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木兰现象”略论
作者: 秋禾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木兰辞》   人民群众   木兰山   民族凝聚力   女英雄   艺术作品   文化现象   花木兰   《雌木兰》  
描述: "木兰现象"略论秋禾1993年5月26日至5月28日,在河南虞城县举行了中国首届"木兰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会上,省内外的史学家、文史家、文学理论家、作家、雕塑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和台湾学者共七八十人,齐集一堂,考证木兰生平,探讨木兰精神,可谓木兰研究史...
简论邵兴国的砖刻艺术
作者: 朱廷波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铜器   艺术展   艺术价值   古钱币   精研   甲骨文   民间艺术   装饰艺术   南阳汉画  
描述: 在河南师范大学四十周年校庆之际,隆重推出了“邵兴国砖刻艺术展”,校内及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大成功。《河南师大报》、《新乡晚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都相继对此作了报道,肯定了其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及其经济价值。邵兴国酷爱艺术,对书法、篆刻、绘画、雕塑等有很深造诣。他曾到万里长城、北京四合院、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南阳汉画像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处实地考察,他精研古陶纹、甲骨文、青铜器、古钱币和秦汉瓦当,还迷恋上了民间艺术、戏曲脸谱和古今中外建筑装饰艺术,这些为他的砖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介绍:李晓民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美术家协会   艺术研究   李晓   少数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   工业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  
描述: 李晓民,1971年生人。美术学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 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油画艺术研究会、黑龙江省艺术摄影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等社会团体会员。并在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学会任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心常务主任。
荆振初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电视台   绘画风格   专题报道   中央电视台   协会会员   《美术界》   《中国书画报》   艺术语言   荆振初   《国画家》  
描述: 1944年出生于山东海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擅画花鸟动物。近年来于“黑虎苑”潜心研究画虎艺术,探索出工笔、意笔相结合的“丝被法”,作品追求激情雄浑。苍润博大,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中央电视台及黑龙江电视台曾有专题报道,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界》、《美术大观》、《中国书画报》、《黑龙江画报》、《收藏》等期刊。
论黄裳《舆地图》与咸淳《舆地图》的关系
作者: 郭声波   郭克文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质《舆地图》   咸淳《舆地图》   纸质《地理图》   黄裳   南宋  
描述: 通过对南宋嘉王府翊善黄裳在绍熙年间制作进献的木质《舆地图》与其纸质《地理图》的比较,可知木质《舆地图》是浮雕状的立体地形模型,为辅助纸质《地理图》教学的立体教具,两者在成图时间、目的、内容、材质及制作方式等方面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可视作一图二制。从漏标地名统计等方面分析,日本京都东福寺栗棘庵所藏咸淳年间《舆地图》拓片的底图是取用北宋全国地图作底图改绘而成的木刻平面地图,非咸淳间人创绘,与黄裳木质《舆地图》和纸质《地理图》也都没有关系。可见黄盛璋等对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关于咸淳《舆地图》底图来源于黄裳木质《舆地图》的观点的否定是正确的,估计咸淳《舆地图》拓片是庆元府坊间编绘刻印的商品。
艺术作为媒介——浅谈美术传播媒介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作者: 来洁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传播媒介   媒体艺术   传统美术   新媒体艺术  
描述: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移情”视野中的两种“和悦静穆”之美——以古希腊女神雕塑和中国古代仕女画为例
作者: 闫寒英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雕塑   和谐美   和悦静穆   仕女画   中和美  
描述: 古希腊女神雕像蕴含着和悦静穆之美,中国古代仕女画也给人和悦静穆的美感。但这却是两种在精神内涵上大异其旨的美:一为追求和谐的自由生命力的迸射,一为追求中和的男权等级制度的投影。论其成因,可以从中西不同的哲学背景和中西不同的移情观来探讨。
水粉画的色彩
作者: 廖振华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美术工作者   调合   色块   色相对比   古象   明暗变化   土红   中性色   画史  
描述: 一水粉画是用水调合含胶的粉质颜料制作的色彩画。水粉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史上开始出现的色彩画即是水粉画。它不但先于油画,而且早于中国画,水粉画是色彩画的最早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年代。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大都群居在山林洞窟之中,一般以猎取动物为生。人类早期留下的绘画,也就是这时期的洞窟壁画。当时的人们在洞窟的岩石用粗略的造型,简略古拙的手法,描绘了他们与之经常周旋的野兽,如野牛、野猪和古象等动物图形。而采用
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
作者: 王泽应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制政治   公共关系学   市场模型   生产决策   国际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业务   道德进步   社会病态   公关公司   社会利益  
描述: 公共关系学传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很快形成了一股公关热潮。当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之际,也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他们将其混同于庸俗关系学,似乎公共关系学无非是教人巧言令色,八面玲珑,拉关系,走后门而已。这如果不是无意的误解,便是有意的歪曲。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论述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弄清它们本质的不同,不仅有利于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对庸俗关系学的抵制。
鸿雁之美
作者: 邓乐群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鸿雁   美学特征   衡阳市   工作者   艺术表现   造型艺术  
描述: 鸿雁,是衡阳市的城徽。在衡阳市区,告、商标随处可见。把握鸿雁的美学特征,刻意追求的日标。以鸿雁作为艺术表现题材的雕塑、绘画、广再现鸿雁的动人形象,是造型艺术工作者们刻意追求的目标。
< 1 2 3 ... 304 305 306 ... 321 322 3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