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登山”随想
作者: 张冬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卫艺术   有生命危险   艺术作品   登山者   现代艺术   艺术事业   高雅艺术   “过程”   中国美术   油画  
描述: 我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中,常常制订一些目标,但并不强求一定要达到。命运待我不薄,我所制定的好些目标都得以实现了。例如,我曾指望有一天,让自己的油画能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另外,我也曾希望,有机会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看看现代艺术的原作,同时也展示一下自己的艺术作品。这些想法都已实现了。
油画市场一议
作者: 蒙冬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表现形式   外国人   走出低谷   艺术品市场   文革   中国油画  
描述: 改革开放,使中国油画走出低谷。十年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从思想深度、艺术构思、题材范围、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文革前还单调而默默无闻的中国油画,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打入了国际艺术品市场,欧、美、亚洲发达国家的收藏家、画商、艺术爱好者,甚至博物馆都开始把目标对准中国
·谈美术学院培养目标的问题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养目标   中国画家   美术学院   专业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设计艺术   本科毕业生   高等美术教育   金华火腿   油画教学  
描述: 几年前,我们南京艺术学院在对毕业生作跟踪调查时,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油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展览布置工作中接受一项画金华火腿的任务,他花了几天时间把借到的真火腿作了写生,态度确实很认真,但效果却不好,因为他连火腿表面长了霉的效果都画了出来。这样的金华火腿当然引不起食欲,本来是想作广告宣传的,实际上只能起到相反效果,当然不能用,可时间给耽误了,把展览布置的部门领导弄得啼笑皆非。同时,在调查中还了解到,一些学纯美术的(油画、中国画、版画等)毕业生为了找工作,向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借作业,作为谋职的敲门砖,有的则更干脆,20元一张地买。 这两个事例说明,对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首要的是要有个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尽管以借、买作业
崔小冬油画艺术
作者: 崔小冬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学科:   作品集   中国   学科:   现代)  
描述: 本书作者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其油画作品多次在全国重要刊物上发表。本书收录先生作品数十幅为作者佳作。
冬峰写生
作者: 张冬峰著   来源: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作品   油画  
描述: 我们是借助油画媒介去表现心灵风景的所谓的画家。因此,我更关心画布背后的东两。我们在欣赏人体美的时候,也是由于人体身上有一颗智慧的脑袋支配着人体的缘故。但有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一点。假设该人体是“脑死亡”,你还会有兴趣吗?长久以来,总会有天真的人幻想制造出永动机来,一劳永逸。似乎也有人想把伟大艺术家的风格变成一种易学的套路,一学就会,还可批量重复生产。岂不知,艺术品的可贵之处恰恰是它的独特性,轻易被重复生产了的东西,艺术价值也随之大幅递减。第二个黄宾虹,有何意义?越具优秀艺术家潜质的人,就应本能地对重复有敏……
崔小冬画集
作者: 崔小冬绘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本书是崔小油画作品集。
刘伟冬[油画作品]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系   唐山师范学院   油画作品   张家口   美术学  
描述: 刘伟[油画作品]
刘伟冬[油画作品]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廊坊师范学院   艺术学   美术学院   油画作品     河北大学  
描述: 刘伟[油画作品]
谈艺录
作者: 刘伟冬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主题   民族化   艺术创作   绘画   本土化   艺术理论研究  
描述: 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或“本土化”的问题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甚至是一个伪问题。说到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其主要的着眼点无非就是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容,二是表现的语言。我认为内容的“中国主题”就基本解决了“民族化”问题。如果在油画创作中,“中国主题”被积极、健康和向上地表现,同样也被积极、健康和向上地关注,这就是最大的“民族化”。关于艺术史家和画家,我认为,理论研究也好,绘画创作也好,它们都是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途径,是个人的兴趣和选择的问题。它们之间能够相互滋养,但并不一定相互依存。关于传统,我以为现在我们再提及传统,至少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个就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两者缺一不可。
罗丹、布朗库西、摩尔的雕塑
作者: 陈进文   田晓冬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雕塑语言   抽象   造型手法  
描述: 现代雕塑的发展是与罗丹、布朗库西、摩尔三人的贡献分不开的。罗丹继承了古典造型的手法,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在雕塑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布朗库西突破了罗丹,他在以具象到抽象的探索中发展了雕塑造型艺术;摩尔更擅长于理性思维和抽象形式,开创了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独特表现艺术,进一步把雕塑语言向前推进了一步。
< 1 2 3 ... 25 26 27 ... 50 51 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