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唐代女乐的衣容美态
作者: 罗俊峰   张玉珂   来源: 经营管理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乐人   唐代   服饰  
描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一定程度上,服饰制度就是礼仪制度中的标志,社会的服饰制度无不体现出泾渭分明的贫富贵贱的等级的特点。现以唐代为例,谈谈在唐代不同时期女性乐人所穿着的服饰与她们的地位的联系
马形象在唐代雕塑中的运用
作者: 徐力军   来源: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雕塑   艺术特征    
描述: 在中国雕塑中出现了很多马的形象。马形体健美,是人类最爱表现的动物形象。人们对马的艺术创造包含了诸多的感情和意义。本文对唐代的雕塑马的种类、艺术特征以及兴盛的原因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通过对唐代经典的雕塑马的分析,总结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并揭示出背后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背景。
唐代石刻造像——龙门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舍那佛   奉先寺   雕刻   龙门石窟   唐代   石刻造像   武则天   佛教艺术   石灰岩   雕塑  
描述: 唐代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唐代帝王除武宗反佛(曾于会昌五年灭法)之外,都是积极的护佛者。所以当时建寺、凿窟、造像之多,不可胜数。龙门石窟自东、西魏之后,基本冷落。到了唐朝洛阳成了东都,所以龙门石窟又兴旺起来。从贞观四
唐代石刻造像 ——天龙山、炳灵寺和四川地区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天龙山石窟   唐代   李氏王朝   四川地区   石刻造像   炳灵寺   雕塑  
描述: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40公里处。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有洞窟21个。石窟始凿于北魏末东魏初。太原古称晋阳,是李氏王朝的发迹之地,建唐以后视为北都,因此天龙山石窟造像也随之兴盛。此时开凿洞窟有15个,占总数70%。天龙山石窟规模不大,造像题
彩线锦缎缝缀的足下风情——王冠琴的宫廷绣花鞋
作者: 句艳华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绣花鞋   女红   华夏民族   东方民族   妇女   宫廷   唐代   凤头   锦缎   手工艺品  
描述: 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品,它虽然体积不大,不是服饰的主角,却妙在裙裾间似隐似现中的一抹灵动,更有甚者,将那流露出的一份女心,视作绝代风华。古时妇女讲究女红,做鞋更是陪伴一生的功课,一双双玲珑别致的绣花鞋里,盛着不知几许女儿性情。今时女子不再穿绣鞋,少了东方民族的韵
一条界破青山色:试谈卢禹舜先生在山水画创作中书法线条的运用特色
作者: 芦海娇   来源: 工会博览(艺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运用特色   概括性   山水画创作   书法线条   计白当黑   象征着   作品   唐代书法   取法自然  
描述: 中国的书法是线条交构的世界,可以说线条至上。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曾感慨地说过:一个规定的线(文)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出来的。而中国书法是最具典型性的线条艺
《唐代园林别业考录》评介
作者: 王伟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建筑   评介   中国古典艺术   90年代以来   考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代文化   西北大学出版社  
描述: 为学界所瞩目并取得了深入的研究成果,而唐代园林建筑却因资料零散、实物湮灭等因素长期乏人问津,使得唐代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存在缺憾。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从事史学和文化学研究的学者始涉足于此。但因其研究
探赜钩玄含英咀华
作者: 张培锋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唐代文献   唐五代   佛寺   历史沿革   仙游   辨析   历史文献   佛教寺院   商务印书馆  
描述: 佛寺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乃佛、法、僧“三宝”得以存在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寄托宗教情怀的重要媒介。两千余年来,在无数信众乃至国家政权的支持下,究竟建立过多少佛寺,可能是很难统计清楚的。在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长期磨合的过程中,佛寺的功能逐渐增加,它不仅仅是僧人居住、生活之地,而兼有游览、教育等诸多功能。由于寺院多建在山水幽胜之地,成为一般士大夫和民众阶层登临观赏之地,古代很多文人在佛寺中读书修业,佛寺之建筑、雕塑、绘画等乃中印文化相结合之产物,集中体现着中国佛教超然的审美精神。可以说,佛寺是沟通世俗与超俗、宗教与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道美妙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宋代之前的佛寺目前存世的已经不多,但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它们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佛寺,几经变迁、更替,其源流、沿革变得非常复杂,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去查考,这是一个既有意义又有难度的工作。最近读到的西北大学李芳民先生所著《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版,以下简称《辑考》)一书正是这样一部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探赜钩玄 含英咀华——读李芳民先生《唐五代佛寺辑考》
作者: 张培锋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唐代文献   唐五代   佛寺   历史沿革   仙游   辨析   历史文献   佛教寺院   商务印书馆  
描述: 佛寺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宗教活动场所,乃佛、法、僧“三宝”得以存在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寄托宗教情怀的重要媒介。两千余年来,在无数信众乃至国家政权的支持下,究竟建立过多少佛寺,可能是很难统计清楚的。在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长期磨合的过程中,佛寺的功能逐渐增加,它不仅仅是僧人居住、生活之地,而兼有游览、教育等诸多功能。由于寺院多建在山水幽胜之地,成为一般士大夫和民众阶层登临观赏之地,古代很多文人在佛寺中读书修业,佛寺之建筑、雕塑、绘画等乃中印文化相结合之产物,集中体现着中国佛教超然的审美精神。可以说,佛寺是沟通世俗与超俗、宗教与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道美妙独特的人文景观。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宋代之前的佛寺目前存世的已经不多,但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它们在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很多佛寺,几经变迁、更替,其源流、沿革变得非常复杂,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去查考,这是一个既有意义又有难度的工作。最近读到的西北大学李芳民先生所著《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版,以下简称《辑考》)一书正是这样一部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剪纸贴花器考略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青花瓷器   宋代   艺术效果   花器   唐代   装饰   吉州窑   民间剪纸   贴花  
描述: 一、剪纸工艺小史剪纸是用镂空透雕来创造美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对镂空透雕美的追求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豆足部及周代的铜带饰、战国的银箔镂空刻花弧形装饰物、透雕玉璜等器物上。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一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