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光绪霁蓝描金八仙人物天球瓶鉴赏
作者: 殷小亮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球   装饰图案   八仙   外贸公司   明代   光绪   蓝釉   描金   瓷器   山西省  
描述: 。口部绘弦纹三道,如意纹一周。颈部绘五蝠、仙鹤。腹部以八仙渡海为装饰图案。近足饰有寿字纹一周。底部施白釉,有"大清光绪年制"青花楷书款。在元代的器物中不见天球瓶这种类型,它出
姚旭灯的胶彩画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描述: 与面貌。曾在中、日、韩等国博物馆与三越百货举行个人画展50回,作品广为国际人士及公司机关收藏。1992年当选全球杰出华裔青年。 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姚旭灯画展”作品展,将于2011年12月16—25日
黄慎花鸟画解读
作者: 潘建英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描述: 黄慎(1687-1770年)是“扬州八怪”中的全才画家之一,也是“扬州画派”画家中少有的以画人物见长的画家。他字恭寿、恭懋、躬懋、恭寿、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一生奔波于福建、南京、扬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中年以后变为粗笔写意。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书法、诗文亦佳,是清代中期首屈一指的书画名家。 黄慎虽以人物画著称于世,但他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小觑。他吸取了宋元明清以来诸家的艺术精华,结合民间的大众通俗文化,开创性地以草书笔法入画,融会贯通,不拘一格,形成了具有个性和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清代杜瑞联评论道:“瘿瓢寓扬州最久,八怪之一也。其画以苍老生动为宗,略似八大山人,险僻逊之,秀劲则过之矣”;郑板桥(1693-1765年)题诗赞黄慎:“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写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近代画家齐白石(1864-1957年)非常推崇黄慎,将黄慎与徐渭(1521-1593年)、石涛1630-1724年)相提并论。他赞叹说:“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
山野的风
作者: 周建祥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描述: 周建祥艺术简历 周建祥,1974年生,安徽合肥人,1999年研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研究会花鸟分会副会长。 参加全国重大展览活动: 2003年作品《暗香》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银奖; 2004年作品《漱芳》获“2004年首届中国青岛崂山茶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金奖: 2005年作品《记忆的风》获“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盛菊》获“第六届中国体育美展”优秀奖;(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藏) 《胭脂》获苏州胥口“太湖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清音》获“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7年作品《余香》获“2007年全国小幅重彩工笔画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盛菊2008》入选“2008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9年作品《栖云》入选“2009百家中国画展”; 2010年作品《家园》入选“2010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其他学术展览: 2006年,“三柱山杯”——全国中国书画家提名展; “李苦禅艺术馆开馆中国美协提名展”; “东部情韵”——华东地区省会城市画院作品展。
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鉴定纵横谈(中)
作者: 高鸿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楚墓   工笔重彩   扶桑树   色丝   矿物颜料   神话人物   墓室壁画   人物肖像   舞蹈纹彩陶盆  
描述: 2009年,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绘画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代宗师,海峡两岸的学术研讨、作品展览等活动开展地极为频繁。 向有“画坛皇帝”之称的张大干,其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龙头股”,亦被业内称之为是考察与研究市场整体趋势的“风向标”或“指标股”。 张大干作品之所以在海内外市场有这样持续的作用力,原因有三: 才华卓绝,成就斐然。大凡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工笔、意笔无不擅长,丹青、水墨无不精妙。诚赵孟烦后第一人。 不避世,从不讳言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作为以职业画家的身份来立世的张大干,从他27岁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伊始,他的作品便步入了民国时期的艺术市场。 在中国大陆书画市场起步之前,张大干的作品就已经在港台乃至海外形成了气候,并一直呈稳步上扬的价格走向,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书画市场的“绩优股”。 应该说,在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的春季,各拍卖公司只要本着对张大干先生的敬重和对其艺术的敬畏,推出的都是张大干的真迹、力作,其成交价是可以预期的。 问题是,某些拍卖公司却不尽然。
当代扬州玉雕的品类欣赏
作者: 刘月朗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青白色   壁画墓   浅浮雕   带饰   花庙   古玉器   玉带扣   珠饰   玉带板  
描述: 扬州玉雕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几千年历史变革中,随着扬州城的兴衰起伏,扬州玉雕也经历了几度枯荣。历代玉雕艺师创新求变,勤谨实践,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体现、代表扬州传统玉雕特色的“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历史上曾与北方玉雕形成两大流派,即“北雄南秀”。而在当代玉雕的发展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沛然而兴,彼此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艺术风格的区分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扬州玉雕的发展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兼容并蓄上体现得日益明显,已然有了“雄秀兼并”的气势。而正因此,扬州玉雕千百年来凭借着精湛的雕刻技艺、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著称于世。 扬州本地并不产玉,但从古至今,扬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经济却为玉雕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目前扬州制玉企业除规模较大的国营企业扬州玉器厂和外资企业扬州金鹰玉器珠宝有限公司外,中小规模的个体商户近千家,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玉雕大师和优秀青年玉雕工艺师。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玉石如缅甸翡翠、俄罗斯白玉、新加坡碧玉以及国内的新疆和田玉、青海白玉等,都汇集于此进行加工创作,而后身价百倍地输向更大范围。
岫岩玉雕的风格及市场
作者: 方兴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青白色   壁画墓   浅浮雕   带饰   花庙   古玉器   玉带扣   珠饰   玉带板  
描述: 中國玉文化有八千余年的历史,延续至今未曾中断,成为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物质载体。自新石器时代至今,辽宁岫岩、新疆和田、河南南阳和陕西蓝田是中國玉料的四大主要产地,其中又以岫岩玉开发和使用的年代最为久远,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岫岩玉是指岫岩县境内所产出的各种玉石的总称,分为两大类,即蛇纹石质与透闪石质玉。蛇纹石是镁质碳酸盐岩、镁质基质岩、超基性岩的交代蚀变矿物,其硬度远远小于和田玉,摩氏硬度一般在2—6左右,透明度较高,无温润感。而透闪石岫岩玉成分以透闪石为主,所产玉料又称为“岫岩老玉”,其硬度、密度均与和田玉持平,品质佳者细度、脂度皆符合和田玉的鉴定标准,甚至比和田玉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和田玉收藏热的持续升温,其市场价格屡创新高,令不少爱玉者望而却步。如此一来,与和田玉物理特征或化学性质相似、相近的玉石在國内市场上逐渐被爱玉者关注。 岫岩玉雕是以岫岩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民间玉石雕刻工艺。主要产品有七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 岫岩玉雕兴于清末民初,更盛于当代,属中國北方流派。它长期受到北方民族民间文化的滋润,吸收了地方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精髓,融合渗透,以立体圆雕、浮雕为主,辅以线刻、镂、透雕等技法,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点的艺术风格。
徽州三雕
作者: 王婷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青白色   壁画墓   浅浮雕   带饰   花庙   古玉器   玉带扣   珠饰   玉带板  
描述: 。明代雕刻粗犷古朴,以平面浅浮雕为主,借助于线条造型,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昧,但缺乏透视变化。清代雕刻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榭、山水树木、人物走兽、花鸟鱼虫等集
上海博物馆藏牙雕器摭赏
作者: 施远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青白色   壁画墓   浅浮雕   带饰   花庙   古玉器   玉带扣   珠饰   玉带板  
描述: 。由于象牙具有财富和身份标识的属性,作为一种被上层统治者所占有的贵重物质资料,很早就发展出成熟的加工工艺,用于制作奢华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先秦古籍《周礼》中谈到:“以九职任万氏……五日百工,饬化八材
中国内地的珠宝艺术品拍卖
作者: 桃子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青白色   壁画墓   浅浮雕   带饰   花庙   古玉器   玉带扣   珠饰   玉带板  
描述: 我从事珠宝专业工作近二十年,从国外回到北京,十分关注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前几年给我的印象是,中国与国际珠宝市场的接轨已经开始,但仍很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消费观念的普遍后滞,仍然停留在黄金饰品和传统国石
< 1 2 3 ... 55 56 57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