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多重构建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雕塑专业方向教研档案 2009-2016
作者: 张健 刘佳婧   来源: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陶瓷   雕塑技法   工艺美术  
描述: 的探索与尝试,也是师生们在公共雕塑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观点、认识和经验的集合。全书分为四部分:(1)基础:空间与造型;(2)实验:材料与媒介;(3)转化:观念与创作;(4)拓展:社会与生活。
徐累:回顾与重构
作者: 杨紫   刘佳婧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艺术实践   现代艺术   群体心理   艺术史   中国画   绘画   程式化笔墨   个体实践   价值与意义  
描述: 徐累返身到过去,探寻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徐累,在"85新潮"期间,曾是"江苏青年美术周"和"红色·旅"等前卫艺术小组(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组织者,并以实验水墨作品参加了19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在彼时,徐累的这一履历并不鲜见——在19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前卫艺术家群体中,接受程式化笔墨训练的中国画系的学生往往十分激进(如谷文达、唐宋)。但在1990年代初,徐累从近乎运动式的前卫艺术实践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群体心理,这促使他开始反思个体实践的价值与意义,而当徐累重新捡拾起中国画的工笔技法时,也意味着他在政治上与当时中国的前卫艺术阵营之
一次“完美”呈现的重要与不重要
作者: 刘佳婧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xhibition   venue   广州美术学院   辟展厅   Guangzhou   imagination   主展馆   雕塑系   艺术博览会   Exhibition  
描述: 5月15日上午9点,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如期开幕,今年没有隆重的开幕式,而且,雕塑系作品像往常从主展馆分离出来,在雕塑系内另辟展厅,但展厅里依然比肩继踵热闹非凡,射灯映衬下,作品和作者都光鲜璀璨,兴奋异常。此刻,将时钟往回拨7个小时,凌晨两点,我还接到学生打来询问布展事宜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学生因为作品悬挂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几近崩溃。展厅里依然灯火通明,作品大都处于前展示状态,为了在明天就要开幕的展览上有个完美的展示,很多学生已经精疲力尽,甚至,将父母亲朋都请到展厅,一起来完成最后的冲刺
从文化研究到公共艺术创作
作者: 刘佳婧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法   文化研究   公共艺术  
描述: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 、路径和立场已经渗透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在艺术界,不少艺术家也开始尝试以文化研究作为艺术创作的工作模式。本文将通过分析公共艺术与地方文脉、场所精神、集体记忆等的关系,试分析将文化研究引入公共艺术创作流程的必要与可能。
兴伟绘画举要
作者: 鲍栋   刘佳婧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布面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语法   艺术史   风格   绘画   作品   油画  
描述: 兴伟是最早被叫做"观念绘画"然而又第一个揭露这个说法的人."观念绘画"的说法来自于他早期的作品,兴伟有意使它们充满了各式图像符号,外国的、中国的,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要多看几下才能搞清楚的.不管怎么说,这些图像符号给了评论者最易识,也最容易阐释的入手点:知识.在这类阐释中,绘画只是知识的附庸,视觉只是为了表达一个通常没什么意思的意思,艺术只是为了被写成艺术史,当然,兴伟强烈地反对这些,以及背后那整套认识与讨论艺术的俗套.为了反对那些俗套,他的做法是使绘画保持在例子的状态,例子大于原理,例子是直观的、可感的,活的,是不能被兑换成原理与知识的,因此例子是反规矩及没规矩的.在兴伟手上,作为例子的绘画是一种可以随手取得、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的行动,但并不预设方向,只要能够把隐藏于绘画地层中的各色话语撬出来.
重写的策展人语
作者: 蒋志   刘佳婧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奥斯维辛   策展人   策划   艺术家   展览   知识分子   作品   美术馆   回忆录  
描述: 于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蒋志:如果这是一个人"在同一个主题下用四个互相平行的展览展开:策展人策划的蒋志个展,蒋志策划的"白眼人——熊望洲油画肖像展"与"非常地妖的风景",以及为蒋志旧作中的"木木"形象建立的博物馆。蒋志撰文为我们讲述了策划这次展览的思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