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工笔画儿——读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作者: 陈亚丽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指导   中学   民俗风情   工笔画   汪曾祺   《胡同文化》   语文  
描述: 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工笔画儿——读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现代诗三首》
作者: 赵福楼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指导   新增篇目   《现代诗三首》   教案设计   初中   语文   单册  
描述: 既有“文心”(刘勰《文心雕龙》),也该有诗心,而且诗心更为玲珑剔透,更为纯洁无暇。读罢“诗三首”(冰心《纸船》、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闻一多《色彩》),似在余韵缭绕中见得诗人赤心的跳动。
宋诗词“梅花”意象初探
作者: 陈萍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指导   中学   宋代   “梅花”   古诗词   语文   意象  
描述: 宋代文人特别嗜好瘦劲的梅花,李淇写成《梅花百咏》,而张道洽一人就写了《梅花诗》达三百首之多。可以这样说,宋代是一个梅诗、梅词“泛滥’,盛行的时代。宋代盛行梅花与宋代文人追求风雅的生活不无联系。风雅成为宋文人们的共同追求,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普遍认为作诗最忌一个“俗”字,凡诗词必得高雅。有人曾问诗人赵紫安在作诗时如何脱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但能保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林和靖甚至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可见风雅的梅花在宋代是如何地备受青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