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阳刚】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一个人的经典——读五锋《饕餮集》随感
-
作者:
蒋林
来源:
新疆新闻出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塔里木河
经典
阿拉尔
生活积累
死亡
作品
诗歌艺术
阳刚之美
探索精神
-
描述:
它们就像一组组浮雕立在那里,然后随着光线的不断游移而在一瞬间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然后在声音的变化中吟咏着变幻的诗篇,这是我读了新疆诗人王锋馈赠的洋洋洒洒五卷本的《饕餮集》(新华出版社出版),得到的别样感受。诗集里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所有的
-
平实·阳刚——秦文清与他的油画艺术
-
作者:
蔡景楷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实
油画艺术
写实手法
阳刚
秦
技法
-
描述:
油画家秦文清秦文清,1954年生,重庆涪陵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油画研修班、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海军文艺创作室一级美术师。
-
晚明社会审美思潮对景德镇民窑青花山水的影响
-
作者:
解荣昌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安画派
洲渚
中国古代文人
文化艺术修养
阳刚美
文人士大夫
斧劈皴
长江万里图
吴道子
吾心
-
描述:
中国古代文人借助于山水画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晚明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时期,山水画成为很多文人的选择。民窑画工的文化艺术修养比文人差,但面对十分糟糕的社会现实,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是一样的,都希望社会不再动荡,生活平静祥和。在客观现实上无法实现时,都会产生内心的痛苦,有痛苦就要寻找解脱的途径和方法,于是便把文人山水画画到了瓷器上,由此造成了晚明青花山水的盛行。
-
浅论明永宣时期波斯细密画对中国青花瓷纹饰的影响
-
作者:
史文瑶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安画派
洲渚
中国古代文人
文化艺术修养
阳刚美
文人士大夫
斧劈皴
长江万里图
吴道子
吾心
-
描述:
浅论明永宣时期波斯细密画对中国青花瓷纹饰的影响
-
晚明社会审美思潮对景德镇民窑青花山水的影响
-
作者:
解荣昌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安画派
洲渚
中国古代文人
文化艺术修养
阳刚美
文人士大夫
斧劈皴
长江万里图
吴道子
吾心
-
描述:
晚明社会审美思潮对景德镇民窑青花山水的影响
-
熊钢如:激情挥洒在艺陶
-
作者:
时光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中国陶瓷
江西省
艺术大师
创作研究
陶瓷设计
景德镇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
阳刚之美
珠山
-
描述:
熊钢如,珠山画院院长。1941年出生于江西省丰城县,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4年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5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9年被评为研究员,2003年受聘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2004年受聘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
重建对山水的崇拜——读张杰油画近作
-
作者:
王林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崇拜
印记
近作
张杰
作品
自然山水
抽象构成
油画
阳刚之美
重建
-
描述:
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有两解:一是仁智相分,各得其所;二是互文见义,即仁者智者都乐山乐水。以山水为乐,乃是中国人的根性,农耕民族对自然依赖甚多,乐在其中,理所当然。但我们乐于自然的给予,却很少有感恩的念头。一旦为现代化所迫,其侵犯自然的程度则世人震惊,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全民砍树便是明证。一边在山水画中逍遥自在,一边在现实生活中破坏生态,对当代中国而言,古人之仁智何在?"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自然崇拜的集体失忆,由来久矣。
-
中国雕塑的生成与传统文化背景
-
作者:
王平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性格塑造
阴柔之美
儒家精神
治国之道
玄思
天地之间
抛物线运动
阳刚之美
艺术特色
-
描述:
在中国美学思想体系中,代表儒家精神的阳刚之美相对应、互补的是道家崇尚的阴柔之美,即所谓的“无为白化,清静自正”。道家“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与治国之道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平顺祥和、理想化的永恒人生
-
吕馥慧的水彩画艺术
-
作者:
万今声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审美感情
水彩画艺术
华夏民族
艺术表现
现代艺术之父
作品
表现力
艺术美
阳刚之美
-
描述:
久了。看完录像后,头脑里残留着一系列问号,何以女画家的作品而具有阳刚之美的魄力?何以地道的西画技法,而洋溢着华夏民族的审美感情?可以透明的水彩工具而有油画般的份量和
-
叶毓山的贡献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当代美术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家
语言方式
特定历史条件
空间布局
四川美院
空间场
领袖塑像
阳刚之美
革命题材
艺术表达
-
描述:
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叶毓山雕塑的价值和意义,试图总结叶毓山对中国现代雕塑所做的贡献。一,叶毓山所创作的一系列革命人物和领袖雕塑,既满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需要,又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才华;既承载和记录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特征,又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艺术语言方式;叶毓山的这些革命题材的雕塑作品成为新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标志和精神符号。叶毓山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雕塑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