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意象说给中国当代油画带来的启示
作者: 姜文学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   中国古典美学   意象  
描述: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以意象的本质和特征以及意象创造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意象说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启示。意象的规定性规定着审美意象创造的原则,这些原则
从新观念、新绘画到新语言、新审美——谈中国当代油画的审美再建立
作者: 马红宾   罗晶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美”   审美对象   民族文化   绘画艺术   审美趣味   中国当代   油画  
描述: 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特定形式及审美对象,一直具有创造美、承担美、引领美的社会意义。人们在欣赏绘画的时候,情感得到释放,性情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思想也得到提升。因此,绘画的审美意义在绘画的历史中所担当的社会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中
试论人物形象的表述方式:关于油画人物创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冯晓威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创作   传情达意   绘画语言   画面处理   人物形象   绘画创作   创作思想   油画  
描述: 绘画创作的真正实质是运用绘画语言传情达意。内心的情感如何成功表达,除了创作思想与基本技巧,还需要熟悉绘画语言的表述方式,也就是指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达成主题的表达。有些创作思想有较成熟的对应的画面处理,如古典
勃纳尔油画语言的独特风格
作者: 吴珂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独特风格   法国   印象派   作品特点   19世纪末   象征主义   色彩表现力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绘画大师皮耶·勃纳尔,是法国纳比派的重要画家。这一派的画家们均在初期不同程度的沿袭了高更的象征主义风格。他们热衷于研究日本浮士绘艺术,作品特点大多平
过客普鲁旺斯
作者: 塞纳河浪花   来源: 辽河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法国人   咖啡   岩石   山峰   阳光   印象派   十九世纪   熏衣草   普鲁  
描述: 一每当我在画册或博物馆看到凡高、莫奈、塞尚等印象派大师的油画,那些耀眼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深绿,血一样的红,总让我想起在普鲁旺斯的一段过客岁月。普鲁旺斯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
大连海之韵广场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经济统计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象征   入口     原子结构   大连   平方   雕塑  
描述: 钢管为主体的雕塑,长19.9米,象征1999年9月是大连建市100周年;21只飞翔的海鸥象征飞向21世纪;50个大小不同的球体即代表原子结构,又寓意建国50周年,它像一条跳跃的长龙,题名就叫“海之韵”。
迷离中的沉醉——浅析贾珂梅蒂的油画艺术
作者: 吴勇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纳比派   艺术风格   色彩的表现   西方现代艺术   革新者   超现实主义   安妮   后印象派   哲理内涵  
描述: 贾珂梅蒂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其油画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旨在帮助人们全面解读贾珂梅蒂的艺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浅析高更油画色彩的表现性
作者: 刘养军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溪地   宗教思想   绘画风格   色彩的表现   印象派画家   体积感   色彩表现   高更   色彩对比   后印象派  
描述:印象派画家中,高更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入人心。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表现在:色彩表现的鲜明性、装饰性、体积感,明晰的线条和神秘的宗教思想等方面。
大象无形亦无名:赵无极的油画日记
作者: 陈志瀚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性   波洛克   米芾   石涛   溪山行旅图   赵无极   八大山人   范宽   蜀素帖   大象无形  
描述: 赵无极的绘画中,存在着某种"势",支持着那样深刻的精神内涵。当然,这种势并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而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内心的那种大气和神秘的感情驱使着画家挥动画笔,从而迫出这种"势"来。
雕塑无语,创作入境:雕塑创作的情感表现
作者: 王佳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活动   审美感受   美学理想   审美情感   艺术作品   情感表现   理性活动   生活积累   老夫妻   审美意象  
描述: 情感是雕塑美创造活动的动因,没有情感就没有雕塑美的创造。大量的雕塑实践也证明,雕塑美的创造过程,是雕塑家审美感情集中凝结的过程,显示着雕塑家的功利要求、爱憎态度的美学理想。雕塑家鲜明而强烈的审美情感对雕塑美的熔铸,才使雕塑美具有浓烈的感染力。
< 1 2 3 ... 19 20 21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