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雕】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 条
-
川音校园雕塑一览
-
作者:
钟茗
来源:
音乐探索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雕塑
-
描述:
川音校园雕塑一览
-
美国现代著名雕塑家阿尔之·佩奇应邀来我院短期讲学
-
作者:
万才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内容
交流
讲学
著名
介绍
雕塑家
短期
作品
雕塑艺术
现代
-
描述:
应我院邀请,美国现代著名雕塑家阿尔之·佩奇携夫人于5月10日至17日来我院短期讲学,讲学主要内容是,介绍他本人的雕塑作品;介绍欧美雕塑艺术。此外,还同雕塑系师生就雕塑艺术进行了广泛的座谈讨论、交流磋商。
-
弗洛伊德眼中的摩西
-
作者:
牟岱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深层意蕴
表现领域
摩西
精神分析
艺术形式
无意识性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艺术批评
-
描述:
弗洛伊德对雕塑这一具体艺术形式所做的分析,一是为印证精神分析学说——以雕塑艺术及其审美经验作为精神分析的论据;二是为把精神分析美学方法贯彻在雕塑艺术中——以雕塑艺术为对象,给予精神分析学的阐释
-
沉痛悼念黄心维教授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教授
中华艺术
美术学院
一八艺社
雕塑家
李金发
沈阳市
中国美术
中国农工民主党
-
描述:
著名雕塑家、教育家、原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黄心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9月29日凌晨4时30分在沈阳
-
蒙古石人研究
-
作者:
Л.Л.维克托罗娃
己巳
来源:
蒙古学信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体规则
蒙古人
察合台
思想观念
价值观念体系
日常行为
蒙古社会
雕像
成吉思汗
中世纪
-
描述:
中世纪蒙古雕塑研究不久以前才微露端倪。近几年越来越清楚地看出,这一类型的艺术遗存对于理解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也许是十分重要的史料。它们构成了价值观念体系的本质部份,而传统的美学的、道德
-
黄河长江饮水思源
-
作者:
李济民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家
艺术风格
艺术家
自然形态
表现形式
艺术品
文化艺术
绘画
造型艺术
雕塑
-
描述:
,其中包括绘画、雕塑等,对我们研习中国文化艺术精华提供了最可信赖的宝贵资料,同时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民情以及自然形态中,山川地
-
玲珑、标致的领饰与胸饰
-
作者:
阿昌
来源:
美化生活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天堂
意大利
贝尔
艺术家
青铜
巴尔
创作
雕塑家
雕塑艺术
-
描述:
玲珑、标致的领饰与胸饰
-
美育漫谈
-
作者:
张粹然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在美
自然美
阳刚美
舞蹈
美育
儿童
绘画
雕塑
阴柔美
音乐
-
描述: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点、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它起什么作用?谁来担负美育的任务?这九个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争论。现谈谈浅见,望识者指正。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相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
敦煌壁画添新枝
-
作者:
祝言
来源:
中国建材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彩
浅浮雕
景德镇陶瓷学院
同天
走向世界
研究与发展
敦煌莫高窟
敦煌壁画
敦煌研究院
-
描述:
甘肃敦煌莫高窟素有壁画宝库之称。如今在那举世闻名的壁画百花园中,又添奇葩一枝,这就是由沈阳陶瓷厂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施于人教授合作绘制的巨幅浅浮雕外墙陶瓷壁画“日月同天”。这幅陶瓷壁画于今年4月
-
豪华落尽见真淳——谈陈作芳雕塑作品
-
作者:
吴大选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发展轨迹
陶瓷雕塑
方志敏
创作个性
真淳
艺术创作
语言特点
艺术语言
作品
-
描述:
本文简要地追溯了陈作芳艺术创作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概括了他在已有的艺术语言格局和结构样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充实、丰富、扩展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在:在造型形式上,从原有的基本写实到现在的写实与写意并重;在语言特点上,从原有的谨严、细腻到现在的简约、概括与变形相结合。
<
1
2
3
4
5
6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