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花一世界”五行色谱的设计研究
作者: 李霞   康修机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据显示   南锣鼓巷   阴阳五行学说   色彩文化   五行相生   问卷调查   色彩设计   大专学历   西方色彩   文化象征  
描述: 中华"五行色彩"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形成的独特的色彩文化,是华夏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伴随着西方色彩理论的普及,五行色彩似乎仅仅留在了"历史"中。笔者在北京的南锣鼓巷针对年龄段在20-29岁的年轻人做了近100份"五色文化"的问卷调查,其中本科学历者占71.79%,研究生学历占24.36%,大专学历占3.85%。统计数据显示,熟悉"五色文化"的占0%,了解一些的
技术复制时代写实油画的魅力 论艺术写实性中的创造性与主观性
作者: 赵牧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现性   大宫女   主观化   印象派画家   写实油画   记录性   后期印象派   贾科梅蒂   表现主义   写实性  
描述: 在19世纪及之前,造型艺术承担着这样一个使命:把对象如其所是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造型艺术既具有一种记录性,也具有一种再现性,因为除此之外,人类没有别的记录世界的手段。因而自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期,人们对于造型艺术的需要不仅仅是因为审美与宣传,还在于通过它能够进行记录与再现。造型艺术家,特别是画家,
点辨 利希滕斯坦与草间弥生的点画
作者: 林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生   修拉   新印象主义   点彩画法   巴塞罗那港   我在   裸女   波普艺术   画如其人   利希滕斯坦  
描述: 是我十分喜欢的波普艺术家,2000年我在巴塞罗那港口海边看过他一件布满圆点的女子肖像彩色雕塑,印象深刻。他从绘画走向雕塑,画如其人,雕如其画。草间弥生的点,不仅在画上,更多是运用在装置上,行为上,雕塑上许多东西晦明莫辨。
肖谷:境生象外的抒怀
作者: 李诗文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性   传统山水画   空间塑造   浅浮雕   象外   装饰意味   石窟壁画   西域组   不可知   绘画创作  
描述: 画面的叙事性顿时被消解了,一种不可知的神秘感悄然生起。肖谷的绘画创作和他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其成名作"西域组画"就与他的新疆生活经历有关。肖谷早年曾修习过版画和雕塑,他利用新疆当地特有的细砂和油画材料相结合,在形式上借鉴新疆的石窟壁画造型样式创造出一种浅浮雕式的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这种绘画较好地把二维的平面装饰和三维的肌理空间塑造结合起来,实现了版画的平面架构、油画的色
文字的重量
作者: 姚谦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事类   这个世界   一本   上真   阅读经验   圈里   具象化  
描述: 我觉得创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无论是借由绘画、文字或是音乐去创作,它可以巧妙地记录着某个人某一个时间里的想法、认知和感受。而文学、音乐、美术之间有着相近的承担能量,又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面向与可能,却又可以莫名其妙地相互感染流通,这就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了。近期在艺术圈里的跨界创作就明显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有许多借由影像与文字之间、音乐与影像之间、绘画与雕塑之间、文字与绘画之间各种跨越等等,形成了更立体的能量去感染别人。
中外交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博纳尔   纳比派   中外交流   艺术理论   思想者   当代陶瓷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印象派   中法建交  
描述: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于2014年11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罗丹是法国19世纪雕塑艺术的巨匠,其作品象征着法国雕塑艺术的巅峰
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的非凡艺术之旅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日至   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   王临乙   东方古国   雕塑艺术   中国籍   原始意象   中国美术馆  
描述: 共计460件从原始意象的朴素到商代抽象的诡秘、秦汉的雄浑与唐代的雍容,经宋塑的尚韵和明刻的单纯直至清代的工巧,中国雕塑艺术沿着一条鲜明的审美轨迹而发展。20世
圣境印象与古印度佛像源流
作者: 张同标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美术   佛像源流   印度教美术  
描述: 起源,也被耆那教使用;窣堵波所附浮雕图像的基本母题,如装饰纹样、药叉、那伽龙王等都是印度的土著信仰;即使是图像中的佛教故事,也往往是从世俗故事被佛教化改造的结果。释迦诞生中的佛母形象,源于巴尔胡特的莎罗班吉
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的特征
作者: 李福全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象融合   删繁就简   以线入体   传统雕塑  
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雕塑作品数不胜数,具有时期性、历史性。以宗教、文化、封建制度为依托,工艺精湛,是我国美术史上灿烂辉煌的艺术珍品,同样也受世界瞩目。究其原因是中国古代雕塑独特的艺术风格,结合绘画性语言的延伸,使这些艺术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我国传统雕塑的造型特征,提出了对中国传统雕塑特点的继承和发展策略。
品牌监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名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象   主办方   艺术展   曼谷   品牌监测   公开拍卖   游行   社会企业  
描述: →12月1日,“2015曼谷大象游行”艺术展在泰国首都曼谷开幕,本次艺术展由社会企业“大象游行”主办,共展出88尊形态各异、11大小的幼年亚洲象彩绘雕塑,主办方希望通过展览呼吁人们关注大象保护
< 1 2 3 ... 5 6 7 ... 99 100 1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