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75 条
-
形象与图画:谈形象定义中的一个问题
-
作者:
刘求长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图画
感性形式
-
描述:
本文就《辞海》提出的形象定义将形象界说为“图画”提出商榷。形象有图画型和非图画型两种形态。汉语中“形象”一词最初是就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而言的,后来它的含义扩展了。国外的理论也认为艺术形象并非一种
-
克劳德·依维尔油画材料与技法
-
作者:
刘仁杰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形制作
传统美术
形式美
设计艺术
民间艺术
产品设计
直观形象
视觉艺术
-
描述:
克劳德·依维尔油画材料与技法
-
表现——从自在到自为
-
作者:
鲁燕生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表现性
情感
艺术家
现代形态
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绘画
古典艺术
理性
-
描述:
表现性是所有形态及历史阶段的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艺术之所以出现就是由于人类有表现的意志。但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方式、内容及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是在不断演变的。这一演变恰与人类精神的进化与对自身价值的愈来愈深入的认识过程相契合。本文试图对这一发展过程作一简要探讨,以说明表现的前现代形态及其何以成为20世纪艺术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
“灰可器”瓷的青花装饰
-
作者:
李镇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象形文字
景德镇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
装饰效果
纹饰
纹样装饰
民族艺术
陶瓷产品
-
描述:
”抽取而来的;再说,则是由于这种瓷器釉里略泛“灰青”、故称“灰可器”;还有的说,是因为立足于外来回纹,或是象形文字装饰原因。总之,大都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从原始的纹饰
-
模拟物,模拟,走向何种合成?
-
作者:
勒内·贝尔热
乔亚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拟物
语言符号
认识论
合成图象
稳定性
中介
艺术家
再现
艺术品
电子计算机
-
描述:
几千年来,传播无不是通过语言和图象媒介进行。前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后者以图象,更广泛地说则是以艺术品为中介。语言和(或)图象符号要得到传播,就需借助声音、文字、图画、雕塑或其他诸种复制手段来复
-
简论两汉时期的裸体画像和裸体雕塑
-
作者:
刘云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壁画
形象
两汉时期
汉代
西汉墓
陶俑
裸体
画像石
雕塑
-
描述:
。 (1)最早的壁画中的裸体形象,见于西汉景帝时的鲁恭王在曲阜所建的灵光殿,其壁画中画有太古时代的裸体怪形。东汉时的王延寿曾作《鲁灵光殿赋》予以描述。 (2)西汉广王川刘海阳宫中的壁画中有男女裸体形象。而东汉时的张衡在《同
-
舞蹈与舞蹈家的美学特征
-
作者:
杰伊·弗星德曼
欧建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辐射场
博物馆
美学特征
舞台
审美对象
观众
舞蹈家
心情
作品
典礼
-
描述:
舞台两侧的舞蹈家之存在就象刚被开箱但尚未举行揭幕典礼的雕塑一样。在揭幕之前,观众只能想象那庞大的箱装雕塑作品。遮盖着的雕塑在我们心中激起一阵审美的先睹为快的心情。我们相信自己透过那庞大的木箱,会发现一个辐射场。博物馆
-
彩陶纹样给我创作的启迪
-
作者:
刘中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装饰纹样
现代陶瓷
彩陶艺术
具象到抽象
彩陶纹样
几何纹
纹样装饰
创作
演变轨迹
-
描述:
,由具象到抽象进行转化形成的。如:半坡的鱼形几何纹样,所运用的手法多种多样,变化丰富。在描绘数条鱼并行时,鱼的行列进行规律性的组合、条理性的变化,就形成了既有对称规律又富
-
使群众燃起热情的全景画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未知世界
眼睛
创世纪
想象
宿命
未来
表象
创作
预言
-
描述:
使群众燃起热情的全景画艺术
-
忆恩师 董希文先生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未知世界
眼睛
创世纪
想象
宿命
未来
表象
创作
预言
-
描述:
忆恩师 董希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