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感受金属雕塑的魅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室内装饰   居住环境   色泽   金属雕塑  
描述: 谁说只有色泽温暖的布艺、陶器,才能成就简约舒适的居家环境,日渐增多的金属饰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楼园景观与文化
作者: 王增辉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几何图形   中国传统园林   审美需求   人文历史   园林景观   园林科学   审美要求  
描述: 现代园林景观注重从规划、分区、功能上满足人的居住、运动、休闲和审美要求,强调科学性、逻辑性和美观性,关注景观本身的要素及其联系,外在表现为西式园林特点:整齐的道路、广场,修剪成几何图形的花木草坪,以及喷泉、西方雕塑等,是从西方引进的园林科学。中国传统园林注重从整体上满足人的居住、休闲、审美需求,强调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联系,关注园林要素之间的协调,特点是:道路曲折,
面向未来的生态艺术
作者: 王志成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艺术   生态系统   面向未来   环境建设   艺术家   美学   艺术品   环境问题   自然生态  
描述: 人类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大美学工程。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不仅应该在物质意义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应该在精神意义上使人得到伦理的和情感的教益与陶冶,有利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21世纪面向未来的趋势将是: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与精神的交换变为现实。这种趋势正对艺术实践构成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警觉的新兴艺术自然环境的迅速遭毁,都市生态状况每况愈下,激起了一股对环境问题警觉的新艺术浪潮。当今,最权威的视觉艺术家、雕塑家、工艺美术
什么样的女人才算是美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人   哲学家   雕塑家   女人  
描述: 什么样的人才算美?几千年来.哲学家、诗人、雕塑家、作家都在寻找答案.但是劳而无功。其实.任何美人都不是绝对的.更不是永恒的。一切的美人都是时代的美人、地区的美人。
蜗牛身上的“壳”
作者: 张娟娟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蜗牛   空中楼阁   居住环境  
描述: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我的空中楼阁》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作者: 覃觅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艺术   人类历史   雕塑  
描述: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梁思成·《中国雕塑史》
城市雕塑的伤与痛
作者: 王敏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底蕴   历史传统   标志性建筑   精神气质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作为大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被誉为城市共有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图画”。一个优秀的城市雕塑能
众说纷纭成都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地域特色   成都市民   建设者   标志性   水碾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四川省  
描述: 1.四川省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谭云认为,成都现在的城市雕塑水平在全国只能算是中等,比起上世纪80年代来说,大大退步了!他指出,目前成都雕塑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均无法与雕塑发达的国内其他城市相比
成都城市雕塑作品欣赏
作者: 陈瑶   冯书剑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马克思   历史人物   装饰   艺术语言   时代精神   城市雕塑   作品欣赏  
描述: 城市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经久的生命力,既能歌颂业绩,纪念历史人物,反映时代精神又能装饰环境,美化生活,马克思曾称其“具有永久的魅力。”成都城市雕塑历经变迁:抗战后期孙中山铜像的塑立;文革时期毛主席雕像的矗立:上个世纪80年代,又修建了以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景观雕塑,后子门的“芙蓉花仙”、二环路“五丁
雕塑成都
作者: 暂无 来源: 资源与人居环境 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马克思   历史人物   装饰   艺术语言   时代精神   城市雕塑   作品欣赏  
描述: 雕塑成都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