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感慨万千 议论纵横---访全国记协副主席赵超构
-
作者:
邵建武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超构
鲁迅杂文
议论纵横
新闻工作者
名记者
副主席
说真话
献身精神
-
描述:
从远望楼出来,我就有些懊悔:尽管没有寒暄,一个小时的采访还是短了些,还应该请教几个问题,遇上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报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又一想:对于一位77岁的老人,又在他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的忙碌之际,一个小时的答记者问,也不是件舒适的事。想到此,我又不由自主地感到欣慰。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在我回来重读赵超构的杂文著作《世象杂谈》和《未晚谈》时,又发现:他的回答,他的叙述,他的议论,是纲,是目。提挈它们吧,那张巨网,便从生活与思想的汪洋中冉冉升起,理性与正义的鳞光,五彩缤纷。
-
源远流长的古老剧种:“要孩儿”索源
-
作者:
孔繁洲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历史渊源
魔合罗
戏剧
戏曲唱腔
五彩缤纷
宫廷
民间戏曲
剧种
说唱
-
描述:
年漫长的岁月,在我国历代战乱频仍的塞北边关一带,沿着自己一条独特的道路,铿锵挺拔,悠悠缓缓地发展着,是我国地方戏曲中,历史渊源,独具特色的奇葩。关于“耍孩儿”的源流,多少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说概略有四:一曰,传
-
胡奇中篇小说选
-
作者:
胡奇著
来源: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中篇小说(地点:
年代:
中国
学科:
现代
-
描述:
本书收入作者的《五彩路》、《绿色的远方》等四部作品。
-
东乡族的口碑文献
-
作者:
乌力更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夏河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东乡族
文献
民族特色
民间传说
伊斯兰教
历史典籍
叙事长诗
花儿
-
描述:
,广泛流传着丰富的口碑文献,其中包括生动感人的民间叙事长诗,五彩缤纷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还有颇具民族特色的“花儿”。这些口碑文献是东乡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东乡族
-
评汤世杰的系列短篇小说《彩云南》
-
作者:
王正昌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校场
山雾
作品
寡妇
汤世杰
蘑菇房
云南
灰黑
短篇小说
-
描述:
”,而今,在他——汤世杰,在彩云之南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冒出来的一个中年作家。最近,向读者捧献上五彩缤纷的《彩云南》系列短篇小说。这有如采自清晨、带着朝霞和露珠的五个短篇是:《古校场》(载于《人民文学
-
镌时代魂魄 倾民族心声--徐君萱油画作品选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钱塘江时代
江南
西湖
魔术
凤凰山
历史文化底蕴
杭州
传说
展示
-
描述:
镌时代魂魄 倾民族心声--徐君萱油画作品选刊
-
色线的交融 乡情的延伸--金一德油画作品选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钱塘江时代
江南
西湖
魔术
凤凰山
历史文化底蕴
杭州
传说
展示
-
描述:
色线的交融 乡情的延伸--金一德油画作品选刊
-
新闻写作中的悬念
-
作者:
张庆杰
来源:
当代传播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客观事实
古典小说
新闻作品
纽约
吸引读者
新闻写作
结构形式
设置悬念
事态
-
描述:
悬念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在传统的古典小说中,它被人们俗称为“扣子”或“关子”。在《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这一类章回小说里,作者所设置的悬念随处可见。新闻作品也完全可以借鉴文学手法
-
回族儿歌的教育功能初探
-
作者:
马燕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心灵创伤
好奇心理
孩提时代
豆饭
道德品质
给你
又香
心灵深处
一团团
-
描述:
在回族民间文学宝库中,青海回族儿歌象一颗晶莹的宝石,以其玲珑剔透的美感和朴实无华的内容,吸引着广大回族儿童世代传唱,经久不衰,使之成为回族学龄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在传唱中,他们从心灵深处享受到了欢乐,丰富了自己生活的小天地;同时受到了德的熏陶、美的哺育和童心的启迪,从而促进了他(她)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拟就回族儿歌对儿童的教育功能,谈几点看法。
-
宋学武和他的“战争心态小说”——对宋学武创作发展的“倒金字塔式”模态描述
-
作者:
朱向前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体小说
创作发展
作品内容
军旅作家
心态小说
战争文学
轻灵
道德教化
审美化
朱苏进
-
描述:
设若回首观瞻新时期青年军旅作家的尖兵阵容和丰硕战绩-如果说,朱苏进擅长运用中篇的架构,雄深凝重地铸写兵魂,那末,宋学武则精于把握短篇的织造,透脱轻灵地描画军人心态,如果说,莫言以麟角独具的才情,纵横捭阖的笔力,彩绘出一卷卷色泽辉煌的"高粱"油画,那末,宋学武则以拙中巧的思...