921年赴日留学开始的整个上世纪20年代,形成了台湾本岛赴日留学油画的高潮。
【年份】2013
【期号】第4期
【页码】14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相关文章
- 1、小小事特别多 年份:2010
- 2、默恋微凉(三) 作者:叶冰伦,李奥 年份:2012
- 3、哥特王子桃心殿(一) 作者:米米拉,TUVG Daisy 年份:2012
- 4、《海洋》:生命原本在摇曳中灿烂 作者:赵二宝 年份:2011
- 5、方文山写厌了情歌 作者:萧师言 年份:2011
- 6、传世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作者:杨弋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