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社会科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3224 条
-
“木兰现象”略论
-
作者:
秋禾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木兰辞》
人民群众
木兰山
民族凝聚力
女英雄
艺术作品
文化现象
花木兰
《雌木兰》
-
描述:
"木兰现象"略论秋禾1993年5月26日至5月28日,在河南虞城县举行了中国首届"木兰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会上,省内外的史学家、文史家、文学理论家、作家、雕塑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和台湾学者共七八十人,齐集一堂,考证木兰生平,探讨木兰精神,可谓木兰研究史...
-
简论邵兴国的砖刻艺术
-
作者:
朱廷波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铜器
艺术展
艺术价值
古钱币
精研
甲骨文
民间艺术
装饰艺术
南阳汉画
-
描述:
在河南师范大学四十周年校庆之际,隆重推出了“邵兴国砖刻艺术展”,校内及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大成功。《河南师大报》、《新乡晚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都相继对此作了报道,肯定了其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及其经济价值。邵兴国酷爱艺术,对书法、篆刻、绘画、雕塑等有很深造诣。他曾到万里长城、北京四合院、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南阳汉画像馆、洛阳古墓博物馆等处实地考察,他精研古陶纹、甲骨文、青铜器、古钱币和秦汉瓦当,还迷恋上了民间艺术、戏曲脸谱和古今中外建筑装饰艺术,这些为他的砖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人物介绍:李晓民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美术家协会
艺术研究
李晓
少数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
工业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描述:
李晓民,1971年生人。美术学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 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黑龙江省油画艺术研究会、黑龙江省艺术摄影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等社会团体会员。并在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学会任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心常务主任。
-
荆振初
-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电视台
绘画风格
专题报道
中央电视台
协会会员
《美术界》
《中国书画报》
艺术语言
荆振初
《国画家》
-
描述:
1944年出生于山东海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擅画花鸟动物。近年来于“黑虎苑”潜心研究画虎艺术,探索出工笔、意笔相结合的“丝被法”,作品追求激情雄浑。苍润博大,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中央电视台及黑龙江电视台曾有专题报道,作品及文章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界》、《美术大观》、《中国书画报》、《黑龙江画报》、《收藏》等期刊。
-
论黄裳《舆地图》与咸淳《舆地图》的关系
-
作者:
郭声波
郭克文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质《舆地图》
咸淳《舆地图》
纸质《地理图》
黄裳
南宋
-
描述:
通过对南宋嘉王府翊善黄裳在绍熙年间制作进献的木质《舆地图》与其纸质《地理图》的比较,可知木质《舆地图》是浮雕状的立体地形模型,为辅助纸质《地理图》教学的立体教具,两者在成图时间、目的、内容、材质及制作方式等方面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可视作一图二制。从漏标地名统计等方面分析,日本京都东福寺栗棘庵所藏咸淳年间《舆地图》拓片的底图是取用北宋全国地图作底图改绘而成的木刻平面地图,非咸淳间人创绘,与黄裳木质《舆地图》和纸质《地理图》也都没有关系。可见黄盛璋等对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关于咸淳《舆地图》底图来源于黄裳木质《舆地图》的观点的否定是正确的,估计咸淳《舆地图》拓片是庆元府坊间编绘刻印的商品。
-
艺术作为媒介——浅谈美术传播媒介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
作者:
来洁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传播媒介
媒体艺术
传统美术
新媒体艺术
-
描述:
艺术的传播媒介主要经历了传统美术、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三个时期,形成了绘画、雕塑、激浪艺术、先锋电影、网络艺术、数字艺术等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媒介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中分担起五项重要社会功能:第一,满足公众“看”的需求;第二,作为社会图像的制造者;第三,担当“活态”文化的传播者;第四,成为一种媒介资本;第五,促进经典审美的现代转型。由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新媒介,使媒介成为促进艺术发展的有利工具。
-
“移情”视野中的两种“和悦静穆”之美——以古希腊女神雕塑和中国古代仕女画为例
-
作者:
闫寒英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雕塑
和谐美
和悦静穆
仕女画
中和美
-
描述:
古希腊女神雕像蕴含着和悦静穆之美,中国古代仕女画也给人和悦静穆的美感。但这却是两种在精神内涵上大异其旨的美:一为追求和谐的自由生命力的迸射,一为追求中和的男权等级制度的投影。论其成因,可以从中西不同的哲学背景和中西不同的移情观来探讨。
-
水粉画的色彩
-
作者:
廖振华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固有色
美术工作者
调合
色块
色相对比
古象
明暗变化
土红
中性色
画史
-
描述:
一水粉画是用水调合含胶的粉质颜料制作的色彩画。水粉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史上开始出现的色彩画即是水粉画。它不但先于油画,而且早于中国画,水粉画是色彩画的最早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追溯到最古老的年代。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大都群居在山林洞窟之中,一般以猎取动物为生。人类早期留下的绘画,也就是这时期的洞窟壁画。当时的人们在洞窟的岩石用粗略的造型,简略古拙的手法,描绘了他们与之经常周旋的野兽,如野牛、野猪和古象等动物图形。而采用
-
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
-
作者:
王泽应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制政治
公共关系学
市场模型
生产决策
国际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业务
道德进步
社会病态
公关公司
社会利益
-
描述:
公共关系学传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很快形成了一股公关热潮。当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之际,也遭到一些人的抵制。他们将其混同于庸俗关系学,似乎公共关系学无非是教人巧言令色,八面玲珑,拉关系,走后门而已。这如果不是无意的误解,便是有意的歪曲。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论述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弄清它们本质的不同,不仅有利于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也有助于对庸俗关系学的抵制。
-
鸿雁之美
-
作者:
邓乐群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鸿雁
美学特征
衡阳市
工作者
艺术表现
造型艺术
-
描述:
鸿雁,是衡阳市的城徽。在衡阳市区,告、商标随处可见。把握鸿雁的美学特征,刻意追求的日标。以鸿雁作为艺术表现题材的雕塑、绘画、广再现鸿雁的动人形象,是造型艺术工作者们刻意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