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语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940 条
-
工笔细描 以形传神——浅谈肖像描写之功效
-
作者:
石文浩
来源:
新语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振动参数
连铸结晶器
混合法
优化
-
描述:
工笔细描 以形传神——浅谈肖像描写之功效
-
我愿是片云
-
作者:
金姬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作文
散文
《我愿是片云》
金姬
-
描述:
埋头苦做了两个小时的习题,手写酸了,眼淌泪了,猛一抬头,窗外那耀眼的阳光令我不得不眯起眼睛。我静静地望着天空——天很蓝,云也很白,就像一副西洋油画。云片自由自在地飘着,我的静与她的动相比。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奈。
-
五彩缤纷话修辞
-
作者:
方立平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意义
黄色
文化意蕴
-
描述:
五彩缤纷话修辞
-
近墨:是“迁”还是“治”
-
作者:
陈建辉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觅
志气
社会
青少年
典故
环境
-
描述:
因为“近墨”,所以孟母为子三“迁”住地,这一典故历来传为美谈。在当今五彩缤纷的社会,“墨”样的环境不可避免,不“近墨”的环境难以寻觅。面对种种的“墨”,有志气的青少年的态度不应该是“迁”,而应该是“治”。
-
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词的运用艺术
-
作者:
宗廷虎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觅
志气
社会
青少年
典故
环境
-
描述:
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色彩词的运用艺术
-
苍白的钟声
-
作者:
穆木天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声
苍白
玲珑
水波
白杨
枯草
微波
水滨
疏散
朦胧
-
描述:
苍白的钟声
-
宋诗词“梅花”意象初探
-
作者:
陈萍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指导
中学
宋代
“梅花”
古诗词
语文
意象
-
描述:
宋代文人特别嗜好瘦劲的梅花,李淇写成《梅花百咏》,而张道洽一人就写了《梅花诗》达三百首之多。可以这样说,宋代是一个梅诗、梅词“泛滥’,盛行的时代。宋代盛行梅花与宋代文人追求风雅的生活不无联系。风雅成为宋文人们的共同追求,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普遍认为作诗最忌一个“俗”字,凡诗词必得高雅。有人曾问诗人赵紫安在作诗时如何脱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但能保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林和靖甚至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可见风雅的梅花在宋代是如何地备受青睐。
-
剪叶·剪水·剪花——“剪”字入诗,妙趣无穷
-
作者:
曾庆鸿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作品赏析
思想感情
贺知章
初中
《咏柳》
-
描述:
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中引入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将春风比喻为剪叶的剪刀,十分生动传神:在古代诗词中常提到“叶如剪
-
《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士大夫归隐情结
-
作者:
雷贤平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想感情
士大夫
归隐情结
《我的空中楼阁》
-
描述:
“我的空中楼阁”显然是作者想象中的“楼阁”,“楼阁”中寄托着作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是不是一定就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我们不敢断言;但这种抛弃都市繁华,向往山中生活的思想理念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归隐情结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我们不妨把《我的空中楼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一个比较。 首先,中国传统的士大夫一旦与现实不合作,就比较多地选择归隐山林,在山林中过上一种似乎是“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也许不是这样)。陶渊明离开官场,首先做的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把家安置于田野之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李乐薇也把家安置于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就这点而言,两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李乐薇身上显然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那种归隐的思想。
-
一场关于"断臂"的论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米洛斯的维纳斯》
-
作者:
施绍文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米洛斯的维纳斯》
多媒体教学
散文
学习方式
-
描述:
笔者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散文作了教学尝试。下面是教学的主要过程:一、创设氛围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打出本文的背景资料并朗读:"维纳斯",这件高两米、上身赤裸的公元前的古希腊雕塑,在以收藏古代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
<
1
2
3
...
57
58
59
...
92
93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