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培养空间思维,训练形体表达:艺术设计类专业《画法几何与透视》课程改革初探
作者: 董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体表达   教学改革   空间思维   画法几何与透视  
描述: 《画法几何与透视》课程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形体表达能力是该课程的核心任务。针对课程现存的问题,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着重从培养空间思维和训练形体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探究“解构主义”
作者: 孙臣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米   德里达   解构主义   分解  
描述: 解构主义建筑注重变化推理和随机的统一,即对现有规划约定进行颠倒和反转,它除了解除对象的隶属之外,还强调对片段的组合突破原有限制,使得新的体制具有解体与建构的双重意义。
论泥性与陶艺的情感表达
作者: 汪鹏   陈丽娜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情感   表达   现实生活   泥性  
描述: 陶艺家对生活的某些感悟是通过感受泥性而得以尽情抒发的。当然,在陶艺创作中情感也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如果缺乏对情感的考虑,陶艺作品便不能表达出更深远的精神内涵。情感的升华能够为陶艺创作营造出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陶瓷文化浅论
作者: 罗伟文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文化表达   特征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功能  
描述: 陶瓷文化的积淀、凝聚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可谓蔚为大观、纷繁芜杂。本文对陶瓷文化的概念、特征极其表达类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浅谈如何利用课外时问培养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吴慧琴   来源: 课外阅读(中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聋哑学生   课外  
描述: 聋哑学生的的语言发展落后于正常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聋校教学的难点,针对聋生语言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注重阅读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读懂语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
情感个性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表达
作者: 吴欣雨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装饰设计   情感个性   现代陶瓷   中国古代   艺术家   表达   个性特征   装饰艺术   作品  
描述: 我们可以找出近几年的展览图录和出版的书籍、图册作对现代的陶瓷装饰艺术作一个概览:首先、很多艺术家过分迷恋于传统的工笔或者写意。以至于这些作品的诞生完全是对传统的尊重。没有为作品注入时代的个性特征。其次、在装饰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远远落后于文化传统不如我们久远的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由此可见在创作中彰显艺术家的情感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特征
作者: 陈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要素   具体形象   表现形式   主要依据   形式特征   工笔花鸟画   艺术形象   重要组成部分   造型手段   传神达意  
描述: 使我们在学习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时能去伪存真,更好地发挥工笔花鸟画形式的独有风采。工笔花鸟画以其生动传神的造型,优雅细腻的描绘而著称,对工笔花鸟画来讲,形、轮廓是传神达意的主要依据,我们首先从造型谈起。
论粉彩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作者: 吴鸿初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特征   形似   似与不似   花鸟画   传达   人物画   创作   写生   粉彩  
描述: 如果说,山水画注重传达意境,人物画着力刻划神采,那么,粉彩花鸟画最不可或缺的可说是情趣二字。这样简短的归纳可能并不全面,但至少表明了花鸟画之作为一门独特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麻醉镇静效果的探讨
作者: 陈隆斌   来源: 江西医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咪达唑仑   镇静效果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描述: 目的探讨咪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成功后实验组患者给予咪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镇静,对照组患者仅给予
从“大双心河”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看文学作品的翻译
作者: 赵爽爽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表达   文学翻译   风格  
描述: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因其独特的视角和主题而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这篇小说已经被许多译者翻译过。本文在分析原作品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对吴劳和张祥麟两位译者的翻译版本做一比较,以期提高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理解和表达
< 1 2 3 ... 24 25 26 ... 29 30 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