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为洋用”天地宽
作者: 高津滔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上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形文字   中国文化   追根溯源   走向世界   表现形式   甲骨文   洋为中用   中国画   中国文字   中国书画  
描述: “中为洋用”是中国书画走向世界最直白的解释。就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我们常说“洋为中用”,其实也可以讲“中为洋用”。追根溯源,中国文字就是世界文字,古埃及的文字跟中国甲骨文
从香港走向极地的女探险家--李乐诗
作者: 李慰饴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走向   北极   极地   香港   走向世界   地球   探险   人生   旅游   珠穆朗玛峰  
描述: 从香港的拥挤走向世界的宽阔,从水泥和钢筋的堆砌文化走向冰雪晶莹的荒凉极地,从平庸而安适的生活走向动荡又奇突的旅游探险,这里面隐藏着怎样一种人生的密码?一个生于超级都市、长于繁华文明的文弱
拳拳赤子心 殷殷瓷都情——访旅美台胞、陶艺家李茂宗先生
作者: 林挺华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台胞   传统陶艺   陶艺家   现代陶艺   走向世界   陶瓷文化   瓷都   中西文化   国际交流  
描述: 在太平洋彼岸,有这样一位热心人,为了促进中国现代陶艺的国际交流,10多年间30余次奔走于中美两国,其间曾10多次来中国瓷都景德镇,探寻民族陶艺之根,传播现代陶艺之种。他,就是旅美台胞、著名陶艺家李茂宗先生。今年8月,李茂宗先生来景参加“高岭国际陶艺研讨会”,笔者在南昌拜访了他。
走向世界的中国油画
作者: 郑胜天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近十年   中国艺术   走向世界   现代绘画   中国当代美术   中国绘画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西方人提起中国绘画,总是马上想到水墨卷轴,因为在欧美的美术馆中不乏这方面的珍藏。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一般西方人士对中国美术的概念是:好极了的古典绘画(宋元以前)和糟透了的现代绘画(明清以后)。近年来这种缺乏了解的状况正在逐渐改变。为了使西方人士也有机会亲眼看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多元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中急剧而多采的变化,不少中外友好人士与机构作了许多努力,在国外举办当代中国美术展览,向公众介绍中国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西方一些重要报刊开始刊登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去年在美国还出版了第一本评介中国当代美术的英文专著。不过,总的来说,西方对这方面的了解和认识还是有限的。
以石为媒广交朋友 借石扬名发展经济
作者: 陆群英   来源: 广西市场与价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贸关系   经济腾飞   产品走向世界   新兴工业城市   柳州市   发展经济   工业旅游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名城   岩溶地区  
描述: “柳州奇石甲天下,天下奇石汇龙城”。为发挥柳州奇石优势,促进对外开放,再现柳州经济辉煌,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柳州国际奇石节”于1999年11月6日—12日在柳州市隆重举行。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的赏石盛会,同时也是柳州人民引以为荣、借石扬名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契机。“客自远方来,山笑水也乐”。11月,喜庆的龙城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正是品石赏石的最佳季节。柳州地处南亚热带岩溶地区,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柳州奇山秀水。漫步柳州街头,出入饭店宾馆,你会被一组组经过精心选材,严谨造型,犹如一件件大型雕塑的奇山异景所吸引。柳州奇石资源丰富、品位高雅,早已盛名海内外。柳州奇
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关于刘永刚的《爱拥》系列雕塑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系列   形式感   文字造型   走向世界   民族文化资源   少数民族   图式   雕塑艺术   中华文化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雕塑最重要的学术动向是,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实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打破封闭的文化隔绝状态,走出国门,参与
画坛臆说——这片画坛之三
作者: 许宏泉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新要素   孔窍   太湖   摩尔   走向世界   生殖   女性化   弗洛伊德   臆说  
描述: 彭德:读书很多 我以为彭德在当代评论家中,实为“不伦不类”的“九头鸟”他一面自信他的“国学”,一面又勉为其难地要装作先锋,这便是彭德。 偶在网上见有“旁白”指弊彭德关于摩尔雕塑中“孔窍”的联想,或许只是彭德那般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引进”使他有胆量直白了自己的性观念——见了“孔窍”和“中国人所说的阴阳”就“两性与生殖”,可是这跟太湖与摩尔雕塑的鉴赏又有何干呢?
喜读顾祝君、沈大慈作品有感
作者: 张世范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传入中国   走向世界   民间艺术   人类   创作   苗圃   画风   美术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人类艺术的瑰宝——油画,传入中国百年有余,百余年来在这块艺术的苗圃上,有无数伉俪情笃志坚、互勉互励辛勤地耕耘着,为中国油画的成长壮大走向世界,呕心沥血奉献了一切。祝君和大慈就是其中佼佼的一对。
中国油画、宁可幼稚、切忌古老
作者: 胡建成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人   油画艺术   新文化   当代文化   走向世界   当代艺术   文化发展   作品   传统文化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油画已经走向世界的一厢情愿便油滋滋地茁壮起来.而今,当我们的“功夫”正如潮涌般地进入世界各地,去装饰风格不同情调莫一的客厅时,当中国颇具才华的画家的作品苦凄凄地挂在外国街头巷尾某些除去洋名字就只是个卖画的店铺却美称为“名画廓”时,当
中国电视剧——走向世界
作者: 汤恒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合作拍摄   影像语言   电视剧生产   观念性   走向世界   电视艺术   最大数量   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样式  
描述: 的。这样的估计,当然也是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应当走向世界这样一个观点的认识基础之一。 中国的电视剧经过将近十年的实践,已经逐步培养和训练了最大数量的观众,这个结果的产生,一方面充分体现出了电视这一现代化传媒的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