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863 条
-
现代金属雕塑中的文人气质——解读文楼先生
-
作者:
卓凡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工艺
现代构成
空间
艺术家
艺术创作
立体构成
现代文人
雕塑艺术
发展方向
金属雕塑
-
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对一个工业时代的触觉,金属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材料上,以此思考机械文明为审美带来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试图通过现代工艺的创造来反映新的机械运动的视觉形式,而文楼先生通过制造新的速度感、空间、材料和运动形式,演绎着不仅仅同传统美学相承续的现代文人的追求。
-
雕塑:在更大的空间中“行走”
-
作者:
杜商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城市
观众参与
中国大陆
西部大开发
文化载体
艺术作品
中国西部
雕塑家
玻璃钢
雕塑艺术
-
描述:
的150余位雕塑家携作品参加。举办这样一次大型艺术展览的目的,是通过在中国重要的大城市进行街头宣传的方式展示雕塑,强化雕塑艺术的审美普及,同时配合宣传西部大开发。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通过这次
-
从神本向人本的回归——兼论灵岩寺佛教雕塑艺术的审美特色
-
作者:
王畅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本
罗汉塑像
艺术精神
灵岩寺
世俗化
人本
佛教艺术
审美理想
宋代佛教雕塑
-
描述:
佛教艺术也像其它宗教艺术一样 ,是以神为本的。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历史演绎中 ,由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变化 ,以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佛教艺术的创作者的理性创造和人本主义情结 ,佛教艺术的内容越来越接近人的现实生活 ,越来越世俗化。人本精神自然地、不自觉地乃至自觉地迸现、强化甚至稳固、发展。这种情况到了宋代表现得尤为明显。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塑罗汉像 ,充分体现出在佛教艺术中人本精神从神本主义的回归 ,既不失佛教神祉的精神气韵 ,又具有世俗人物的音容笑貌 ,表现出与神性并无矛盾的人性与人情之美
-
老鼠斗富
-
作者:
来卫东
来源:
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通居民
大象
保镖
西瓜皮
传统节日
窝头
新闻人物
椰子
富翁
雕塑
-
描述:
你奇怪吗?老鼠也要斗富,可这确实发生在它们身上。斗富的结果是什么昵?
-
津门特技泥人张
-
作者:
周玎良
来源:
中国道路运输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人张”
泥塑
人物造型
技艺
天津
张名山
工艺美术
雕塑
-
描述:
津门特技泥人张
-
厂房办公仓库安家
-
作者:
刘心武
来源:
中国地产市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雕
图案
匾额
宅院
地产市场
浮雕
江南水乡
花园
江南古镇
雕花
-
描述:
两厢造出二楼的大回廊,当中形成气势恢弘的天井,天井里布置成艺术展览厅,两壁悬挂着绘画与浮雕,当中是些圆雕和装置艺术,从二楼回廊下望,只觉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
城市雕塑的魅力
-
作者:
家高
来源:
中国房地信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首都
魅力
雕像
结合的产物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形式结构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
描述:
的城雕各有特色,丰富多彩。处于朝代变革的今天,艺术面临多种选择,城市雕塑艺术正以它单纯而明显的形式特性,展现出空前丰富的生活内容、精神气质、形式结构和审美心理。它
-
树林里发现活恐龙
-
作者:
张可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爬行动物
颜色
恐龙
表皮
模型
树林
古生物学家
工程师
骨骼化石
雕塑
-
描述:
“哞!……”,“哼!……”,“唧唧!……”各种怪叫声从树林里传出来,是牛?是猪?是猴子?走进去看,老天!是恐龙!脑子还清醒,知道一定是假的,可是上来一摸,分明是肉乎乎的。恐龙在叫,在爬,眼睛里还露着凶光,一直要把你看得心慌,快跑!真的是活恐龙! 我敢打赌,世界上没有比这里的恐龙更真的恐龙了,这些恐龙是怎么样被“生”出来的呢?你也想DJY一只吗?那就跟我来吧。
-
蝴蝶和小鸟
-
作者:
王宜振
来源:
小火炬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湿
羽毛
蝴蝶
形象
雨点
栖息
小岛
风雨
浸湿
浮雕
-
描述:
蝴蝶和小鸟
-
莫高窟叙述的秘密
-
作者:
曹怀新
来源:
首都经济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敦煌石窟
莫高窟
艺术
雕塑
考古
-
描述:
100年前,敦煌莫高窟的价值,在经卷流失之中而崛起。 100年后,我加入了舟车相继,奔赴敦煌莫高窟的人流。 跨进敦煌莫高窟的围栏,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它把千年之前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完整地捧到我的面前,它纠正了我对中国艺术的总体印象,那就是残山剩水、片叶孤舟式的清丽超脱的美学理念,莫高窟告诉我,中国人决
<
1
2
3
...
55
56
57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